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刀財經 關之山
前段時間,“一夜醒來欠了地鐵600多萬”話題登上微博熱搜。
網友“默默無聞”在社交平臺發布帖子稱,“能進站沒出去站,服務中心搞了半天沒解決,想著也就是故障,最多扣全程費用,沒想到一夜醒來欠了地鐵600多萬。”
帖子發出后迅速引起了網友熱議,事發方廣州地鐵站不得不出面解釋,表示是由于該網友持手機NFC卡顯示異常,正在協商進行解決。
地鐵支付出現問題,地鐵方面有責任外,大家的關注點自然還有自動售檢票系統的開發和運營方。
公開資料顯示,廣州地鐵的自動售檢票系統項目等相關領域的主要合作方為上市公司佳都科技。
這次廣州地鐵“欠債”事件,也讓佳都科技產品質量和服務能力備受質疑,作為一家承包多地地鐵項目的上市公司,佳都科技又是什么來頭。
01 從電腦分銷,轉型到人工智能
從電腦分銷商到IT開發公司,再到人工智能企業,佳都科技數次轉型。
1992年,在改革大浪潮的沖擊下,才27歲的劉偉不顧父母反對,放棄了事業單位的鐵飯碗,開始下海創業。
當時,電腦分銷正大行其道,于是劉偉和6個大學同學一起湊錢,成立了佳都科技公司,主要進行IT電子產品分銷業務。
在短短幾年時間里,佳都科技就陸續拿到了蘋果、IBM、HP、微軟等國際IT巨頭的代理權,并與美國銷售商、廠商建立了國際合作。
由于發展勢頭不錯,1999年時,佳都科技順利拿到了國際投行的數百萬美元風投資金,并于2001年順利在上海證券交易所A 股主板上市,公司也逐漸步入正軌。
2004年,佳都科技營業額超過100億,發展成為亞洲電子分銷業務中數一數二的企業。
然而,雖然佳都科技已經是實力雄厚的IT分銷公司,但實際利潤并不高,營業額200多億時,也只有一兩億的利潤。同時,由于所從事的業務屬于供應鏈的底端,缺少主動定價權,企業發展陷入瓶頸,佳都科技要想繼續發展,尋求轉型迫在眉睫。
2005年,國內城市信息化建設逐漸蓬勃發展,國家也陸續出臺有關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國產化文件和規定,這讓劉偉意識到信息技術將是未來城市智慧化建設的重要趨勢,于是開始引領佳都科技向科技創新型企業轉型。
為了能轉型成功,佳都科技在科研經費上投入了大量資金,每年科研經費高達兩三千萬,期間還徹底放棄了電子分銷業務。當時企業也幾乎沒什么營收來源,算是真正的破釜沉舟。
劉偉在后來采訪時表示:“當時面臨巨大的壓力,但我們還是堅持這樣做,也必須這樣做。不成功,便成仁。”
在堅持4年后,佳都科技終于迎來了轉機。2009年,佳都科技拿到了來自廣州地鐵4號線自動售檢票系統的第一張訂單,算是正式殺入競爭激烈的軌道交通領域。
此后,佳都科技由于同時掌握智慧地鐵四大核心系統,并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智能軌道交通關鍵技術深入研究,其智能軌道交通技術產品陸續在各地地鐵使用,覆蓋城市多達30多個。
從佳都科技的發展趨勢來看,其已經從原來的IT分銷公司,成功轉型為創新型企業。
02 投資波動大,業績不穩定
雖然佳都科技業務覆蓋范圍廣,和多地地鐵都有深度合作,但最近幾年業績提升卻與“投資”緊密掛鉤。
據佳都科技公開年報顯示,2022年佳都科技營業收入為約53.36億元,同比減少14.2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2.62億元,同比下降183.4%,這也是佳都科技自2016年以來出現的首次虧損。
對于報告期內業績減少原因,佳都科技給出的解釋,一是受智能化業務交期延后影響,二是由于公司戰略投資的人工智能上市企業市值下降造成了非經常性的虧損。
沒想到,佳都科技很快就成功實現“回血”。
據佳都科技披露2023年一季度報告顯示,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0.88億元,同比增長5.00%;歸母凈利潤13.50億元,同比增長高達3542.11%。
佳都科技在公告中稱,凈利潤大幅增長并不是源自主營業務,而是公司依靠戰略投資人工智能上市企業市值上升帶來的收益。
很明顯,佳都科技利潤大幅度增長,主要歸功于投資的人工智能上市企業股價上漲。
