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郵政局:推薦對快遞個人信息進行全加密處理
4月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就《快遞電子運單》和《通用寄遞地址編碼規則》兩項國家標準進行解讀。其中,就用戶個人信息保護問題,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涂剛表示,《快遞電子運單》國家標準設立專門章節,強化個人信息保護內容,具體包括:一是禁止顯示完整的個人信息。快遞企業、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等應采取措施,避免在電子運單上顯示完整的收寄件人個人信息。收寄件人姓名應隱藏1個漢字以上,聯系電話應隱藏6位以上,地址應隱藏單元戶室號。二是推薦對個人信息進行全加密處理。快遞企業、電子商務經營主體等宜采用射頻識別、手機虛擬安全號、電子紙等技術手段,對快遞電子運單上的個人信息進行全加密處理。三是規范個人信息相關內容的讀取權限。快遞電子運單上隱藏的、加密的信息內容,僅限于快遞企業及其授權的第三方、相關管理部門,使用相關設備合法讀取。
海警局:去年抓獲1219名偷渡人員,繳獲毒品1.12噸
4月7日,中國海警局舉行海上執法專題訪談。中國海警局副局長趙學翔介紹了2022年海警海上執法工作情況。2022年全年,各級海警機構共繳獲毒品1.12噸、制毒物品1.2噸,打掉特大制販毒團伙3個,抓獲犯罪嫌疑人37名;查獲各類走私案件471起,查扣涉案船舶493艘,案值約21.8億元;破獲偷渡案件45起,抓獲各類偷渡人員1219名;偵辦涉砂類案件501起,查扣海砂112.9萬噸。
公安部:新增21個城市試點私家車新車上牌免查驗
4月7日,公安部舉行“公安心向黨 護航新征程”主題新聞發布會,通報推出公安交管服務群眾服務發展10項便利措施有關情況。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長王強介紹,在推進私家車新車上牌免查驗方面,公安部商工信部新增上海、杭州等21個城市和18家生產企業進行試點,進一步擴大政策惠及面,便利更多群眾辦理新車上牌手續,創新網上售車、網上登記新模式,更好促進汽車消費流通,助力汽車行業發展。王強介紹,2022年,公安部會同工信部部署在北京、深圳等10個城市和11家生產企業試點國產小客車注冊登記生產企業預查驗,推行新車出廠時查驗車輛,生產企業與公安交管部門共享車輛信息,群眾辦理注冊登記時免交驗機動車。目前,第一批試點進展順利,已有106萬輛新車出廠時完成查驗。
1—2月服務進出口總額9695.8億元,同比增長1.7%
商務部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2月,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增長。數據顯示,1—2月,服務進出口總額9695.8億元,同比增長1.7%。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占比提升。1—2月,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4069.2億元,增長6.4%,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到42%,比上年同期提升1.9個百分點。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出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保險服務、金融服務、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口增長較快的領域是個人文化和娛樂服務、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旅行服務明顯恢復。1—2月,旅行服務進出口2094.3億元,增長39.8%,其中出口增長12%,進口增長41.8%。
教育部印發2023年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計劃
據教育部網站4月7日消息,教育部日前印發《2023年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計劃》(,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明確部門職責,系統謀劃和扎實推進新時代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堅持切實增強合力、部門分工協作的原則,確保完成《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明確的定期開展視力監測、完成年度評議考核、近視率核定等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主要任務。《計劃》明確了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工作聯席會議機制16個成員單位2023年重點任務70項和教育部15個相關司局2023年重點任務40項,并明確了完成期限。
衛健委:完善平急結合、快速反應的醫療應急體系
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4月7日,2023年全國衛生健康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2023年,國家衛健委將實施老年心理關愛、口腔健康、營養改善、癡呆防治四項行動,加大老年護理服務供給,并著力提升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完善平急結合、快速反應的醫療應急體系。今年,國家衛健委將持續做好重點人群健康服務,統籌做好優化生育政策工作,完善積極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此外,不斷提高婦幼健康服務水平,深入實施母嬰安全、健康兒童、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等行動計劃,推進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體系建設與管理。國家衛健委也將加快推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推進完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運行機制、緊密型醫療聯合體運行機制、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運行機制。
國家發改委印發投資項目可研報告編寫大綱及說明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4月7日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寫大綱及說明。可研大綱堅持以著力推動投資高質量發展為主線,按照政府投資項目和企業投資項目分類管理的總體思路,圍繞項目建設必要性、方案可行性及風險可控性等三大目標,更加注重發揮重大戰略、重大規劃和產業政策的引領作用,更加注重從項目全生命周期出發統籌擬定項目投融資和建設實施方案,更加注重經濟、社會、環境等新評價理念的應用,更加注重可行性研究重點內容的前后邏輯和統籌協調,將擴大內需、碳達峰碳中和、自主創新,以及投資建設數字化等新要求有機融入可行性研究制度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