文 | 財富質點 高楊
4.84元,跌幅1.83%,總市值不到300億。
3月28日,中公教育以微弱動蕩結束了一周的交易。自2021年初從43元的高位跌落之后,這家昔日超兩千億市值的教育龍頭仍在低位徘徊。
就在此時,中公教育老板李永新及其母親卻大幅減持了。一番密集操作,魯忠芳(李永新母親)持有中公教育的股權比例從39.38%降至不足5%。自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23日,魯忠芳合計減持股份涉及金額超過90億元。
有聲音甚至稱,中公教育實控人正在大撤退!
但和一般情況下公司遭遇大股東減持后下跌不同,中公教育的股價不僅沒有大規模下跌,反而一度走強。
背后原因為何?身為中公教育的大股東,李永新母子意欲何為?
01、真要大撤退?
時間回溯至2022年,中公教育11月7日晚公告,股東魯忠芳自11月2日至11月7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累計減持所持1.88%公司股份。
在此不久前的10月11日,其股價跌至3.79元/股,成為借殼上市以來的最低點之一。
減持公告發布后,中公教育開始震蕩上行。11月2日減持開始的當天,該股甚至大漲9.93%。公告發布次日(11月8日)開盤,中公教育報5.12元/股,前一日收盤為5.02元/股。
11月11日,中公教育公告稱,魯忠芳與上海拓牌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代表“拓牌興豐9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約定,將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5.00%股權轉讓給受讓方,轉讓價款(含稅)合計為13.48億元。
公告發布后,中公教育股價連續三個交易日(11月14日-16日)上漲,11月18日甚至還出現漲停。
中公教育股價未受減持而下跌,大股東則進一步出手賣賣賣。
11月23日,中公教育公告,魯忠芳與湖南省財信常勤壹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約定,轉讓5.51%的公司股權,價款15.96億元。12月2日,中公教育公告稱,魯忠芳與廣州康祺資產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簽訂協議,擬將所持5.00%股權轉讓給對方,價款13.82億元。12月12日,中公教育再發公告,魯忠芳與上海凱雙私募、上海通怡達成協議,各向對方轉讓4.46%股權,價款分別為10.68億元、10.68億元。
在此期間(11月24日至12月13日),中公教育整體上漲,一度達5.73元/股,12月23日達到階段高價6.26元。
其后,中公教育股價開始回撤。至今年3月18日后,中公教育的股價已基本回到減持前的水平。
據中公教育披露,僅自2022年11月至2023年2月23日,魯忠芳合計減持股份涉及金額超過90億元。
02、減持資金去哪了?
中公教育股價未受減持影響,或與大股東減持目的——化債——不無關系。特別是進入2023年后,不少減持均與此有關。
比如1月16日,中公教育公告,魯忠芳與陜國投信托簽約,將其持有上市公司5.10%股權轉讓給受讓方,價款為13.56億元,主要用于股東償還個人相關債務。
2月16日,因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違約,魯忠芳將所持2.00%股權轉讓給侯澤培,價款5.32億元,優先用于償還股權質押協議項下的相關費用。
除了賣股化債,退費風波的中公教育也成為大股東“斷臂”馳援的對象。
2022年11月、12月,魯忠芳兩次向中公教育提供無息、無擔保借款,金額合計不超過20億元。
中公教育曾在回復投資者時表示,大股東減持等方式是為籌集資金,大股東提供的借款是用以支持上市公司經營發展。
中公教育曾在2022年6月表示,公司經營虧損,消耗了大量經營性現金,而受此及其他因素影響,公司原貸款銀行在貸款到期后續貸審批時間延長;且公司在上市過程中及上市后,均未從資本市場獲得任何直接融資。
作為中公教育實際控制人,李永新在其股票解禁后,根據公司需要以適當方式為公司提供流動性支持。
截至3月10日,李永新累計質押股份4.37億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46.31%,魯忠芳累計質押股份9850萬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31.94%。
03、不再“高收高退”
大股東馳援之外,中公教育自身也在尋求出路。
曾經一段時期,中公教育打出了“0元先上課”的宣傳口號。2022年,理享學催款風波之后,中公教育還曾推出“中公惠學”,同樣打出“萬元課程0元學”的賣點。
近日,一位中公老師稱,現在已經沒有理享學了,惠學也沒有了。對方所提供的報名費用介紹顯示,“省考無限學”的課程價格為36800元,限時優惠10000元,優惠后價格26800元,未被錄用退16000元。但需要先交齊所有的錢。
2023年1月,中公教育的投資者交流記錄顯示,中公教育對課程產品進行大幅度調整,高收高退的課程已經全部取消,因此大幅降低協議班課程占比,大比例提升實收班課程占比。
中公教育方面認為,協議班課程產品本身沒有問題,市場上確實有需求,“主要的問題還是出現在我們內部的管理層面,對班級的管理、人員的安排等細化不足,疊加疫情和外部環境變化的綜合作用,最終導致協議班產品影響到企業整體利潤?!?/p>
不過,2022年,中公教育開始“降低協議班高退費班次占比”。中公教育在回復投資者時稱,當前公司產品結構調整重點是,從以現金流為導向調整為以實收和利潤率為導向。
現金流導向的模式雖然后期有會產生一定比例的退費,但前期綜合收費確然使得現金流數額可觀。2019年-2021年,中公教育收款分別為175.32億元、239.47億元、204.35億元。
一面大幅降低協議班課程,另一面,中公教育仍在承受過去發展帶來的陣痛。
事實上,過去參加“0元先上課”的學員并不是沒有支付培訓費。這部分費用雖然不是由學員口袋里直接支付,卻是由學員通過中公教育的關聯方理享學或其他平臺申請貸款支付的。
2019年-2021年,其退費率分別為44.14%、46.54%、68.46%;貸款模式下退費率分別為 68.46%、73.06%、82.94%,高于公司整體退款率。
同期的具體退費金額分別為74.23億元、100.09億元、153.02億元,2021年較2020年同期增加52.88%,較2019年同期增長106.13%。
截至2022年9月30日,中公教育合同負債金額為47.36億元,較期初增長54.58%,中公教育稱,系本期受省考聯考推遲,收入確認和協議班退費相應延期所致。
中公教育回復投資者時也表示,“目前學員退費延遲問題正在快速得到解決,公司將繼續加大力度盡快解決?!?/p>
日前,極晝工作室報道,有學員春節期間收到了中公教育打來的2000多元退費。她才意識到,那筆本該被全額退還的學費,已經被分成了十期退還。
一位河北的學員稱,她2022年的學費也被中公教育安排成分期退還了。不過,有安徽、沈陽等地的學員表示,他們的學費已經全部退還了。
好消息是,中公的現金流已經出現改善。
2021年,中公教育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0.98億元,同比減少183.93%。2022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5.90億元,同比增長143.60%。
2022年,中公教育的業績也有所好轉,預計凈虧損9億-12億元,同比大幅收窄。
不過,中公教育的負債率仍然高居不下。截至2022年9月30日,資產總計82.26億元,期初金額為103.05億元。負債合計71.60億元,期初金額為84.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