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立高

五月的鄉村,處處花團錦簇。5月29日晚,寧波寧海縣強蛟鎮臨港駱家坑村百年老宅“善慶堂”內,不時傳出陣陣笑聲和掌聲,一場“法治進鄉村”公益直播課吸引了眾多村民與網友圍觀。

“大家記住了,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特別是身份證和銀行卡密碼,絕對不能出借和告訴別人。”來自強蛟派出所的主播陳宣霖的宣講用詞簡單而接地氣,常年在農村普法的他摸索出了有效經驗,“哪些不能做,哪些可以做,村民需要的是一個確定答案,講得太復雜反而不容易懂。”
“在場的小朋友們,如果你遇到校園或校外欺凌,一定要第一時間告訴老師和家長,并及時報警求助,要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來自寧海檢察院和法院的主播劉聰、葉宇萱則結合自身法律知識積累和工作經驗,為少年兒童送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教育課,著重講解《民法典》中涉未成年人保護的法律知識及相關內容。

今年5月是第三個“民法典宣傳月”,當晚的直播還結合當地“藝術村”打造,讓網友們“云體驗”了駱家坑村四季花海、泡泡屋、共富工坊等藝術空間,同時穿插了民法典相關知識互動有獎競答,群眾和孩子們積極搶答,現場氣氛熱烈。
“這次直播讓萬千網友看到了駱家坑的幸福模樣,我們不僅村美環境美,村風民風更加美。”強蛟司法所所長、駱家坑聯村干部張強告訴記者,駱家坑曾是個環境臟亂的“養豬村”,近年來逐步發展為3A級旅游景區,當地旅游名村。2022年,該村被評為浙江省民主法治村,成了“內外兼修”的美麗村莊。

據了解,當晚強蛟鎮聯合寧海公檢法司四部門開展的宣傳活動采取“線下+線上”的形式進行,直播平臺點贊達78.3萬次,評論1.4萬條,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和影響力。寧海檢察院干部、直播主持人朱能巧高興地表示,持續一個小時的直播活動收獲滿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已在寧海鄉村蔚然成風,深入人心。
“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村民是主體。普法工作增強了村民群眾的守法意識,為村莊治理打下了好基礎,有力推進鄉村旅游發展、產業興旺。”駱家坑村村干部駱春茂說,清朗和美的村風環境使村莊發展蒸蒸日上,村里矛盾糾紛少了,村民齊心合力謀發展,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來源: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