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徐寧
鋰電產業鏈本周大事
工信部將加快制訂鋰電池安全要求強制性標準
3月27日,據工信部消息,中國電子技術標準研究院、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江西省宜春市人民政府在宜春市召開鋰離子電池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對接活動。工信部電子信息司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將加強產業規范引導,加快配套體系建設,統籌推動鋰電產業高質量發展并重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強頂層設計;二是推動技術創新;三是完善配套建設;指導鋰電溯源體系和回收利用平臺等建設,加快制訂《電能存儲系統用鋰蓄電池和電池組安全要求》等強制性標準,發布新版《鋰離子電池綜合標準化技術體系》。
歐盟成員國批準2035年起禁售化石燃料新車
據路透社3月28日消息,歐盟成員國最終達成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批準從2035年起禁售化石燃料新車。此前歐盟與德國達成共識,允許繼續銷售使用碳中和合成燃料的新車,這些燃料可像汽油和柴油一樣燃燒,但釋放的影響氣候氣體較少。
碳酸鋰價格跌破25萬元
3月31日,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部分鋰電材料報價下跌,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24.5萬元/噸,較年初的約52萬元/噸下跌超一半。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段德炳在中國(南昌)鋰業大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受新能源汽車終端需求增速減緩、燃油車打折促銷、國際油價下跌等多種因素交織疊加影響,鋰鹽價格節節下挫,不僅給原料生產企業帶來困難,也給中下游企業帶來了不確定性。
寧德時代贏得與中創新航不正當競爭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