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經歷2022年巨虧后,“紅棗第一股”好想你(002582.SZ)近日推出新一期股權激勵計劃,以期挽回日益低迷的業績。
再次向“百億市值、百億收入、百年品牌”的三百戰略沖刺。
然而,其設置考核目標卻似乎有些過于現實,業績2023年扭虧,2024年3000萬,營收相比2022年只需增長15%和30%。
以2022年14億元營收計,2023年和2024年,公司只需16.1億元和18.2億元收入。
此次“不思進取”的股權激勵也引來了監管層的發問,問題中直指是否涉嫌利益輸送。
5月24日,好想你披露2023年新一批股權激勵計劃,擬向包括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公司(含控股子公司)中層管理人員和核心骨干人員等177人授予限制性股票總計不超過1002.83萬份,約占股本總額的2.26%。
其中,董事、副總經理張敬偉、財務負責人王帥、董秘豆妍妍分別獲配16萬股。
爭議來自本次激勵計劃的考評機制,考核年度為2023年-2024年兩個會計年度,公司層面 2023年業績考核目標為:2023年凈利潤為正數或2023年營業收入扣除后金額較2022年增長15%。公司層面2024年業績考核目標為:2024年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3000萬元或2024年營業收入扣除后金額較2022年增長30%。
對此,深交所表示,凈利潤考核目標遠低于公司2020年、2021年凈利潤的原因及合理性,該設置是否符合《上市公司股權激勵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的有關規定,能否發揮激勵作用,是否涉嫌利益輸送及損害中小股東合法權益。
此外,本次激勵對象包括1名董事兼高級管理人員、2名高級管理人員。
深交所要求公司結合激勵對象的任職情況、崗位職責、具體貢獻等,說明參與對象選取的方法及合理性、擬授予限制性股票數量及比例的確定依據及合理性,能否促進公司競爭力的提升。
資料顯示,作為紅棗產業第一股,好想你2011年即已登陸深交所,上市以后的第二年起,2012年至2016年,好想你扣非凈利潤連續下滑5年,其中2015和2016年,公司扣非凈利潤連續虧損。
2016年,好想你斥資9.6億元收購百草味母公司杭州郝姆斯食品100%股權。隨后的幾年里,百草味的收入成為上市公司業績主要來源,營收占比一度超過8成。2017-2019年,好想你凈利潤從1.07億元增長到1.93億元,扣非凈利潤轉正。
2020年,似是對百草味增收不增利的問題頗為不滿,好想你以49.53億元(7.05億美元)再度剝離百草味資產。
彼時,好想你表示,剝離百草味后聚焦紅棗主業。強化“高端紅棗”的品牌定位,針對多維度場景開發定制精準化產品線。上市公司將在“紅棗+”健康食品領域,加強大單品和潛力新品的打造,確保紅棗核心品類穩增長,美味零食快擴張。
同時,推出“星火計劃”快速擴張線下門店,計劃2021年、2022年累計開設1000家專賣店。
然而三年過去,好想你營收2020年-2022年分別為30.01億元、12.81億元和14.00億元,實現凈利潤21.55億,6163.41萬元和-1.90億元。扣非凈利潤更是連虧三年。截止到2022年末,公司線下門店429家,距離此前的規劃也差距甚遠。
5月19日,好想你在接受機構調研時指出,在利潤改善方面,公司今年已對產品結構進行優化調整,把紅小派和豆菲菲作為公司今年重點增量業務產品,紅小派打造為新一代健康零食,豆菲菲作為豆花品類的創新突破,開拓公司第二增長曲線,帶動公司業績實現穩健增長,持續改善經營狀況。但考慮到市場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以及在新品牌、新渠道端仍會有持續的費用投入,利潤改善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界面新聞記者指出,近年來,好想你將公司戰略方向定位在大健康領域,符合消費趨勢的需求,但整體產業方面如何規劃、布局到執行、操作,并有沒有表現出足夠的執行力。“總體上,出售百草味之后,單靠賣棗好想你不足以支撐上市公司的持續增長。”
5月25日,好想你股價再度走低,報收7.68元,跌2.04%,市值34.0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