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部門:做好2023年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償還工作
據財政部網站4月19日消息,日前,財政部、教育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通知,為進一步減輕家庭經濟困難高校畢業生負擔,支持做好2023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對2023年及以前年度畢業的貸款學生2023年內應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予以免除,參照國家助學貸款貼息政策,免除的利息由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別承擔。對2023年及以前年度畢業的貸款學生2023年內應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本金,經貸款學生自主申請,可延期1年償還,按照有關規定,助學貸款期限最長不超過22年,延期貸款不計罰息和復利,風險分類暫不下調。
11部門:今年啟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試點工作
據農業農村部4月19日消息,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革、財政部等11部門聯合印發《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試點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確,2023年啟動試點工作,試點期為2023—2024年,由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按照本方案組織開展全國試點,指導各地立足實際,因地制宜探索農村產權規范化流轉交易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在規劃引領、運行監管、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爭取通過2年的努力,試點地區逐步構建起比較健全的農村產權流轉交易體系和符合行業發展特點的監管機制,形成一套覆蓋主要交易品種的標準化交易規則,探索一批健康規范可持續發展模式,農村產權流轉交易發展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移民管理局:一季度超6500萬人次出入境,近半為內地居民
4月19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一季度移民管理工作主要數據。一季度,全國移民管理機構共查驗出入境人員6506.5萬人次,其中內地居民3235.1萬人次,港澳臺居民2948.8萬人次,外國人322.6萬人次。國家移民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綜合司副司長張寧表示,自1月8日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簽發外國人簽證證件數量同比增加40%,免簽過境人員近3000人次,“乙類乙管”后國家移民管理局優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服務保障中外人員正常交往效果明顯。在整治跨境違法犯罪方面,張寧提到,今年一季度,全國移民管理機構查破毒品案件216起354人,其中萬克以上案件60起,繳獲各類毒品2.8噸、制毒物品30.8噸。
農業農村部:一季度我國已建成高標準農田超1900萬畝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4月19日報道,農業農村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今年全國已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約為1942萬畝,占年度任務量的24.3%;已建成高效節水灌溉面積約為322萬畝,占年度任務量的32.2%。從建設分區來看,東北、黃淮海和長江中下游分別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超2億畝,西南、西北分別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約1.5億畝。其中,黑龍江、河南、山東、安徽、四川五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超過5000萬畝。截至去年年底,全國已經建成了10億畝高標準農田。針對其中一些項目區建成設施年久失修,“超期服役”的情況,從今年開始,農業農村部啟動老項目區的改造提升,安排各地改造提升的年度任務3500萬畝,已經分解下達到各省份。
《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發布,下月15日起施行
據應急管理部網站4月19日消息,應急管理部近日印發《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自2023年5月15日起施行。《判定標準》針對近年來工貿行業典型事故暴露出的新問題、新情況,聚焦可能造成群死群傷的重大安全風險,充分考慮企業新技術、新裝備的運用和安全水平整體提升等因素,明確了3方面64項重大事故隱患情形。其中管理類共3項,吸取近年來工貿企業因承包、承租單位管理混亂、無證作業頻發事故的教訓,增加了承包承租單位安全管理、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要求。行業類列舉了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等7個行業共47項重大事故隱患情形。專項類列舉了存在粉塵爆炸危險、使用液氨制冷,以及存在硫化氫、一氧化碳等中毒風險的有限空間作業等3個領域共14項重大事故隱患情形。
應急管理部整治安全生產培訓,責令整改2445家培訓機構
