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鄒文榕
5月30日,國金證券(600109.SH)發布最新董事會決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向國金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增加注冊資本金暨其申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的議案》。
國金證券表示,為了把握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機遇,夯實國金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國金資管)的資本實力,提升其資產管理行業內的競爭力,董事會同意公司以自有資金向國金資管進行增資,增資總金額為8億元人民幣。
國金證券還提到,將同意國金資管在滿足業務資格條件的前提下,向中國證監會申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并制定相關業務制度、流程以及辦理其他業務資格申請所需的相關事宜。
資料顯示,國金資管從預設立到正式成立歷時僅一年零3個月,相比一般券商資管子公司的成立速度快。
2021年4月,國金證券公告稱擬設立資管子公司,隨后于2022年7月便獲證監會批復準予成立國金資管,2022年9月,國金資管正式成立,并于2023年4月10日向中國證監會領取了《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業務范圍為證券資產管理,公司注冊資本3億元人民幣,注冊地為上海。
而在此次增資后完成,國金資管注冊資本也將提升至11億元。
資產管理業務方面,國金證券2022年報披露,報告期內,國金資管新發行集合計劃共計49只,單一計劃共計28只,專項計劃共計21只。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國金資管私募資產管理月均規模2000.06億元,位列行業第10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5月20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同一主體或者受同一主體控制的不同主體參股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2家,其中控制基金管理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1家。”
這也意味著,包括券商等在內的大型金融機構均可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
而就在國金資管正式成立的一個月以后,國金證券對國金基金2%股權收購也正式完成公司管理變更登記。收購完成后,國金證券持有國金基金股份比例從49%提升至51%,國金基金定位也從國金證券的“重要聯營公司”晉升為“控股子公司”。
如若國金資管順利申請公募基金管理資格,國金證券也將手握兩張公募牌照。據wind數據,截至5月30日,國金基金非貨基管理規模271.88億元,在154家有數據統計的公募持牌機構中排名第88。
截至目前,已有26家券商資管子獲批設立,其中8家已獲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包括6家券商主體在內,合計14家券商機構持有公募牌照。
華寶證券研究創新部戰略研究負責人衛以諾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一參一控一牌”新規落地,促使券商資管公募牌照申請提速,在壓降通道規模、集合產品改造、行業競爭加劇、主動管理價值凸顯背景下,布局及進軍公募市場或成破局關鍵。
據華寶證券研報此前統計,除北京高華證券、國新證券(原華融證券)、東興證券(資管公募業務已轉移至東興基金)暫無公募資管數據披露,其余11家券商機構均在公募業務有所布局。
截至2022年末,券商旗下公募基金數量達360只,合計規模6896.97億元,同比增長1.55%,其中非貨規模5347.34億元,同比下降7.22%,國君資管、中泰資管、浙商資管2022年公募產品規模增幅50%以上。
而相比于保險資管和銀行理財子,券商資管發力公募業務具備哪些優勢?衛以諾認為,券商資管持續深耕研究業務,在宏觀策略、資產配置、行業研究等領域有所建樹。并且,券商資管權益投資能力更強,不僅能夠與理財子、保險資管偏好債券類投資形成產品布局差異化,在資管主動管理轉型中也更具靈活性。此外,券商資管人才配置完善,高端人才儲備充足,激勵機制相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