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降噪NoNoise 墨迪
「現在的我們就像個金礦,很多人想來挖金礦,這確實對我們提出了很大的挑戰,我們在動作上要更加快。」4年前當小紅書剛開啟商業化步驟時,聯合創始人瞿芳感受到來自外部的壓力。
因為調整品牌合伙人規則、導致1.2萬名KOL被取消平臺合作資格,小紅書商業生態受到部分質疑。當時的小紅書急于以廣告變現,證明自身的商業化價值。
4年后,依舊有很多人想在小紅書挖金礦,只不過主角和平臺欲求都變了。
今年年初,觀望已久的小紅書終于踏進了直播電商的河流。如果被問及誰是2023年最火的帶貨主播,答案已經不再是李佳琦或董宇輝,這個人是董潔。
沒人能想到,廝殺如此激烈,存量接近飽和的直播帶貨賽道,還能殺出新黑馬。兩個月,兩場直播,董潔帶貨GMV分別達到5000萬元和3000萬元。網友評價她的直播風格「很小紅書」——那種不疾不徐地分享和以往風風火火的帶貨主播形成了鮮明對比。
現象級案例的出現,讓一向飽受質疑的小紅書商業化團隊終于有底氣挺直了腰板。趁著熱乎勁,小紅書立即召開了一場電商直播時尚合伙人大會,會議主題是「成為燎原的第一把星火」。此舉相當于明確告訴外界,小紅書想要「復制董潔」,打開直播電商的天花板。
且不說直播電商與小紅書用戶的使用習慣、圖文博主對直播的熱情能否匹配,《降噪NoNoise》認為,小紅書要想在電商領域獨辟蹊徑,「制造董潔」只是表皮——就像直播只是賣貨的表皮,更為緊迫的事是在「種草」的同時能種出「薯品牌」。
這才是衡量一個生態滋養能力的指征。畢竟人們都期待新渠道能孕育出新的品牌。
遠如2012年的淘寶,扶持出韓都衣舍、茵曼、御泥坊、膜法世家一批淘品牌;近如抖音、快手,也讓抖品牌、快品牌動輒年銷售破億。
小紅書上已經出現這種苗頭,這一點從董潔直播間的選品可管窺一二。董潔選品主要來自三部分,一是自身日常就喜歡或者在用的品牌,二是粉絲畫像的購買偏好品牌,三是小紅書電商用戶偏好或官方自身扶持的品牌,也就是一些長在小紅書上的小眾設計師品牌。
近一年來,涌入小紅書的新品牌和店鋪越來越多,許多人視小紅書為電商的最后一個金礦。從沒有一個App能夠如此被新品牌所依賴。不過小紅書自己做好準備了嗎?
01
毫無疑問,此時此刻,小紅書與品牌之間的關系變得愈發微妙了。
一方面,龐大的用戶基數和平臺調性成為新消費品牌的首選陣地。有數據統計顯示,2023年1月30個頭部彩妝品牌在小紅書合計推廣了103545個筆記,1月累計互動量總量為2296.83萬個。如此海量的數據背后,蘊含著巨大的需求和機會。
此前,小紅書商業化負責人就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提及,盡管小紅書于2018年底才開始商業化之路,但發展到現在,已經有14萬個品牌入駐進行品牌經營,其中有56%是國貨,不乏許多新消費品牌。
他表示新消費品牌和小紅書用戶愛嘗鮮的需求十分契合。小紅書也希望在整個商業生態里,讓好產品滿足用戶的需求,讓用戶收獲好的內容和價值體驗,也讓企業收獲好的經濟效益。
有小紅書內部人士告訴《降噪NoNoise》,小紅書的開屏廣告價位要比同等量級的平臺要高出一截,因為用戶點擊廣告后有可能直接在平臺種草,加快消費決策轉化,這對廣告主而言價值更高。
另外一方面,行業競爭加劇,想從抖音和淘寶的夾縫中求得生存,需要打出差異化。
比如,抖音電商在去年就推出了新的品牌成長扶持計劃,覆蓋經營政策、達人合作、服務商權益、營銷IP和陣地建設、基礎權益的升級版本扶持計劃,并且明確2022年新增1000個抖品牌入池,全年打造100個過億的抖品牌商家。而抖音電商的主要形式是直播間。
