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日財報 楚風
今年以來A股市場震蕩劇烈,但市場熱點變化較大,權益基金整體表現較弱,多數產品凈值虧損,能賺錢的基民屬于少數。據同花順iFinD數據,截至5月17日,全市場共有5391只權益基金年內凈值下跌,占比達到68.10%。
盡管上證指數時有突破3300點,但市場風格輪動頻繁,TMT領域暫為最大贏家。收益超過20%的權益基金共有百來只,其中主投游戲傳媒、計算機、電子、通信等TMT領域的基金占比約八成。
少有主動權益基金能跟上市場熱點,反倒是部分被動指數基金取得不俗的收益。在收益率超過20%的權益基金中,被動指數基金數量占半壁江山,賺錢的基民屬于少數。
《每日財報》注意到,在權益基金走弱的另一面,債券基金卻成為市場香餑餑。債券基金經歷去年第四季度沖擊后,今年來走勢穩健,目前整體收益率甚至超過權益基金。其中,可轉債基金明顯領先其他債基,中長債、短債等純債基金亦表現較好。
股市風格輪動下,基民表示“很受傷”
今年以來,市場板塊輪動此起彼伏。1月份,先是新能源板塊出現反彈,單月有色金屬行業漲幅達到14.67%,電力設備和汽車行業緊隨其后,漲幅也超過10%。到2月,新能源板塊觸頂回落,波動回調至今。
2月至4月,ChatGPT引發市場狂歡,通信、半導體、計算機、傳媒等TMT領域引領市場,成為年內最熱的主線。2月份漲幅第一的行業是通信,單月漲幅達到8.59%。
3月份漲幅領先的行業分別是傳媒和計算機,單月漲幅達到22.67%、14.74%。4月份,傳媒行業繼續領漲,計算機和半導體開始回調。中證計算機主題指數在4月4日漲至年內最高點,至今回調18.57%;中證半導體指數在4月20日漲至年內最高點,至今回調15.14%。
5月上旬,TMT領域進入全面回調階段,中證傳媒指數也在5月4日漲至最高點,至今回調14.17%。盡管如此,TMT領域仍是年內最大贏家,在申萬一級行業指數排名中,前三位分別是傳媒、通信和計算機。
“中特估”概念是市場另一投資主線。今年以來,“中字頭”央企和地方國企迎來估值修復行情,整體股價漲幅跑贏大盤。中證國有企業紅利指數在5月8日漲至年內高點,漲幅達到17.92%;近期,該指數亦出現一定程度回調,年內漲幅降至12.94%。
在本輪TMT行情中,相關基金產品也成為公募市場最大贏家。經《每日財報》統計,截至5月17日,年內漲幅超過20%的基金共有112只,其中主投TMT領域的產品共有89只,占比為79.46%,其中華夏中證動漫游戲ETF聯接基金漲幅達到71.30%。
值得注意的是,89只主投TMT領域的基金有47只是被動指數基金,少有主動權益基金能踩中市場熱點。此外,上述89只基金整體規模較小,平均規模僅為6.39億元,也就意味著賺錢的基民屬于少數。
從基金資產配置來看,截至2022年末,全市場基金持有股票市值前三的行業分別是電力設備、醫藥生物、食品飲料,占股票配置比例的13.10%、10.60%、10.18%,今年收益率均為負數;其次才是電子、計算機行業,占股票配置比例8.26%、4.60%。
債券基金“穩穩的幸福”:收益率超越權益基金
相對于權益基金大面積虧損,債券基金在弱市中抵抗風險的屬性凸顯出來。經歷去年11月份債市沖擊后,今年以來債券基金整體走勢穩健,收益率已超越權益基金。據同花順iFinD數據,截至5月17日,債券基金年內平均收益率為1.63%,超越股票基金的1.61%,更超越混合基金的-1.34%。
《每日財報》注意到,全市場共有910只債券基金年內收益率超過2%,其中可轉債基金最為搶眼,中長債、短債等純債基金也表現較好。今年以來,中證可轉債基金指數收益率為2.72%,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指數和短期純債型基金指數收益率分別為1.69%、1.54%。
在可轉債基金中,工銀可轉債債券表現最佳,今年來收益率達到20.59%。盡管是二級混合債券基金,該產品股票持倉比例較高,今年一季末股票占基金凈值比例為50.60%,前十大重倉股持倉比例39.66%。今年來,該產品股票主要投資電力公用事業。
從基金發行市場來看,今年來基金發行遇冷,共有447只產品成立,明顯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僅有2月份平均發行份額高于10億份。從發行構成來看,債券基金依然是主流,發行份額明顯超越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
目前,今年共成立110只債券基金,數量上少于混合基金的163只,高于股票基金的99只,但份額占比明顯高于后兩者。110只債券基金總發行份額達到2135.25億份,占總發行份額比例57.33%。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1月債市遭遇沖擊,債券基金凈值大幅回調,反而吸引不少投資者“抄底”。去年11月和12月,債券基金發行份額分別達到1074.64億份、1070.35億份,分別占當期基金總發行份額比例71.32%、65.08%。
今年股市風格變化較大,TMT板塊和“中特估”成為市場兩大主線,但少有基金能踩中市場熱點。盡管大盤指數上漲,但基金卻未能賺錢,基民吐槽“買在3000點,虧在3300點”。反觀債券基金,經歷去年第四季度波動后,今年業績表現穩健,收益率暫時領先權益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