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杜萌
5月6日,華夏回報、華夏回報二號兩只老牌基金發布公告,王君正接任基金經理,此前的兩位基金經理陽琨、季新星被調整管理其他基金。這意味著王君正自工銀瑞信跳槽至華夏基金后被委以重任。
公開資料顯示,王君正具有15年證券從業經驗,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曾任泰達宏利基金研究員;2011年8月至2022年9月曾任工銀瑞信研究員、研究部副總經理、基金經理等;2022年10月加入華夏基金。如今隨著半年靜默期的結束,王君正接任了兩只老牌基金,管理規模過百億。
Wind數據顯示,華夏回報成立于2003年9月5日,至今回報率為1430.71%,截至一季度末,基金規模為119.03億元;華夏回報二號成立于2006年8月14日,至今回報率為670.78%,截至一季度末,規模為48.66億元。

除王君正之外,其余多位績優基金經理的新東家也得以曝光。
此前從長城基金離職的基金經理何以廣,已入職興證全球基金。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顯示,何以廣的從業證書變更日期為今年3月9日。此前從諾安基金離職的基金經理蔡宇濱,目前已入職招商基金。從中加基金離職的基金經理馮漢杰,目前已入職廣發基金。
此前在中加基金擔任權益投資部負責人的基金經理李坤元,于今年2月份離職,目前已加盟宏利基金。值得一提的是,李坤元此前曾在宏利基金(當時叫泰達宏利基金)工作過,這次跳槽等于回歸老東家。
Wind數據顯示,今年至今,公募行業新增了227位基金經理,離任了108位基金經理。其中,工銀瑞信、嘉實、華夏、匯添富、博時五家管理人新增基金經理數量較多,分別為10、9、9、8、7位。
從離任的數量來看,融通基金、中融基金、浦銀安盛、民生加銀、博時基金,分別為4、3、3、3、3位。
Wind數據顯示,2018年至今,注冊的基金經理人數分別為2025人、2237人、2588人、2865人、3262人,同比分別增長了14.08%、10.47%、15.69%、10.7%、13.86%。而每年離職的人數分別為192人、206人、237人、299人、270人,離職率分別為10.82%、10.17%、10.59%、11.55%、9.42%,雖然離職的絕對數量有所增加,但離職率尚處于穩定狀態。
“公募行業是人力密集型行業,平臺規模、投研能力、團隊建設以及個人的職業規劃,都是影響基金經理選擇的原因。從這個角度來看,不應該過分關注于基金經理的跳槽,而更應該關注他跳槽后的業績表現。”有資深公募研究人士表示。
作為曾經績優的基金經理,跳槽后在新東家能否再度贏得市場的信任?目前來看,這仍是個未知數。以于洋為例,曾經的“醫藥男神”在2021年末重新加入老東家,接管了自己的老產品——富國新動力。Wind數據顯示,2022年,富國新動力的回報率為-13.97%,在同類產品中排名936/2308,今年一季度的回報率為8.21%,同類產品中排名343/2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