相較之下,小紅書的直播業務起步晚,不過收效較快。去年,小紅書直播電商團隊花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做用戶訪談,最終確定了做跟社區內容生態一致性的方向。
據媒體報道,2021 年底,小紅書 CEO 毛文超在一次內部會上稱,小紅書的增長來源于社區,而交易是社區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要將電商放在社區里,用戶的消費心智要在社區培養,商家的交易生態也要在社區生產。
2022 年,原本為一級部門的電商部被劃歸至社區部之下,統一由社區負責人柯南管理;同時小紅書開啟了內測,將部分用戶底部的 「電商」 入口改為了 「視頻」。
聯合創始人瞿芳也不只一次在公開場合提到:小紅書不是電商,而是一個游樂場。其中的本質邏輯差異在于,用戶并非為買東西而來,內容社區是小紅書的橫向底層架構,電商只是一個豎向變現的方式。
也正因如此,廣告一度是小紅書最重要的營收支柱。2020年小紅書的廣告收入還占到總營收的80%,20%為電商收入。而2022年小紅書廣告部門的全年營收目標為240億元,在今年架構調整之后,廣告和電商收入的比重將發生明顯變化。
盡管嘗試的路徑有些艱難,但從結果來看,過去9年對于社區氛圍的堅持,讓小紅書之于品牌,形成了區別于其他平臺的真正壁壘。
02
2022年以來,只押注小紅書一個平臺的新品牌、電商博主多了起來。
「目前各個平臺的流量都很貴,沒有以往好做了。」香薰品牌來寮主理人季靜說,這么多平臺里面選中小紅書,主要是看中用戶價值,「香氛產品在實際生活中不是剛需,但對小紅書用戶可能是剛需。熱愛生活并樂于分享,對生活品質有追求,這些標簽在小紅書用戶身上有很好的體現。」
正是通過對小紅書的試水,來寮發現C端的市場競爭太過激烈,于是在今年調整了品牌重心到B端市場。
季靜觀察,小紅書的分享機制會傾向于「利他」的內容分享,這樣的機制對新人更加友好,不過這兩年平臺一直提升對視頻類筆記的流量權重,圖文筆記流量會弱一些。
在輕奢珠寶品牌Siself主理人朱盈菲看來,小紅書是一個強內容的多元化種草平臺。對于用戶來說,他們會在小紅書上搜索有趣的生活方式、了解消費信息、也會成為美好生活的內容創造者。
她認為,小紅書的用戶普遍具有高粘性和高購買力的特點。仔細剖析用戶標簽,會發現小紅書的六大主流人群:Z世代、新銳白領、都市潮人、單身貴族、精致媽媽和享樂一族。
因此,作為一個新輕奢,以珠寶細分賽道作為切入口,傳遞現代女性生活態度的品牌,小紅書無疑是首選,「品牌在這個過程中可以通過大量的內容種草和互動,和用戶直接建立聯系,傳遞品牌故事。」
以Siself為例,在品牌營銷上,運用明星筆記、聯動筆記、頭部引流爆發、中部達人輔量、素人鋪量、品牌賬號運營、信息流投放為主,通過消費決策平臺的種草引流私域,培養種子用戶,從而打造文化圈層。
朱盈菲告訴《降噪NoNoise》,Siself在小紅書上做內容,帶來了自然流量的高曝光。在自然流量的扶持下,平均的CTR(點擊率)基本維持在6%-7%,互動率在10%左右。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小眾品牌,這是一個不錯的開端。
同為女性珠寶品牌Glow&Flow的主理人「楠朋友」告訴《降噪NoNoise》,自己的品牌客單價在千元左右,但小紅書縮短了用戶購買決策的時間,主打500元左右客單價的胸針,成單轉化效果不錯,除了拿到小紅書的官方扶持之外,至今還沒投放過一分錢。
不久前一位客戶的舉動更是令她信心大增。一位上海客戶在小紅書下了近萬元的訂單,這種單價是在淘寶上很難發生的決策。
