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地產商退場,科技企業入局,跨界辦醫大洗牌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地產商退場,科技企業入局,跨界辦醫大洗牌

科技企業開始接替地產商成為社會辦醫的主力。

圖片來源:pexels-cottonbro

文|動脈網

2023年6月9日,宜華健康發布了股票終止上市暨摘牌的公告。據公開資料,自2014年宣布進軍醫療大健康產業以來,宜華健康先后參與醫院后勤、醫院投資運營、腫瘤診療合作、醫療器械以及康養等細分賽道,最終,這家房地產企業倒在了轉型醫療大健康產業的路上。

與此同時,據無錫日報報道,無錫新吳區免疫性疾病診療中心將落戶在SK無錫醫院,這家醫院由韓國SK集團投資建設并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共建管理,總投資達38億、規劃床位1500張。該診療中心將借助上海仁濟醫院在免疫學基礎研究和臨床免疫領域的學科優勢,滿足無錫及蘇南地區的免疫疾病防治需求。

近些年跨界辦醫的浪潮中,房地產企業的聲量越來越低,而科技企業逐漸展露崢嶸。投資者身份的變化,也預示著社會辦醫出現了重大變化。

投機的加速退場,平庸的垂死掙扎

房企辦醫院更多時候是將醫院看成一種金融工具,將辦醫院看作是投機行為。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產及富裕群體逐漸增多,他們針對與自身健康息息相關的醫療服務有更多更高的追求。

滿足這部分群體的需求,已成了很多企業的發展目標之一。過去20年間,扮演這個角色的,多為房企。房企在經歷了飛速發展后,紛紛開始多元化發展,而醫療大健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上百家房企涉足過醫療大健康產業,人們熟知的萬達、恒大、萬科、綠城、融創、碧桂園、龍湖等上市企業均涉及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當初高調入局醫療業務的房企如今回歸低調,多家上市企業的年報中也不再提及相關醫療健康業務,這和過去年報中動輒提及幾十次的頻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部分房企曾經參與的醫療項目,據公開資料整理

以房企熱衷的辦醫院為例,房企多采取與國內外知名醫院合作的方式,即房企出地、出錢、醫院出人、分建共管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優點是可以全程掌控,缺點也很明顯,周期太長。

然而站在房企的角度,自建醫院的邏輯更多是在拿地,對于上市的房企還有市值管理的考慮。從宣布進軍醫療產業、拿地、建設、開業到穩定運營通常需要5~7年的時間,即使最終經營不好,也是近10年后的事情了,前期跨界醫療的利好已經在市場發酵。

“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房企的著眼點和普通醫院投資者也不太一樣。”一名業內人士告訴動脈網,“在一些房企看來,只要圈到地,項目就已經到手了,等幾年后周邊發展起來項目自然升值,到時候賣出去就行。因而對于運營并不特別上心。”

房企投資醫療,依仗的是資本,可是做醫療服務,最不缺的就是資本,而是缺少能把諸多細節做好的人。

醫院的運營管理,房企通常是與醫院管理公司合作,只是產權與運營權的分離也為后續實際運營過程中埋下了隱患。特別是在產權方是跨界而來,喜歡套用原有行業的商業邏輯的情況下。

醫院本質上是一個重資產、長周期、低回報但穩定的業態,它并不隨著經濟周期變化,甚至有一定的逆周期性。對于習慣了用金融杠桿狂飆突進的房企來說,投資醫院的回報實在很低。在主業順風順水時,房企并不介意把醫療業務“供著”。但近幾年房地產行業整體下行,開發商兜里也沒了余糧,退出或是找到合作方托管成了很多房企的選擇。

伴隨著房企的淡出,科技企業接棒成為新一代醫院投資人的角色。

科技企業辦醫,業態融合是關鍵

與房企跨界醫療以“圈地”為主要目標不同,科技企業更著眼于自身原有業務如何賦能醫療,從而擴展出新的業務線。

● 京東方的智慧醫工戰略

京東方作為全球半導體顯示領域的龍頭企業,多年來在顯示技術、傳感技術、系統器件技術、物聯網及智能制造方面有著深厚的積累。與此同時,京東方看到了醫療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的趨勢,將自身在在工業領域積累的核心能力賦能在醫療行業上,走出一條醫工融合的發展路線。

