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書樂
每一輪迭代,都意味著新的機會到來。這一屆直播帶貨,斷崖式告別割韭菜。
4月24日,消費者網、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消費者保護法研究中心、北京陽光消費大數據研究院等機構發布《直播帶貨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該報告指出,相較于2021年,質量問題依舊高居首位,占比由2021年的32.35%提升到45.75%;有關虛假宣傳問題的維權輿情占比由2021年的31.64%提升到37.82%,消費者反饋的質量問題和虛假宣傳問題更為突出了。
同時,從被選入研究對象的頭部帶貨主播的維權輿情情況來看,涉及瘋狂小楊哥的維權輿情最多,占比高達29.27%;其次是李佳琦,占比28.49%,相比2021年增長2.25%;劉畊宏排第三,占比15.01%。
報告剛發布,隨即話題#李佳琦劉畊宏等5位主播被點名#就登上微博熱搜第一。
在很多人看來,話題熱度,也就維持一兩天,就如同此前各路頭部主播們的翻車事件一樣,大多不了了之。
然而,時間節點很關鍵。
幾天后,報告所點名的亂象,就將真正變成直播帶“禍”,各路主播或將在直播間開啟“災難片”現場。
5月1日開始實施的《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直播營銷人員以自己的名義或者形象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構成廣告代言的,應當依法承擔廣告代言人的責任和義務。
換言之,直播帶貨被視作廣告代言并承擔相應責任的時代已經開啟,而主播們將不得不面對另一條規則:
廣告代言人不得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
另外,因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廣告代言人也將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直播間里的各種叫賣吆喝,勢必為之一顫。
過去許多主播對推銷商品不熟悉、拿來就播、張口就來而出現的翻車,也將從“貨從口出”的商業故事真正變成“禍從口出”的商業事故。
接下來的直播帶貨行業會如何?
兩個趨勢,一個在監管角度,另一個在創業領域。
從監管角度來看,直播帶貨作為繼線下門店、線上貨架電商之后的第三大銷售渠道,在2020年開啟的爆發式野蠻生長,確實帶來了全新的監管難題。
2022年,直播帶貨市場整體規模達35000億,從業人員超過一千萬人。
另據商務部數據,2022年重點監測電商平臺累計直播場次超1.2億場,累計觀看超1.1萬億人次,直播商品超9500萬個,活躍主播近110萬人。
如此之多的直播間和主播,如何管?
《報告》其實已經給出了監管攻略,即對頭部主播和關鍵平臺重點監管,將有奇效。
為何是頭部主播?
《報告》指出,“瘋狂小楊哥、李佳琦、劉畊宏、羅永浩、辛巴這5位主播的維權輿情占到本次采集的14位頭部主播輿情的90.97%”,這意味著“頭部主播的維權輿情與其帶貨銷售量和個人影響力基本保持一致”。
為何是關鍵平臺?
《報告》發現,短視頻平臺的直播帶貨問題明顯多于傳統電商平臺。
不難看出,貨架電商在引入直播帶貨時,也將過去在電商中行之有效且高效的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一并接入,兼容性不錯。
方法論有了,短視頻平臺只要跟風,則可在短期內消解大量維權問題。
對于直播帶貨而言,5月1日之后也將與眾不同。
事實上,陣痛引發的變局已經初現端倪。
4月,央視《天下財經》報道稱,在直播電商之都杭州,主播薪資下滑。
艾媒咨詢則依據近幾年的監測數據發現,最近一段時間,主播的薪資下滑幅度在30%左右。
而在輿論場里,關于直播帶貨最強武器“全網最低價”的破滅,甚至都成了舊聞。
并非主播不香了、直播不熱了,而是新方式入場、老套路離場的前奏。
直播帶貨的走向會如何?
在2月開始突然爆發的董潔、3月兩輪直播打開新路的TVB身上,或許預示著創業機會落點:體驗式直播、知識型帶貨、“朋友圈”營銷。
沒有高聲叫賣,董潔在直播間里總是分享著商品的穿搭范式,以及自己和品牌間的故事。
而她的直播內容也圍繞著自己最擅長的兩個領域:美食、穿搭。
這和去年董宇輝以講課的方式將商品信息傳遞給消費者的打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事實上,TVB的直播爆發,也是如此。
還原經典港劇現場,明星主播體驗式的推介,用經典臺詞形成沉浸感。
這一切都和百天前向太、張嵐等“豪門”,用消費自己知名度,叫賣9塊9廉價商品的割韭菜打法迥異。
董宇輝、董潔、TVB的成功,能模仿嗎?
答案是可以,且不是“豪門”專利。
其一是自建產業鏈。
這套打法特別適合傳統行業自營轉型,類似當下的企業自播。
盡管,直播帶貨帶來即時大量銷量,很容易造成品控難題。
但自營產業鏈,在品控能力上總歸要高過“代言”。
靠董宇輝出圈的東方甄選,選的就是這條注定艱難卻能持續賺錢之路。
其二是自定義人設。
這套打法適合每個能挖掘出自己某個與眾不同能力的創業者。
董潔有明星光環,但此前眾多明星什么都賣的翻車往事,早已證明此路不通。
她選擇了分享心得,用自己的體驗去種草,沒有全網最低價的誘惑,只有這樣穿搭或許適合你的口碑推薦。
換言之,董潔的人設在直播間變了,不再是其實光環不再的明星,而是朋友圈里的“閨蜜”,這才是直播帶貨本身底蘊即口碑營銷的真相所在。
和受眾交朋友,慢慢培養感情,用自己的真誠和真實經驗讓人信服,盡管做起來會有點慢,但“時間的朋友”經得起考驗,更能持久的帶動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