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孫梅欣
5月最后一天,南京再度放寬落戶條件,同時也降低了外地戶籍人群在南京購房門檻。
南京市公安局網站近期發布的《南京市人才落戶實施辦法(修訂稿)》公開征求意見顯示,正在繳納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且35周歲以下大專學歷畢業生即可落戶。
另外,滿足研究生及以上學歷、45周歲以下本科學歷畢業生;正在繳納本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且已連續繳納6個月以上的40周歲以下大專學歷畢業生;或具有中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資格人員;具有三級及以上國家職業資格(技能類)人員,也可在南京落戶。
這意味著南京再度放寬外地戶籍的落戶條件。由于南京戶籍居民名下無自住房即可購房,因此落戶門檻的降低,意味著外地人在南京購房難度進一步降低。
南京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輝認為,落戶門檻降低意味著南京人口導入進一步發力,對房地產和城市經濟發展的人口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但他也表示,落戶難度降低能夠在一定程度利好南京樓市,但很可能對沖不了整體下行的趨勢。
根據5月份的各項成交數據來看,南京樓市依然面臨壓力。
南京網上房地產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18:00,全市5月商品房成交量4790套,相比4月份5350套環比下降10.47%;與上一年5月5618套的成交量,同比下降14.74%。
二手房方面,我愛我家南京研究院的成交走勢判斷,5月南京二手房單周成交量在2300套左右,預計全市二手房當月成交量在9200套左右。
按照這一數據,5月南京二手房成交量相較于4月1.13萬套,環比降幅約在18.7%,和今年3月單月1.3萬套相比,呈現出近4000套的差距。但相較去年同期,則有超過50%的漲幅。
不難看出,不論新房還是二手房,在經歷了今年3月份的一輪交易量沖高之后,在4、5月份都呈現出回落趨勢。
去化下降后,意味著庫存量再度回升。南京網上房地產數據顯示,目前南京商品房庫存量已接近7.35萬套,較月初數據有所上升。加上貝殼在售二手房數量已經達到17.47萬套,南京市場可售房源數量已超過24.75萬套。
市場趨冷,5月份南京也再度強調并陸續出臺相關購房寬松政策,以起到對市場的拉動作用。
就在5月結束的南京今年首場土拍后不久,多家媒體爆出,江心洲、南部新城、紅山新城、幕府創新區等產業聚集區的購房政策再度放寬,只要是南京戶口,不論名下幾套房,都可在上述區域新增一套購房名額。
同時,在公積金層面也進行了調整。南京公積金管理中心公告稱,從6月1日起,對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積金租房、購房支持力度加大,多子女家庭首次使用公積金購買首套房最高貸款額度可以放寬至60萬元/人、120萬元/戶,比普通家庭貸款上限上浮20%;對無房多子女家庭月提取公積金支付房租限額也提高20%。
另外,對于租房職工提取公積金支付房租限額也有所提升,并且提取方式調整為按季度支付。
不過界面新聞觀察到,在產業集聚區新增一套購房名額的政策,實際在去年12月就已經落地執行。有業內人士分析,再度強調政策有助于擴大獲知面,用來提升對房產市場關注度。
多項政策舉措同時實行,的確讓部分購房人更樂于出手,一些熱點板塊也再度出現低中簽率低搖號盤。
例如位于河西板塊的南中寧府,54套房源收到371組報名,中簽率僅為14.6%;鼓樓濱江的金基皓樾綜合中簽率僅為12.9%,最低的南部新城云尚紫薇項目,綜合中簽率低至8%。
不過,上述搖號盤均為單套總價在500萬元以上的大面積、改善型項目,南京購房市場也出現“越貴越好賣”的趨勢表現。
張輝認為,近期市場的確呈現出“冷熱不均”的表現,出現部分點狀熱度的項目,但對整體市場沒有起到傳導作用,幾個熱門項目未能把熱度傳導給市場,也是區別于過往的表現。
他認為,隨著5月份市場數據的下滑,需要在更高層面出臺房地產支持政策:“市場現在承受很大壓力,需要政策層面有更多的寬松和支持。在政策不變化的情況下,市場也很難有根本性好轉。”
“成交數據下滑,主要還是由于市場信心在短期內難以恢復導致。”南京工業大學天誠不動產研究所執行所長吳翔華表述,這一輪市場表現不像過去調控結束后會立刻迎來反彈,年內下行趨勢扭轉難度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