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消金界
一次內部行業交流上,一家千億規模的助貸平臺代表提到,個人征信“斷直連”整改期限馬上要到了,但是除了頭部13家平臺基本完成外,腰部及以下平臺還難以完成。他提出是否可以向監管反映下,爭取延期。不過他也深知,自家平臺及同行影響力有限,提議很難得到響應。
而部分持牌機構也提出這一問題,他們主要的訴求就是成本增加明顯,與當前金融降費讓利有悖。因此近期有關個人征信“斷直連”工作延期的消息悄然蔓延。目前多家銀行和消金公司都稱尚未看到官方文件和接受窗口指導,但接近監管的消息人士稱,實際執行日期可能會推遲,提前報備的也會酌情考慮。
事實上,銀行、小貸、助貸等機構高度關注《征信業務管理辦法》(以下稱《辦法》)提出的信用信息“斷直連”工作。尤其是去年,按照監管窗口指導的要求,13家平臺企業金融業務的“斷直連”工作加速進行,并在年底前基本完成整改。全國唯二的兩家持有個人征信業務牌照的市場化機構——百行征信與樸道征信都在與平臺合作加快業務落地。行業內成立稍晚的樸道征信更是合作業務不斷。
然而,龐大的腰部及以下平臺還未能跟上節奏,分析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完全通過百行征信與樸道征信兩家持牌征信機構進行“斷直連”,銀行、消金公司和助貸機構的技術資源不足,各個參與方的配合需要時間磨合;
(2)百行征信與樸道征信對接頭部和中部平臺已經非常忙碌,時間緊任務重,對中小平臺確實照顧不過來;
(3)當前資產收益率ROA或者takeRate已經非常薄,征信機構的收費也不便宜,“斷直連”后個人信貸部門業務下降,收入利潤下降,有些機構已經在盈虧平衡線上反復橫挑,甚至直接找到當地監管部門匯報困難;
(4)助貸平臺的身份并非金融機構,不在監管體系,除了頭部平臺有機會直接對接監管外,其他平臺一方面在接受監管指導方面受限,另一方面影響原有業務主動性不強;
(5)地方監管對整體整改進度進行把控,對個別懸而未決的問題也在督促跟進。但地方監管資源有限,政策理解也有分歧,導致工作推進緩慢。
已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了信用信息的采集、整理、保存、加工等全流程須“斷直連”。
《辦法》規定,按照依法采集、為金融等活動提供服務、用于識別判斷企業和個人信用狀況等三個維度,將符合上述標準的基本信息、借貸信息、其他相關信息,以及基于這些信息的分析評價信息界定為信用信息。
互聯網平臺開展助貸等相關業務,適用《辦法》規定。即助貸業務涉及信用信息的,需要通過持牌征信機構進行處理,助貸方與銀行等金融機構不可對信用信息進行直接連接交互。
《辦法》考慮了互聯網平臺、數據公司等機構與金融機構業務合作模式的調整,對《辦法》施行前未取得征信業務資質,但實質從事征信業務的市場機構,給予了一定的整改過渡期,過渡期為辦法施行之日至2023年6月底。
這個過程中,技術問題還好解決,主要還有一個成本問題。百行征信與樸道征信是在人民銀行征信中心之外的兩家市場化的持牌征信機構,白話文即“市場化征信是要盈利要賺錢的”。當前斷直連方案中,兩家持牌征信機構對客戶的授信和用信環節都進行信息交互的收費。這些增加的經營成本,最終都會或多或少地轉嫁給金融消費者,導致其融資成本提升。這與央行、銀保監會多次提到的“降低實際利率水平”,“努力降低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個人首套房商貸利率下限調整”等導向也是相左的。因此,在公平與效率問題之間該往哪方面傾斜,當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哪個,還需要監管來判定。
需要強調的是,經過多次整頓,“斷直連”工作成效已顯現:
一是當前個人信息保護深入人心,涉及相關業務的平臺合規經營意識提升;
二是市場非法數據源和參與主體大幅減少,行業治理水平顯著提升。
這些都離不開監管“斷直連”等工作,百行征信與樸道征信也體現出應有的社會價值——在對外部數據的合法合規審查后,百行征信與樸道征信作為三方數據和銀行等機構之間“防火墻”和“交換器”,極大了澄清了市場的數據混亂狀況,大幅度提高了行業的數據治理水平。
可以說,行業經過頭部平臺的整改、行業數據治理后,整體狀況已經取得階段性勝利。而回顧整個過程,階段性的陣痛是行業治理與整改的必經階段。央行主導的第一次 “斷直連”工作(第三方支付)即是例證。
2017年8月4日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下發《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關于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以下簡稱209號文)。209號文明確要求各銀行和支付機構都要接入網聯。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機構受理的涉及銀行賬戶的網絡支付業務全部通過網聯清算平臺處理。同時,要求各銀行和支付機構應于2018年10月15日前完成接入網聯平臺和業務遷移相關準備工作。之前第三方支付機構(如微信支付、支付寶等)線上支付是直接連接各大銀行的,而現在需對接網聯,再由網聯作為中間平臺實現與銀行對接。
最后總結來看,經過兩次“斷直連”金融行業持牌經營合規經營的理念深入人心,行業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或許多種應對措施的路徑小道可以暫時滿足個人征信斷直連要求,但完完全全通過持牌征信機構進行信用信息的交互依然是正路大道。不管延期與否,多走正路,比小徑要安全得多。在降低費率的大背景下,之后個人征信的收費與服務方面,或許會成為監管與行業交流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