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曉云
數字供應鏈金融與實體經濟的融合速度超出預期。
3月29日,2023數字供應鏈金融品牌峰會在杭州舉辦,界面新聞記者在峰會上獲悉,李錦記、vivo等超過1000家品牌已接入網商銀行“大雁系統”。該系統覆蓋20余個行業,在光伏、糧油、電動車等領域,市場排名前10的品牌接入率達80%。
與此同時,品牌們對數字供應鏈金融的運用深度加深。對于在供應鏈條中起主導作用的核心企業來說,其供應鏈已從成本中心轉變為價值中心,通過接入“大雁系統”,匹配數字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逐步成為企業發展的助推器。
在企業信心普遍上揚的回暖時刻,為進一步落實與全國工商聯共同發起的“助微計劃”,網商銀行對“大雁系統”進行了技術升級,接入“大雁系統”的千家品牌也將加入該計劃,促進自身發展的同時,支持供應鏈小微的發展。
將供應鏈升級為“共贏鏈”
在更多企業的實際運用中,大雁系統用途更為多元化。
例如,vivo連續3年借助供應鏈金融發新品,其經銷商申請的貸款中,有60%用于采購新款手機;
超威通過供應鏈金融支持旺季促銷,為經銷商補貼利息530多萬,由貸款完成的采購額超6億;
洋河則用供應鏈金融拓展全國分銷渠道,每10個獲貸款支持的經銷商中,有8個來自江蘇省外;
天福便利店用供應鏈金融實現資金流全面數字化,財務從1個人管200家店到能管1000家店。
數字供應鏈金融在品牌經營中的價值日益凸顯。調研顯示,8成品牌認為大雁系統對其業務增長有拉動作用。
“數字供應鏈金融是提升銷售的有效工具, ”超威集團副總裁開明敏表示,“因此我們在市場營銷有專項預算,用于聯合貼息,小投入帶動大出貨量。”
越來越多的品牌,將數字供應鏈金融從“CFO工程”升級為“CEO工程”。
此次大雁系統升級延續了1+N2理念。數字供應鏈金融不僅觸達1背后的N家小微企業,還要觸達每個N背后,更多的小微企業,服務N平方級的小微企業。
據介紹,1+N2與傳統供應鏈金融的1+N模式不同之處在于,無需品牌的擔保,也無需經銷商貨物的質押,通過數字技術還原千絲萬縷的供應鏈網,讓小微企業作為信用主體,在手機上就能獲得隨借隨還的信貸服務。
千家品牌加入“助微計劃”
對于在供應鏈條中起主導作用的核心企業來說,其供應鏈已從成本中心轉變為價值中心,通過接入“大雁系統”,匹配數字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逐步成為企業發展的助推器。
核心企業獲益的背后,供應鏈上下游也成為獲益方。從只有頭部能獲得融資,到中小微制造商、供貨商、經銷商、零售終端等都能貸款,平均通過率提升至80%。此外,經銷商在周轉高峰,還能獲得上游品牌和網商銀行的聯合貼息,資金成本更低。
據介紹,在光伏、糧油、電動車等領域,排名前10品牌中接入“大雁系統”的達80%,與接入品牌有供應鏈關系的小微企業,申請信用貸款的平均通過率也達到80%。
目前已接入“大雁系統”的1000多家品牌,覆蓋20多個行業,本次峰會上,企業代表與網商銀行共同啟動“數字供應鏈金融助微行動”,該行動將作為“助微計劃”的一部分,為有國民經濟毛細血管之稱的小微企業注入金融活水。
據悉,“助微計劃”由全國工商聯會同網商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發起,2022年助微報告顯示,127家銀行加入“助微計劃”,期間平均每月共同服務小微客戶超300萬,累計發放貸款超4萬億元。
助微計劃今年已經第四年了,這是一個旨在提升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可得性與獲得感的計劃。網商銀行董事長金曉龍表示,助微計劃的一個關鍵場景就在供應鏈上,因為品牌供應鏈上下游的供貨商、經銷商、渠道商和終端門店,都是一家家小微企業,數量龐大。
“通過數字化供應鏈,我們首次有能力全面刻畫他們的經營狀況,還原以他們為中心的供應鏈網絡,并在此基礎上為他們提供個性化的,更普惠的金融服務,將助微落到實處。”金曉龍說。
網商銀行行長馮亮介紹,滿足產業發展新趨勢的供應鏈金融應該具備四個特征:全域實時、精準高效、協同開放、綠色發展。它的服務方式應該是智能化的。
馮亮表示,未來,“大雁系統”將進一步升級:更廣、更深、更密的企業關系圖譜,還原供應鏈全貌;通過機器學習構建行業知識工程,識別行業和產品特征;通過智能交互自證,識別碎片化信息,精準認知小微經營者的全貌。目前,大雁系統已上線60多種自證任務,為小微企業平均提額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