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徐雅琳
織機嘔啞,絲線交匯成經緯;朝暉夕陰,彩匹堆疊成靄云。
我國紡織文化源遠流長,紡染織繡、綾羅綢緞、絲帛錦絹,無一不是紡織文化的載體和呈現。而紡織文化之美,更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5月4日上午,由東方時尚中心·劉薇工作室主辦,東方時尚中心承辦的紡織非遺創新研發基地創建儀式,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東方時尚中心園區成功舉辦。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原副會長、研究員、2020年度“中國十大非遺人物”孫淮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遺辦副主任兼秘書長陸茵,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非遺辦副秘書長夏靜靜,北京服裝學院教授周毅靈,北京科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星輝,青島億聯控股集團董事長劉強,青島中紡億聯時尚產業投資集團執行董事王林,青島中紡億聯時尚產業投資集團總經理王耀東,青島中紡億聯時尚產業投資集團副總經理惠志光,青島東方時尚中心藝術顧問、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劉薇工作室首席設計師劉薇等領導嘉賓出席活動并發言。
“創新”是文化產業發展源源不竭的動力,在“紡織非遺”文化研究上亦是如此。
近年來,隨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深入推進,中國紡織非遺工作如火如荼開展。
“紡織非遺”工作的創新,與東方時尚中心打造“創意靈感的探尋地,流行趨勢的策源地,時尚文化的體驗地”的理念不謀而合。
多年來,對非遺文化的保護傳承與創新探索,一直貫穿著劉薇的設計生涯。劉薇先后在中國國際時裝周、北京時裝周等國內外時尚活動中,舉辦非遺創新主題的作品發布會達80余場。

作為首個入駐東方時尚中心的設計師,如今,紡織非遺創新轉化研發基地在劉薇工作室的落地,是東方時尚中心與劉薇進一步合作的體現,也為中國紡織非遺在創新探索中再次邁出的堅實一步。
揭牌儀式上,與會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活動期間,嘉賓們還共同參觀了劉薇工作室,工作室中的非遺環保設計作品,吸引著與會嘉賓們的關注目光,大家紛紛就作品的創作手法、創意主題、意境表達展開探討。這些作品從方寸之間的指尖藝術,到懸高數米的巨幅創作,無不美輪美奐。劉薇以多彩的傳統工藝與豐富的藝術表現形式,讓紡織非遺文化從不同角度直擊觀眾心靈,以此闡釋設計師對生活、對自然、對文化的深入思考。

參觀結束,與會嘉賓就紡織非遺的創新轉化展開了坦誠而深入的交流。
孫淮濱在致辭中,首先對劉薇多年來在設計領域取得的成績表示了贊賞,并強調說劉薇作為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一直致力于“紡織非遺”文化創新,對于整個行業發展非常重要。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優秀服裝設計師都在涉足紡織非遺領域,從中汲取靈感,用實踐探討如何通過生產性保護讓紡織非遺為當下生活服務,發揮更大作用,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中國的紡織非遺必將走向世界,讓世界看到中國紡織非遺。

王林表示,紡織非遺創新轉化研發基地落戶東方時尚中心,實際上是給東方時尚中心一個為中國紡織非遺文化創新貢獻力量的機會。在東方時尚中心劉薇工作室創建紡織非遺創新研發中心意義重大,他希望,通過紡織非遺創新轉化研發基地的落戶,可以加深東方時尚中心與劉薇的合作,共同為紡織非遺的高質量傳承作出努力,努力做到在趨勢研究方面有預見力,在產品開發方面拓寬領域,成為紡織非遺發展的有力平臺。

劉薇在致辭中說:“在多年設計工作中,我一直致力于傳承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紡織非遺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自從成為中國紡織非遺推廣大使后,這個身份也賦予了我更大的責任與動力。作為第一個和東方時尚中心合作的設計師,我很慶幸能與其合作,東方時尚中心為本次活動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每個細節都做到了精益求精。因此,感謝在座的嘉賓朋友們一直以來對我工作的支持,本次紡織非遺創新轉化研發基地落地,也會對我的工作有更多的幫助。”

活動中,針對紡織非遺的活化創新,嘉賓們暢所欲言,無一例外都聚焦需求,深挖中國紡織非遺文化創新,力求為中國紡織非遺文化創新找到更好的未來。
通過紡織非遺創新轉化研發基地落戶青島時尚中心劉薇工作室,不難看出,東方時尚中心在品牌打造、資源整合、產業集聚等方面的優勢明顯。

一直以來,東方時尚中心都致力于以創新為核心,通過秀、展、賽、論壇等活動的舉辦與產、學、研等各類服務,對接設計人才,聚集、整合設計師、設計類高校、原創設計產業資源,構建起良好的文化創意產業科創生態,為中國時尚文化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