以京東方構建的“1+4+N+生態鏈”業務發展架構為例,“1”為半導體顯示業務,是京東方的核心優勢也是支撐京東方多元化發展的基礎。“4”是京東方基于自身能力和資源所選定的發力方向,而智慧醫工就是4條主戰線之一。

京東方自2013年開始涉足醫療大健康產業,歷經10年耕耘,已在北京、合肥、成都、蘇州等地自建并運營多家醫院,首個智慧醫養社區也即將落地。

數字化賦能是京東方運營醫院的核心戰略。

智慧醫工事業通過科技與醫學融合創新,構建以物聯網技術為支撐的智慧分級健康管理體系,形成智慧健康管理生態系統,構建以健康管理為核心、醫工終端為工具、互聯網醫院及數字醫院為支撐的全周期健康服務閉環。

經過多年發展,京東方逐漸形成了“健康物聯網(HIoT)平臺”、“醫、教、研、產一體化平臺”“3D可視化健康管理平臺”三大能力平臺,全面賦能防、治、養全鏈條、全病程服務。

正是在數字化能力的幫助下,京東方智慧醫工業務在2022年實現營收超22億,同比增長近20%,總門診量同比增長超80%,總出院量同比增長超100%,并與成都醫學院、中科院醫工所等醫學院校/科研院所達成合作。

不僅僅是數字化建設,在前不久結束的CMEF醫博會上,京東方還拿出了多款醫療與科技深度融合的產品及解決方案,貫通醫院、社區、居家三大場景。

醫院場景中,京東方展示了重疾早篩解決方案、AI輔助醫學影像診斷系統平臺和智慧病房解決方案等產品。其中,重疾早篩解決方案針對肺癌、胃腸癌、肝癌、膀胱癌和心腦血管疾病等高發重疾,不僅可實現精準檢出而且將疾病檢出關口大大提前,有利于通過及早干預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智慧病房解決方案通過智慧病房交互系統,聯動多場景智慧物聯顯示終端和監測終端,有助于醫院在提升管理效率和護理質量的同時,提升患者滿意度。

此外,同為京東方4大主戰線之一的傳感業務,也帶來了無源數字微流控系統、玻璃微流控芯片和醫療影像背板等多款前沿醫療傳感器產品。這些產品的研發過程離不開來自一線醫院的反饋,用于解決一線臨床的痛點。如無源數字微流控系統,可將常規需要大量人工造作、試劑消耗量大的生物學實驗流程,轉移到芯片上,實現自動化全流程,時效大幅提升。

作為一家科技企業,京東方將自身技術積累與醫療服務進行深度融合,以創辦醫院為切入點,向醫療產業鏈深度拓展,走出了一條別具一格的“健康+科技”之路。

● 海爾,家電巨頭布局大健康賽道

海爾在今年年初,再次明晰了企業的發展方向——繼續聚焦實體經濟,將智慧住居和產業互聯網兩大賽道作為主攻方向。抓住數字化機遇,做深大健康產業,是其產業互聯網賽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健康領域孵化的生態品牌——盈康一生,聚焦生命科學、醫療器械、醫療服務三大板塊。

在社會辦醫高質量發展方面,盈康一生注重探索三個方面:服務的高質量、經營的高質量、發展的高質量,推動從生活質量到生命質量的提升。

盈康一生旗下上市公司盈康生命則將醫院作為其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目前,盈康生命經營及管理了5家醫院,包括四川友誼醫院、蘇州廣慈腫瘤醫院、重慶華健友方醫院、上海永慈康復醫院、山西盈康一生總醫院。截至2022年,醫院床位規模3258張,總診療人次156萬,同比增長155%,門診量合計148.6萬人次。

對于醫院經營,盈康生命采用了醫院+生態+平臺的模式。通過做大做強區域醫療中心,為患者提供院中診斷、治療的優質醫療服務,同時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至社區,搭建起有效的醫療資源共享網絡。

同時,盈康一生通過數字化和科技創新技術等方式,逐步構建高效便捷的數字化醫療服務生態平臺,目前著力于打造完善H2H(HospitaltoHome,即從醫院到家庭)家康體系,推動院內優質醫療延續至家庭,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為用戶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疾病解決方案與病程管理服務。

