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閆玉杰 劉寧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帶領下,延津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健康延津建設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努力維護和增進城鄉居民健康。中醫藥事業發展成效明顯,多層次、廣覆蓋的中醫藥服務網絡基本建成,中醫藥服務能力持續提升,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加強。近日,河南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提出積極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的工作要求,延津縣順勢而為整合資源,創建工作迅速鋪開。

一、印發了《延津縣“十四五”全民健康規劃(試行)》
到2025年,中醫藥強縣實現跨越式發展。守正創新,發揮中醫藥治未病優勢,全面建成特色中醫藥服務體系,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培育一批中醫藥領軍人才和高端創新團隊,打造延津中醫藥文化品牌,發揮中醫藥的獨特作用,開發藥食功能(保健)食品,做優做強現代中藥產業,探索具有延津縣特色的中醫藥發展道路。
二、中醫藥服務體系基本完成
大力實施名醫、名科、名院戰略,注重名中醫的培育,加強中醫藥防治體系建設。發揮河南省區域中醫專科(康復科)診療中心協作單位優勢,制定了康復科病區改造方案。提升中醫藥內涵,提升全國基層名老中醫(鄭學農)中醫工作室內涵建設,建設了中醫藥文化示教室、展示室、中藥知識宣傳欄、展板,出版作品2部(《鄭學農四十年中醫之路》、《生活里的中醫養生》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實現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中醫科)全覆蓋。
三、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
認真實施人才培養項目,積極引進和培養中醫藥中、高端人才,提升醫院中醫藥人才隊伍素質。延津縣中醫院為延津縣西學中培訓基地、河南省中醫養生保健知識推廣基地。2022年鼓勵西醫學中醫,共組織全縣200余名臨床類醫師、基層全科醫師,參加“西學中”培訓;持續推進中醫師承工作,全國基層名老中醫(鄭學農)傳承工作室,繼承人7名,力爭將名老中醫經驗與個人所長相結合,融會貫通,傳承創新,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診療服務
四、推進中醫醫療機構全面發展。建設形成布局合理、優勢明顯的學科體系。支持縣中醫院晉升為國家二級甲等中醫醫療機構,是國家基層名老中醫藥專家(鄭學農)傳承工作建設單位、第三批河南省區域中醫(康復)專科診療中心建設單位、延津縣基層血管健康管理中心、老年友善醫院、延津縣西學中培訓基地、河南省中醫養生保健知識推廣基地。發揮縣中醫院示范引領作用,打造縣域中醫藥服務中心和人才高地
五、以“需求”為導向,大力發展特色中醫藥材種植。根據我縣地理環境、氣候特點,鼓勵發展中藥材種植。目前選育中藥材10余種,面積2000多畝,通過合作社的模式集合村內的零散種植農戶,實行統一供種、統一施肥、統一培訓、統一管理、統一收獲和統一出庫的集合式管理,建設有2座2000多平方的中藥材分檢加工車間,并改進2座大型多功能烘干車間和冷藏庫。初步形成了種植、加工、包裝、銷售為一體的全產業鏈。
4月25日,延津縣召開全縣創建全國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動員大會,安排部署創建工作的具體事宜。河南省衛健委中醫處副處長徐宏偉到會講話,并實地查看了延津縣中醫藥工作開展情況,徐宏偉副處長對延津縣中醫藥工作取得的成效予以了充分肯定,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