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MetaPost
昨天之前,用網友的話說“除了蘋果,全世界都知道蘋果的MR要來了”。當蘋果官方昨天發布預告,讓大家熬夜“圍觀新宇宙”時,大家都笑而不語,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
圖 | 蘋果官方公眾號
傲嬌的蘋果就是打死不用“元宇宙”一詞,因為庫克不讓提,據說原因是扎克伯格的Meta名字起得太“成功”,很多人默認Meta就是元宇宙的縮寫,所以蘋果絕不用元宇宙一詞。
01 出道即巔峰
6月6日凌晨,庫克終于帶來了時隔數年的“One More Thing”,他表示:Mac將我們帶入個人計算時代,iPhone將我們帶入移動計算時代,Apple Vision Pro將我們帶入空間計算時代。對于Apple Vision Pro的發布,他期待已久,Apple Vision Pro將是一個偉大歷程的起點。
萬眾矚目的Apple Vision Pro配備兩塊Micro OLED屏幕,單眼分辨率超過4K;算力方面采用了雙處理器,一顆M2芯片,加上一顆為消除虛擬設備延遲而研發的全新R1芯片,負責處理由12個攝像頭、5個傳感器(包括1個激光雷達傳感器)和6個麥克風所采集的外界環境信息;Apple Vision Pro還大膽拋棄了手柄,以語音、眼球追蹤和手勢操作作為交互方式。
無論硬件,還是全新的交互模式EyeSight、VisionOS系統,以及前期的應用生態布局,都讓Apple Vision Pro成為目前市面上的“王炸”。庫克宣布其售價為3499美元,約合25000元人民幣,這一價格甚至超過了大多數分析師的預期,幾乎是Meta Quest 2頭顯的12倍,而Quest 2是目前全球銷量最好的VR頭顯。當然,VR和MR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于是馬上就有網友開始整活兒了,奪筍啊。
圖 | 推特
有網友吐槽“只要我活得夠久,這東西就一定會降價。”、“所以低價版的Apple Vision SE啥時候發布?”也有網友看了配置后表示“M2+R1芯片,如果能代替Mac和iPhone,這價格好像也沒那么離譜。”
但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Apple Vision Pro或許根本就不是賣給我這樣的普通消費者。成為下一代智能便攜終端,也就是iPhone的繼任者,才是它的使命。
就像我們在此前報道中提到的,在“性能過?!钡氖謾C行業,屏幕大小已經限制了手機性能的發揮和體驗的升級。用折疊來拓展手機屏幕無疑治標不治本,更新迭代的天花板已經肉眼可見。在這樣的背景下,還未成形的XR產業,算是目前最有可能走通的一條路。所以蘋果,必須下場了。
02 pre-iPhone時刻
2007年1月9日,喬布斯說:“今天,蘋果將重新發明手機?!睆拇?,iPhone不僅顛覆了手機行業和科技界,也徹底改變了世界。此后,但凡科技圈兒出現了什么顛覆性技術,人們都稱之為“iPhone時刻”。比如英偉達的黃仁勛此前稱“AI的‘iPhone時刻’已經到來”。
那么,今天的Apple Vision Pro,是MR的“iPhone時刻”嗎?小編認為不是,或許說“pre-iPhone時刻”更準確些。它的確把現有的頭顯硬件水平拉高了一個檔次,還可以把蘋果整個生態串聯起來,這對于果粉來說吸引力很大。此外,蘋果還儲備了戒指的體感專利,未來也會納入從而進一步精細化MR頭顯的操作和體驗。但從宣傳片來看,Apple Vision Pro的主要應用場景還是在室內,而不是室外,加之較高的售價和不是特別高的續航能力,所以適用的還是小眾用戶,而非大眾。
IEEE最高董事會董事兼IEEE標準協會主席袁昱博士在接受MetaPost采訪時表示,蘋果這次的MR產品顯然還沒有完全準備好:“正如我所預測的,Apple Vision Pro有很好的產品設計,整合了許多花哨的功能,但并沒有任何技術上的革新或顛覆。并且它回避了微軟、Magic Leap和其他AR/MR友商們一直試圖解決的挑戰——虛擬對象和現實世界之間的無縫集成?!?/p>
袁昱博士也不認為這是“iPhone時刻”,“而更像是Tesla的Roadster時刻(特斯拉研發的一款雙門敞篷電動跑車),這個類比更為貼切?!彼赋鯝pple Vision Pro顯然是蘋果的過渡性產品,它至少在兩方面需要改善:首先,Video See-Through目前的最高水平離在日常生活中長時間佩戴還有非常大的距離。其次,宣傳片中只體現了把2D應用搬到3D環境中,避開了更為困難也更有想象空間的3D虛實融合,但后者其實才更有資格被稱為MR——也是友商們奮斗多年的方向。
作為2016年便進入VR行業的從業者,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元宇宙與計算創意中心研究員Leon Yang則對MetaPost表示:首先,產品命名為Apple Vision Pro,“Vision”一詞既有“視覺”的意思,也有“愿景”的含義,比此前傳聞中的“Reality Pro”更準確地反映了新一代技術的本質,即視覺和體驗技術,并寓意著對未來的期待和洞察力。此外,發布后蘋果的股價下跌,這是一個有趣的信號,或許是因為產品沒有達到專業分析師的預期,可它仍然滿足了我的期望。實現跨周期或整體技術階段的引領并不現實,但蘋果初代版本的發布,作為現金大牛對整個產業鏈的“哺育”,以及吸引和牽引更多社會資本和人才資本的投入,將有機會推動行業更快進入迭代期。
03 距離下一個iPhone還差幾步?
