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陽 王怡雯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追求。在持續推進健康中國戰略的當下,生命健康產業站上了時代風口。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一場以圍繞醫療器械、生物醫藥為核心的生物醫藥掘進之路,正火熱展開。從產業主體培育引進,到創新要素聚集、到對外合作鏈接,西部(重慶)科學城正全力打造一個專業化、高端化、制造與服務為一體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全面建成后,科學城生物醫藥產業產值規模預計將超過1000億元。
紛至沓來,知名企業聚集
巴福鎮,這里是西部(重慶)科學城生物醫藥產業聚集地之一,中國平安-重慶大健康產業園正是落戶于此。
“D地塊在去年8月封頂,預計今年暑期交付?!睋袊桨?重慶大健康產業園項目相關負責人近日向界面重慶介紹,作為中國三大綜合金融集團之一,平安集團不斷創新企業運營機制,率先提出了“探索金融+生態,將大醫療健康比肩大金融資產”的未來十年戰略規劃。

據介紹,中國平安在重慶的項目旨在打造全方位服務的大健康生物醫藥產業園,園區計劃建設完成研發基地和生產基地兩大核心,包括獨棟總部產業集群和企業定制產業集群,同時配套完善產業服務平臺和生活平臺,將形成生物制藥、醫療器械及其上下游產業等完整的生物醫藥產業鏈。
“西部(重慶)科學城的大健康產業,擁有廣闊的成長性和發展性空間,這剛好與我們想做的產業主題相吻合,是當之無愧的不二選擇?!痹撠撠熑苏f,區別于大多數遠郊或者區縣產業園,中國平安重慶高新大健康產業園作為重慶市政府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布局在重慶高新區核心地段,能夠充分發揮平安金融生態和產業優勢,加速科學城生命健康產業快速發展。
不僅是平安集團,目前,各路企業紛紛搶抓機遇密集布局科學城。創立于1995年的重慶賽諾生物藥業,2014年入駐高新區國家生物產業園,專注于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擁有國家醫保目錄產品6項,國家級知名產品2項,國家級高新技術產品4項,2022年實現產值約4.4億元。
此外,成立于2018年的重慶邁德凱醫藥有限公司,位于重慶市高新區核心區重慶高新區國家生物科技園,積極響應國家“進口替代”、“新藥創制”、“原料藥綠色發展”戰略,依托現有的“光化學合成技術”、“微通道反應技術”、“分子印跡技術”等核心新技術,以特色API/高級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為基礎,重點發展高端藥用輔料和X-偶聯藥物分子庫。
知名企業的入駐,讓西部(重慶)科學城的生物醫藥產業氛圍一路高漲。據統計,自2020年以來,西部(重慶)科學城累計簽約生物醫藥產業項目70個。其中,百億級項目4個、十億級項目15個,擁有世界及中國500強企業37家、上市企業32家。
科學規劃,產業格局清晰
在西部(重慶)科學城的產業版圖中,生命健康產業是四大主導產業之一,根據規劃,科學城正推動中國平安重慶高新區大健康科技園、石板組團配套設施、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植恩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研發平臺、思拓凡西部科學城生物藥高端制造基地、國家電投醫用同位素研發及生產基地、德美醫療骨科前沿研究院及骨科器械產業集群、精準生物細胞技術研發中心和細胞制備中心等項目建設。

西部(重慶)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西部(重慶)科學城的生物醫藥產業,已基本形成“北研發、中轉化、南制造”的發展格局。
在北部研發策源地,以重慶大學城為核心,重點建設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聚區,主要承擔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等功能。依托高校內存量空間及周邊地區建設“金角銀邊”,打造布局科學、特色鮮明、整體協同的環大學創新生態圈。
在中部轉化引領區,重點建設西永組團、科學谷及科學T臺研發組團、科學公園組團、金鳳組團,集聚多元創新主體,創造前沿科技產品,助推基礎研究成果向技術創新轉化。
在南部制造示范帶,以石板—巴福產業帶為核心,主要承接前端研發創新和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打造產業集中承載區。其中,石板大健康產業園聚焦以精準檢測為核心的體外診斷產業制造、以植介入為核心的微創產業制造和以合同研發生產組織為核心的標準化設施,打造國內一流體外診斷集群和植介入專業集群。

中國平安重慶高新區大健康科技園聚焦承接新藥、疫苗、中藥制劑、高值耗材和高端影像設備等創新成果產業化項目,打造國內一流的生命健康智能制造集群。
西部(重慶)科學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以一些重點項目為推手,以物流公司為載體,積極培育引入產業鏈相關企業,將快速實現產業集聚,資源集約,越來越多的優質企業即將入駐,正逐步實現生物醫藥產業在科產城融合發展的戰略定位。
政策引領,助力產業騰飛
清晰的產業規劃,讓西部(重慶)科學城有望在未來5-10年,展開一張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千億藍圖。

為推動這一產業進一步發展,重慶高新區管委會出臺《關于促進西部(重慶)科學城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辦法(試行)》,從支持創新研發、支持產業化和產品推廣、加強創新平臺建設、培育健康服務業態這四個維度,對生命健康全產業生態鏈進行大力支持。
其中,直接涉及企業資金扶持的核心條款12條,包含支持創新研發(3條)、支持產業化和產品推廣(4條)、加強創新服務平臺建設(2條)、培育健康服務業態(3條)。
一條條明文規定,無疑是相關企業的定心丸,成為西部(重慶)科學城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有力保障。
在重慶市級層面,生命健康產業藍圖也已畫就。在2022年初,重慶市政府發布了《重慶市大健康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到2025年,重慶市將基本形成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的大健康產業體系,產業增加值力爭突破2300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達到7%左右,基本建成全國大健康產業融合發展先行區。
在這場生命健康產業的發展航程中,西部(重慶)科學城能否成為踐行宏偉目標的“排頭兵”?
重慶前沿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李勇向界面重慶表示,作為生命健康產業的核心,生物醫藥產業是朝陽產業,是人們關注的新興產業,重慶具備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優勢和良好基礎。在重慶,打造先鋒典范要兩手抓,一手重點落實招商引資,引進頭部企業;另一手聯合本地高校,著重打造本土品牌。
李勇表示,生物醫藥產業規模較大,業態種類多樣,市場競爭激烈。他建議,在西部(重慶)科學應瞄準新技術前沿,率先培育和壯大生物技術藥和數字醫療器械產業產業。
同時,要加強細胞生物制品研發,加大生物制品和新型疫苗領域引進培育力度,積極開展動物用疫苗產品研發;還要加快高端新型器械產業化步伐,注重新興領域引進培育力度。這樣才能助力產業騰飛,盡早實現科學城生物醫藥產業的千億目標。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