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境外高等教育機構在海南辦學暫行規定發布
據教育部網站4月23日消息,教育部聯合海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制定了《境外高等教育機構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辦學暫行規定》。《規定》著力推動辦學模式創新,與既有的中外合作辦學相比,具有以下特點:一是舉辦主體,境外高等教育機構在海南自由貿易港辦學,不需要中方教育機構共同參與舉辦,但中國境內外的其他組織或者個人可以通過提供土地、校舍、資金等資源參與辦學。二是辦學層次,辦學機構限于實施理工農醫類學科本科及以上高等教育,確有必要的可實施專科教育。三是學校治理,在決策機構人員構成、招生、教學、學術治理等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性。
商務部:2023年一季度跨境電商仍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4月23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介紹,最近幾年,我國的跨境電商保持了快速發展勢頭,5年增長了近10倍。今年一季度,跨境電商仍然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李興乾說,疫情三年來,國際市場發生了很多新變化,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全球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習慣了在線購物,通過跨境電商平臺,足不出戶就可以買遍全球。目前,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根據世貿組織的報告,到2026年之前,全球B2C跨境電商將保持27%的增速。商務部將積極配合國家知識產權局,加快出臺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指南,幫助跨境電商企業了解目標市場知識產權情況。
海關總署:一季度海關扣留侵權嫌疑貨物1048萬件
據“海關發布”微信公眾號4月23日消息,海關總署強化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工作,于2023年3月1日起在全國海關范圍內組織開展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龍騰行動2023”,扎實推進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各項工作,高壓打擊進出口侵權違法活動。2023年一季度,全國海關共查扣侵權嫌疑貨物1.17萬批次,扣留侵權嫌疑貨物1048萬件。海關總署推動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備案系統與“互聯網+海關”政務服務平臺的融合,在“互聯網+海關”政務服務平臺實現“一號登錄”,知識產權保護備案與其他海關業務通辦,一季度共審核通過知識產權保護備案3864件。
國家森防指開展春防緊要期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督查
據應急管理部網站4月23日消息,近日,國家森防指辦公室派出由應急管理部、國家林草局等國家森防指成員單位組成的工作組,對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四川、云南等10個高火險地區開展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督查。本次督查圍繞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確保春防緊要期特別是“五一”期間森林草原防滅火形勢穩定,對各地工作部署、責任落實、火源管控、隱患排查、應急準備等情況進行督查。如遇突發火情,工作組將就地轉為火場前線指導組,負責協調指導火災撲救工作。
生態環境部:1-3月全地表水水質優良斷面比例為89.1%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態環境部4月23日公布2023年1—3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1-3月,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89.1%,同比上升0.9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6%,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其中,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南諸河、西北諸河和浙閩片河流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90.3%,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4%,同比下降0.4個百分點。監測的195個重點湖(庫)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湖庫個數占比81.0%,同比上升2.9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湖庫個數占比4.6%,同比下降0.1個百分點。主要污染指標為總磷、化學需氧量和高錳酸鹽指數。
應急管理部啟動硝化企業安全專家指導服務
據應急管理部網站4月23日消息,應急管理部于近日啟動了硝化企業安全專家指導服務。應急管理部針對硝化工藝危險特性和安全管理特點,部署開展企業自查和省級核查。本次指導服務組織有關行業協會和重點企業的安全、工藝、設備、電儀等方面專家,組成6個專家組,赴相關省份對硝化企業自查和地方核查進行指導服務,重點檢查新建和未采用管式、微通道反應器技術的硝化企業;同時對照新修訂的硝化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指南,核查硝化企業反應安全風險評估、自動化控制等安全風險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目前,專家組已分赴山西、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開展現場指導服務。
國家藥監局發布一批醫療器械召回事件,涉及多家公司
據國家藥監局網站4月23日消息,國家藥監局發布一批醫療器械召回事件,涉碧迪科斯化、醫科達、凱德朗等公司。具體召回事件中,如碧迪醫療器械(上海)有限公司報告,由于軟件問題可能導致不正確的信息處理,生產商主動召回;沃芬醫療器械商貿(北京)有限公司報告,由于特定批次不符合當前標簽上標示的24小時有效期的穩定性聲明,生產商主動召回;奧林巴斯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報告,由于部分地區發行的清洗消毒手冊中錯誤地描述了4K攝像頭可用高壓方式滅菌,生產商主動召回等。本次召回級別涉及二級召回和三級召回。
2022年貨物貿易中跨境人民幣結算規模同比增37%
4月23日,國新辦舉行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有關情況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金中夏表示,人民銀行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采取了很多措施做好金融支持穩外貿工作。2022年,我國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同比下降了34個基點,僅4.17%,這在歷史上是比較低的水平。同時,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和民營外貿企業的支持力度。截至2022年末,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4%,達到了24萬億人民幣。指導金融機構為外貿企業提供匯率風險管理服務,減免了銀行服務中小微企業相關外匯交易手續費,持續優化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環境,提高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2022年全年,貨物貿易中的跨境人民幣結算規模同比增長37%,占比提高到19%,比2021年提高了2.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