那么,Apple Vision Pro距離成為下一個iPhone還差幾步?
小編認為,元宇宙真正的爆發點是室外場景,只有解決了足夠輕便、可以長時間佩戴等問題,才能適用于室外。很遺憾第一代Apple Vision Pro并不是。樂觀來看,蘋果第一代產品是解決室內場景問題;第二代產品是生產低價版,解決普及問題;第三代產品才有可能把場景轉戰室外。如果按照兩年一迭代的話,預計到2028年,大眾才能買到第三代產品,那個時候,真正意義的大眾元宇宙時代才會開始。
而在這之前,Apple Vision Pro還需要解決以下問題:
一、完善視覺體驗:Apple Vision Pro在提供沉浸式視覺體驗方面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但要與iPhone相媲美,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視覺體驗的優化涉及到分辨率、色彩還原度、對比度以及顯示穩定性等方面的提升。蘋果需要確保用戶在使用Apple Vision Pro時能夠享受到高品質的圖像和視覺效果。這需要不斷改進硬件技術,并在未來幾代產品中推出更出色的顯示技術。
二、改善舒適性與佩戴體驗:舒適性是大眾消費產品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盡管Apple Vision Pro已經考慮到了一些佩戴舒適性問題,但仍然有改進的空間。蘋果還需要減輕產品的重量,優化佩戴方式,并提供個性化調整選項,以確保用戶長時間佩戴的舒適感。此外,減少眩暈感和眼疲勞問題也是需要重點關注的方面,這需要更先進的傳感器和眼動追蹤技術的支持。
三、打造豐富的應用生態系統:iPhone之所以能成為成功的消費產品,離不開其豐富多樣的應用生態系統。目前,Apple Vision Pro的應用生態系統相對還不夠成熟。蘋果需要積極吸引更多開發者參與其應用的開發,并提供強大的開發工具和資源支持。通過與開發者合作,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創新、實用的MR應用和體驗,從而提高產品的使用價值和用戶粘性。預計蘋果將在未來一至兩年內逐步完善生態系統,并在2024年左右實現全面豐富的應用支持。
四、價格策略與市場普及:Apple Vision Pro的價格對于其市場普及至關重要。很顯然,初代Apple Vision Pro定位于高端市場,價格偏高,限制了大多數消費者的購買能力。蘋果需要考慮降低成本,并通過供應鏈的優化來降低產品價格。此外,還可以考慮推出不同配置和定價的產品線,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并擴大Apple Vision Pro的市場占有率。價格策略的成功執行將有助于將Apple Vision Pro推向更廣泛的消費者市場。
五、解決隱私與安全問題:混合現實技術涉及用戶隱私和數據安全等敏感問題。蘋果一直以來都強調用戶隱私的重要性,并在硬件和軟件設計中加強了安全性措施。然而,Apple Vision Pro作為一個擁有12個攝像頭、5個傳感器和6個麥克風的頭顯設備,可能面臨更多的隱私和安全挑戰。蘋果需要加強用戶數據的保護,確保用戶的個人信息不受侵犯,并建立透明的數據收集和使用規范,以贏得用戶的信任。
此外,蘋果一直以來通過拓展應用場景和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來推動產品發展。對于Apple Vision Pro而言,預計蘋果將在未來一至三年內不斷拓展應用場景,包括教育、醫療、娛樂等領域。通過與行業領先的合作伙伴合作,不斷豐富其應用生態系統,并提供更多創新的使用方式和體驗,進一步提升Apple Vision Pro的市場競爭力。
那么,未來的Apple Vision Pro會取代iPhone嗎?就像當年iPhone取代iPod一樣。如果是真的,這可能意味著留給iPhone的時間只剩幾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