除了數字化賦能外,盈康一生還圍繞腫瘤全病程、全周期綜合治療為特色的醫療服務打造大專科,并針對腫瘤預、診、治、康等關鍵場景展開醫療器械產品的研發創新。

盈康一生醫療科技研究院建立有醫療器械設備研發團隊和醫療器械耗材研發團隊。此外,子公司圣諾醫療在設備開發方面建立有三個工程實驗室,用于輸注產品,高壓注射器產品及乳腺X射線設備的研發和測試驗證,一個乳腺X射線產品工程中心實驗室。主要產品均為自主研發產品。

盈康一生醫療器械主要覆蓋放射治療、生命支持、影像增強和慢病治療四大應用場景。其中部分產品已應用在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全國600多家三甲醫院和全國20多個省市3000多家各級醫院中,并出口至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盈康一生已經孵化出了盈康生命、海爾生物醫療、海爾國際細胞庫等。圍繞需求,盈康一生還將繼續依托科技創新、產業協同與線上線下融合的服務能力,在生命科學、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領域進一步深入布局。

● 奧克斯持續20年的堅守

奧克斯集團旗下三星醫療電氣,是中國領先的智能配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2002年,三星開始涉足醫療產業,旗下首家醫院——寧波明州醫院(浙江大學明州醫院)破土動工。

之所以如此跨界,源于奧克斯創始人鄭堅江帶父母看病過程中浪費了太多時間,這對于用3年時間讓當時還叫三星儀表廠業績成長500倍,一舉做到了行業龍頭位置的鄭堅江來說有些接受不了。于是,鄭堅江放下手上的工作,專門去國外考察先進的醫療制度和醫院運營模式,并學習引入。

寧波明州醫院自2006年運營至今已17年,并于2023年3月正式成為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17年的探索,明州醫院確立了“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打造人性化醫院”的辦院宗旨,在運營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積累,可為后續醫療產業拓展提供管理經驗。

三星以康復醫療為重點發展方向,探索ICU、康復、高壓氧深度融合之路,充分利用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率先開展氧艙內呼吸機支持技術與帶呼吸機康復訓練,致力于創新康復醫療模式,與綜合醫院有效協同,走差異化、連鎖化、品牌化發展的道路。

作為智能制造企業孵化的醫療業務,三星旗下醫院秉持了母公司規范化、流程化、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圍繞著“服務型醫院”的戰略目標,明州醫院將看病少排隊、檢查少跑腿、住院更省心、付費更便捷、配藥更方便等患者服務落在實處的同時,也使得醫院整體運營效率得以提升。

這幾年,三星醫療不斷并購康復醫院,所購醫院在并表進入上市公司后的短時間內基本都實現了營收正增長,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運營能力。

就在5月份,三星醫療收購了湖州浙北明州醫院有限公司、泉州明州康復醫院有限公司、余姚明州康復醫院有限公司、衢州明州醫院有限公司、嘉興明州護理院有限公司5家醫院100%股權,總交易金額達5.86億人民幣。

支撐三星醫療對其康復醫療業務異地多點復制的,正是其基于數字化技術的精細管理模式以及充分的人才儲備。

和京東方及海爾這樣科技路線鮮明的企業不同,奧斯卡辦醫更多是在管理上下功夫。康復醫院的本質就是床位+康復服務,利潤空間遠不如手術這類治療服務,如果管理跟不上,醫院快速復制擴張就無從談起。

鄭堅江曾公開表示:“管理是最好的高科技,而IT是管理的靈魂和抓手,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和核心。流程IT做不好、企業做不強、人才留不住。”事事皆流程、人人造流程,每個人都要找到流程中自己的位置成了員工的行為準則。

三星醫療秉承了奧克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本質就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理念。用數據服務經營、打造覆蓋全流程全環節無死角的管理系統,實現了精細化決策管理。讓三星醫療在康復醫院擴張路上快速疾馳。

跨界辦醫,尊重醫療本質是關鍵

快錢很難砸出一家好醫院。

過往房企想要辦醫院時,宛如暴風驟雨般高調,可真正到項目落地時,往往又巧若無聲。醫療是一個長期投入、回報周期漫長的行業,而房地產開發講究的是“唯快不破”,高周轉高杠桿高回報。對于投資辦醫,按房地產的商業邏輯,投1億希望有10倍的回報,但實際情況是一家醫院運營3~5年后才能實現現金流持平,盈利的時間點則更為靠后。