據choice數據顯示,佳都科技分別為眾合科技、云從科技兩家上市公司的股東,其中云從科技股價期間內漲幅2倍有余,應該是佳都科技利潤暴漲的主要“功臣”。
云從科技于2015年3月成立,是一家為提供高效人機協同操作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的人工智能企業。
去年5月,云從科技成功在A股上市,成為“AI平臺第一股”。據其招股書顯示,佳都科技是云從科技的第二大股東,占股比例為6.63%。
此前,云從科技一直處于利潤虧損狀態,上市后股價也是持續走低,導致佳都科技收益降低。
但自2023年以來,隨著AI概念爆火,云從科技成功咸魚翻身,股價一路暴漲。佳都科技作為投資者,業績也跟著獲利不少。
事實上,佳都科技的主營業務業績一直不算樂觀,業績劇增都主要靠“沾光”投資。
據財報顯示,2019年至2022年,佳都科技營收分別為50.12億元、42.86億元、62.24億元、53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7.09%、-14.47%、45.19%、-14.26%;同期對應凈利潤為6.81億元、7974.70萬元、3.07億元、-2.62億元,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59.87%、-88.29%、284.51、-183.40%。
盡管2019年佳都科技的凈利潤高達6.8億元,創下歷史最高,但其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5.56億元,扣非凈利潤僅為8450.75萬元。換言之,佳都科技業績會大幅度提升,其實也與投資有道密不可分。
03 劣勢的主營業務
事實上,多年來,劉偉一直都積極活躍于股權投資領域,并以愛投資而出名。
據企查查顯示,除了云從科技外,佳都科技還投資思必馳、云趣科技、方緯科技、睿帆科技以及千視通等多個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主的企業。
隨著元宇宙概念風口崛起,佳都科技便將投資版圖迅速覆蓋。去年至今,佳都科技先后戰略投資了Unity中國、廣州元宇宙創新聯盟,在元宇宙領域積極布局。
當AIGC爆火后,佳都科技旗下子公司又開始自主研發數字孿生行業級平臺“佳都靈境OS”。
可以說,對于各種“前沿科技”的風口,佳都科技都緊鑼密鼓地追逐,生怕錯過任何一個掙錢的機會。
然而,盡管佳都科技在投資領域表現積極,但其主營業務狀況并不樂觀。
事實上,佳都科技不止與廣州地鐵合作,還在去年成功開拓了成都、南寧等新一線城市,中標成都軌道交通17號線二期、18號線三期、19號線二期綜合監控(含通信)系統項目,中標金額12.91億元。
雖然佳都科技不缺業務,但其毛利率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
據財報顯示,2022年,佳都科技毛利率12.42%,較2021年的16.67%同比下降4.25個百分點。
更嚴峻的是,佳都科技現金流缺口也非常嚴峻。截至2022年末,佳都科技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為-1.89億元,同比減少5.71億元。而2019年到2021年,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分別為0.34億元、5.9億元、3.82億元。
對于一家企業而言,現金流為負并不是一個好現象。
況且佳都科技承辦的訂單項目通常建設周期長,回款速度慢,并且在項目建設期間,還需要墊付大量資金。換言之,倘若沒有足夠現金流支撐,公司很容易出現問題。
由于佳都科技一直依靠投資盈利,主營業務業績表現并不亮眼,自然難以獲得投資市場青睞。
倘若未來再出現“偷”消費者錢包事件,勢必會影響公司口碑,導致公司業務能力受到質疑。
其實,既然佳都科技已經決心轉型為創新型企業,那么就應該好好深耕業務,而不是光顧著眼前忙于通過投資獲利,主業不穩,那樣企業也很難走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