「對于時尚品牌來講,小紅書就是一個必選項。因為客戶在哪我們就會在哪。」 「楠朋友」表示,自己品牌客戶是30-45歲的一線城市的女性,在服裝配飾的搭配上,第一站就是來小紅書搜索,「因為我們的客戶群在,一定會選擇入駐小紅書。」
對于品牌方而言,小紅書與抖音最大的不同在于,雖然流量不及抖音,但是其用戶更精準,退貨率較低。小紅書品牌號和個人IP號相互鏈接,更容易讓用戶產生信任。
不過小紅書的電商短板也足夠短——大品牌還是更傾向于成熟的電商平臺比如天貓、京東。美妝品牌YSL圣羅蘭有一定代表性。該品牌官方賬號只在小紅書上做內容「種草」,當用戶點擊產品筆記比如YSL皮氣墊后,跳轉到的是天貓店,無法在小紅書上完成閉環。
據了解,小紅書今年準備邀請更多品牌方入駐開店,進行電商直播,這樣有利于品牌廣告投放在平臺內直接轉化。但是大品牌都有自己的考量,就看小紅書給出的條件是否有足夠吸引力。
03
雖然小紅書適合新品牌掘金,但正在成長期的新品牌也有自己的顧慮。一些創始人直言,通過一段時間的運營,他們注意到品牌在種草轉化下單的路徑上,轉化率并不是那么高。
其中一位品牌主理人告訴《降噪NoNoise》,部分用戶還是習慣將小紅書作為消費決策入口,真正轉化可能還是在別的平臺。要如果形成閉環并增加品牌在小紅書的開店收入,可能還有待探討。
「小紅書引流別的平臺作為消費者的決策平臺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具體轉化導流站內流量到自帶商城這個鏈路還是不夠。」上述主理人稱,自家品牌在小程序和淘寶上也有開店,小紅書、小程序和淘寶三個平臺目前運營轉化率最高的是小程序,小紅書平臺銷量屬于中等偏少。有很多從小紅書進來的用戶會在小程序下單。
這讓她相信,新品牌在微信生態內做好私域可以收獲一批粘性極高的種子用戶,「朋友圈經濟」也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品牌可以切入的風口。
至于小紅書的銷量表現,具體原因可能與C端的用戶習慣有關,大家普遍會選擇淘系和小程序商城等起步更早的電商平臺;但如果轉化導流到站外,「小紅書平臺限流非常厲害,很容易違規。」
不過從品牌角度考慮,能打通各個平臺上的入口,給品牌本身產生的實際轉化效益可能是更重要的問題。
事實上,品牌方的擔憂不無道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外界關于小紅書商業化的爭論從未停止。不只平臺的品牌和合作方,就連小紅書內部,在商業化和社區的戰略地位的權衡也一直舉棋不定。
過去幾年提及小紅書的商業化,人們最常用到的詞是「搖擺」和「糾結」。這種狀態伴隨著小紅書最近一輪架構調整才逐漸清晰起來。據《晚點 LatePost》報道,小紅書將提升直播業務為獨立部門,統一管理直播內容與直播電商等業務。
在此之前,小紅書的直播業務歸屬于社區部旗下二級部門的業務組。這也意味著,小紅書革了自己的命,至此,結束社區和商業化之爭。
但落下的功課總要補齊。畢竟兩年時間里,其他電商玩家都在一路狂奔,抖音的電商業務GMV規模已從千億增長至萬億量級,視頻號也在發力,小紅書卻似乎一直在原地踏步。
比如一名在小紅書上看完美食視頻后隨手下單的用戶說,他在查詢訂單時一臉懵:我的訂單在哪里?怎么是在消息列表里?欠佳的用戶體驗大概說明,在發力直播電商的同時,小紅書的電商基礎設施還有待完善。
只有當這些品牌及用戶體驗都捋順,小紅書才有可能進入扶持「薯品牌」的新階段。
小紅書當然需要許多個董潔,更需要眾多新品牌為平臺造血。而在成長為真正的巨頭之前,進化還需要時間和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