為了轉型而轉型成為眾多房企跨界辦醫的真實寫照,隨著房地產行業周期下行,房企的錢袋子不那么飽滿后,退出就成了常態。

醫院的核心是醫療服務,而醫療服務的本質既不是錢也不是地,而是經營和發展,歸根到底也就是人,包括醫生和管理者。對于醫生,房企有意愿去找合作伙伴;對于管理者,房企卻鮮見在這方面下功夫。反而是在長期運營的過程中,房企因為不熟悉行業和管理團隊產生矛盾,進而讓醫院的運營效率降低。

地產行業本身能為醫療實體賦能的地方并不多,客觀上為彼此的融合增加了難度。

反觀科技企業跨界辦醫,自身能力則更容易和醫療產業相結合。

科技企業由于自身特性對專業性強的賽道有著天然的敬畏心,并且在發展過程中多少都經歷過不同業務線的建立開展,對于新業務的融合更加有經驗。同時,將自身以往積累融入醫療產業的遠期目標,使得科技企業在經營醫院時不那么短視,反而會將科技企業自身最為優異的組織管理經驗賦能在醫院運營過程中,與醫院降本增效的運營目標不謀而合,這樣才有可能把醫院做大做強。

此外,在將自身核心能力與醫療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后,科技企業又反過來更加理解醫療行業,并在院內院外等多個場景開發出新的解決方案,并著眼于更多的并購拓展。這時,科技企業將不再是“跨界者”,反而更像是專注醫療產業的“圈內資本”。

真正能跨界醫療成功的,其初心必然悲憫、其態度必然敬畏、其道路必然漫長。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地產商退場,科技企業入局,跨界辦醫大洗牌

科技企業開始接替地產商成為社會辦醫的主力。

圖片來源:pexels-cottonbro

文|動脈網

2023年6月9日,宜華健康發布了股票終止上市暨摘牌的公告。據公開資料,自2014年宣布進軍醫療大健康產業以來,宜華健康先后參與醫院后勤、醫院投資運營、腫瘤診療合作、醫療器械以及康養等細分賽道,最終,這家房地產企業倒在了轉型醫療大健康產業的路上。

與此同時,據無錫日報報道,無錫新吳區免疫性疾病診療中心將落戶在SK無錫醫院,這家醫院由韓國SK集團投資建設并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共建管理,總投資達38億、規劃床位1500張。該診療中心將借助上海仁濟醫院在免疫學基礎研究和臨床免疫領域的學科優勢,滿足無錫及蘇南地區的免疫疾病防治需求。

近些年跨界辦醫的浪潮中,房地產企業的聲量越來越低,而科技企業逐漸展露崢嶸。投資者身份的變化,也預示著社會辦醫出現了重大變化。

投機的加速退場,平庸的垂死掙扎

房企辦醫院更多時候是將醫院看成一種金融工具,將辦醫院看作是投機行為。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產及富裕群體逐漸增多,他們針對與自身健康息息相關的醫療服務有更多更高的追求。

滿足這部分群體的需求,已成了很多企業的發展目標之一。過去20年間,扮演這個角色的,多為房企。房企在經歷了飛速發展后,紛紛開始多元化發展,而醫療大健康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上百家房企涉足過醫療大健康產業,人們熟知的萬達、恒大、萬科、綠城、融創、碧桂園、龍湖等上市企業均涉及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當初高調入局醫療業務的房企如今回歸低調,多家上市企業的年報中也不再提及相關醫療健康業務,這和過去年報中動輒提及幾十次的頻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部分房企曾經參與的醫療項目,據公開資料整理

以房企熱衷的辦醫院為例,房企多采取與國內外知名醫院合作的方式,即房企出地、出錢、醫院出人、分建共管的模式。這種模式的優點是可以全程掌控,缺點也很明顯,周期太長。

然而站在房企的角度,自建醫院的邏輯更多是在拿地,對于上市的房企還有市值管理的考慮。從宣布進軍醫療產業、拿地、建設、開業到穩定運營通常需要5~7年的時間,即使最終經營不好,也是近10年后的事情了,前期跨界醫療的利好已經在市場發酵。

