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程璐
5月11日,京東集團公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一季度京東收入為2430億元,同比增加1.4%。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63億元,去年同期為凈虧損30億元。
具體到各業務收入上,京東一季度的商品收入為1955.64億元,較2022年同期減少了4.3%;服務收入為474億元,同比增加34.5%。
其中,京東電子產品及家用電器商品收入為1169.99億元,同比減少了13.69億元;日用百貨商品收入為785.65億元,同比減少74.83億元。平臺及廣告服務收入為190.62億元,同比增7.84%;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為283.3億元,同比增61.3%。
京東稱,受益于供應鏈產業價值的釋放,服務收入占比增至總收入的20%,其中物流及其他服務收入的同比增速達到61.3%,京東物流外部客戶收入同比增長59.8%。
經營利潤方面,一季度京東的經營利潤為64億元,去年同期為24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的經營利潤為79億元,2022年第一季度為47億元。
“一季度京東盈利水平顯著提升,主要得益于我們在精細化運營、優化商品組合,以及豐富服務范圍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徐雷表示,“在未來幾個季度中,京東將進一步完善業務架構,以服務全中國更廣泛的用戶群體。”
費用支出方面,京東持續梳理和優化業務結構,一季度總營業成本為206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4%。
其中,履約開支(包括采購、倉儲、配送、客戶服務及支付處理)費用減少了0.7%,本季度為154億元,占收入百分比為6.3%;營銷開支為80億元,同比減少了8%;研發開支為42億元,同比減少4.5%;一般及行政開支為25億元,同比保持穩定。
京東披露,平臺在一系列扶持舉措的帶動下,商家生態進一步繁榮。一季度新增商家數量同比增長240%;用戶購物頻次、用戶平均貢獻收入值(ARPU)、日均活躍用戶數(DAU)同步提升,京東PLUS會員規模一季度末達到了3500萬。
在運營效率上,一季度,京東在自營商品SKU超過1000萬的基礎上,庫存周轉天數調整為32.4天;履約費用率降至6.3%,達到近年來同期的最優水平。在供應鏈基礎設施投入上,截至2023年3月31日,京東的供應鏈基礎設施資產規模達到1372億元,同比增長25%。
截止到2023年3月31日,京東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及短期投資總計2032億元,相比2022年12月31日的2262億元減少了230億元。
在財報發布的同時,京東也宣布了徐雷即將退休的消息。港交所公告顯示,京東現任首席財務官許冉將接替徐雷擔任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徐雷因個人原因將退任公司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職務。京東物流現任首席財務官單蘇將擔任公司首席財務官。
今年4月,京東零售曾針對采銷單元進行組織變革,將事業群變更為事業部,原事業群下的統管諸多商品品類的各事業部則按照具體品類拆分為眾多采銷作戰單元。
這些單個作戰單元將“自負盈虧”,擁有更大的經營決策、管理、人事任免等權利,同時單元內也不再分自營和第三方商家團隊,而是全盤統籌該品類下的所有業務,推動自營和第三方商家進一步“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