應急管理部4月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新修訂版的《工貿企業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應急管理部安全執法和工貿監管局二級巡視員王立忠介紹,應急管理部自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開展了安全生產培訓“走過場”專項整治。通過實施安全生產培訓“走過場”專項整治,截至2022年12月底,各地全覆蓋執法檢查培訓機構4171家,發現問題1.1萬項、淘汰清退315家、停業整頓299家、責令整改2445家;檢查考試機構和考試點2213家,發現問題5748項、取消考試點212家、停考整頓153家、責令整改997家;抽查企業28.1萬家,發現問題12萬項、行政處罰6.1萬家、罰款27877萬元,培訓亂象得到有效遏制。
公安部:2022年公安機關偵破侵權假冒刑事案件2.7萬起
據公安部網站4月19日消息,2022年公安機關共破獲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偽劣商品犯罪案件2.7萬起。工作中,公安機關緊盯食品、藥品、生產生活等重點領域,連續破獲安徽“11·4”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四川“8·27”制售假農藥案、浙江“1·21”假藥案、廣東“3·15”制售“非標”線纜案等一批重特大案件;公安機關著力強化產權保護,聚焦創新驅動、營商環境、網絡消費,連續破獲四川“10·26”侵犯技術秘密案、河南“8·11”制售假冒品牌光模塊案、山東“5·26”網上直播帶貨銷售假冒品牌運動鞋案等重點案件;會同有關部門聯合開展“劍網”“冬奧版權保護”“打擊院線電影盜錄傳播”“青少年版權保護季”等專項行動,聯合督辦一批大要案件,并圍繞重點案件處置、疑難法律問題、信息數據共享等與相關部門開展會商研究,制定出臺多項制度措施。
發改委: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3.6%,3月增5.9%
4月19日,在國家發改委召開的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了發用電情況。從發電量看,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2.0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4%。3月份發電7173億千瓦時,增長5.1%。其中火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分別增長9.1%,4.6%, 0.2%和13.9%。從用電看,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3.6%,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9%,其中一產、二產、三產用電量分別增長17.1%、6.4%、14%,居民生活用電量下降5.7%,全國17個省區市用電增速超過6%,西藏、廣西、甘肅、吉林、海南、青海、寧夏、內蒙古、上海9個省區市的增速超過了10%。
一季度住宿和餐飲業GDP為4511億元,同比增長13.6%
據國家統計局網站4月19日消息,根據有關基礎資料和國內生產總值(GDP)核算方法,經初步核算,一季度住宿和餐飲業GDP為4511億元,同比增長13.6%。金融業GDP為26640億元,同比增長6.9%。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GDP為13520億元,同比增長11.2%。
8部門:到2025年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提升至25%左右
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網站4月19日消息,日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健委、國家廣電總局、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十四五”中醫藥文化弘揚工程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年,中醫藥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更為優質豐富,中醫藥博物館事業加快發展,中醫藥文化傳播體系趨于健全,公民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水平提升至25%左右,中醫藥“走出去”步伐更加堅實。《方案》明確了12項重點任務,包括加強研究并凝練中醫藥文化精神標識;鼓勵引導對中醫藥文化內涵理念進行時代化、大眾化、創新性的闡釋,推出一批面向不同受眾的精品圖書和數字讀物;打造中醫藥文化傳播平臺,遴選建設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和中醫藥文化體驗場館;加大中醫藥文化活動和產品供給,每年度打造一組中醫藥文化傳播專題活動等。
工信部部署開展5G網絡運行安全能力提升專項行動
據“工信微報”微信公眾號4月19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啟動5G網絡運行安全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專項行動立足5G網絡運行發展新形勢和管理新要求,重點部署三方面主要工作任務,一是建立極端事故場景、關鍵網絡設備、高危操作崗位等3張網絡運行安全風險清單,實現安全風險底數清、管控嚴,堅決避免極端事故發生;二是補強網絡保護、風險感知、事故預防、綜合處置等4大網絡運行安全支撐能力,構建多維一體的網絡運行安全能力體系,全方位保障5G網絡安全穩定運行;三是筑牢制度、人員、文化等3項網絡運行安全保障基礎,補齊制度短板、提升人員技能、深化安全理念,形成強大保障合力。
工信部公示《橡膠家用手套》等111項行業標準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4月19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111項行業標準、9項行業標準外文版及2項行業標準修改單。工信部表示,根據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相關標準化技術組織已完成《橡膠家用手套》等55項化工行業標準、《金剛石線母線鋼絲》等18項黑色冶金行業標準、《電噴槍》等38項機械行業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海藻酸類肥料》等9項化工行業標準外文版的編制工作,《肥料級磷酸二氫鉀》1項化工行業標準及《焦炭孔隙構造及原料煤巖相顯微分析方法》1項黑色冶金行業標準的修改工作。以上標準公示時間為:2023年4月19日-2023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