“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房企的著眼點和普通醫院投資者也不太一樣。”一名業內人士告訴動脈網,“在一些房企看來,只要圈到地,項目就已經到手了,等幾年后周邊發展起來項目自然升值,到時候賣出去就行。因而對于運營并不特別上心。”

房企投資醫療,依仗的是資本,可是做醫療服務,最不缺的就是資本,而是缺少能把諸多細節做好的人。

醫院的運營管理,房企通常是與醫院管理公司合作,只是產權與運營權的分離也為后續實際運營過程中埋下了隱患。特別是在產權方是跨界而來,喜歡套用原有行業的商業邏輯的情況下。

醫院本質上是一個重資產、長周期、低回報但穩定的業態,它并不隨著經濟周期變化,甚至有一定的逆周期性。對于習慣了用金融杠桿狂飆突進的房企來說,投資醫院的回報實在很低。在主業順風順水時,房企并不介意把醫療業務“供著”。但近幾年房地產行業整體下行,開發商兜里也沒了余糧,退出或是找到合作方托管成了很多房企的選擇。

伴隨著房企的淡出,科技企業接棒成為新一代醫院投資人的角色。

科技企業辦醫,業態融合是關鍵

與房企跨界醫療以“圈地”為主要目標不同,科技企業更著眼于自身原有業務如何賦能醫療,從而擴展出新的業務線。

● 京東方的智慧醫工戰略

京東方作為全球半導體顯示領域的龍頭企業,多年來在顯示技術、傳感技術、系統器件技術、物聯網及智能制造方面有著深厚的積累。與此同時,京東方看到了醫療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的趨勢,將自身在在工業領域積累的核心能力賦能在醫療行業上,走出一條醫工融合的發展路線。

以京東方構建的“1+4+N+生態鏈”業務發展架構為例,“1”為半導體顯示業務,是京東方的核心優勢也是支撐京東方多元化發展的基礎。“4”是京東方基于自身能力和資源所選定的發力方向,而智慧醫工就是4條主戰線之一。

京東方自2013年開始涉足醫療大健康產業,歷經10年耕耘,已在北京、合肥、成都、蘇州等地自建并運營多家醫院,首個智慧醫養社區也即將落地。

數字化賦能是京東方運營醫院的核心戰略。

智慧醫工事業通過科技與醫學融合創新,構建以物聯網技術為支撐的智慧分級健康管理體系,形成智慧健康管理生態系統,構建以健康管理為核心、醫工終端為工具、互聯網醫院及數字醫院為支撐的全周期健康服務閉環。

經過多年發展,京東方逐漸形成了“健康物聯網(HIoT)平臺”、“醫、教、研、產一體化平臺”“3D可視化健康管理平臺”三大能力平臺,全面賦能防、治、養全鏈條、全病程服務。

正是在數字化能力的幫助下,京東方智慧醫工業務在2022年實現營收超22億,同比增長近20%,總門診量同比增長超80%,總出院量同比增長超100%,并與成都醫學院、中科院醫工所等醫學院校/科研院所達成合作。

不僅僅是數字化建設,在前不久結束的CMEF醫博會上,京東方還拿出了多款醫療與科技深度融合的產品及解決方案,貫通醫院、社區、居家三大場景。

醫院場景中,京東方展示了重疾早篩解決方案、AI輔助醫學影像診斷系統平臺和智慧病房解決方案等產品。其中,重疾早篩解決方案針對肺癌、胃腸癌、肝癌、膀胱癌和心腦血管疾病等高發重疾,不僅可實現精準檢出而且將疾病檢出關口大大提前,有利于通過及早干預起到預防疾病的作用。智慧病房解決方案通過智慧病房交互系統,聯動多場景智慧物聯顯示終端和監測終端,有助于醫院在提升管理效率和護理質量的同時,提升患者滿意度。

此外,同為京東方4大主戰線之一的傳感業務,也帶來了無源數字微流控系統、玻璃微流控芯片和醫療影像背板等多款前沿醫療傳感器產品。這些產品的研發過程離不開來自一線醫院的反饋,用于解決一線臨床的痛點。如無源數字微流控系統,可將常規需要大量人工造作、試劑消耗量大的生物學實驗流程,轉移到芯片上,實現自動化全流程,時效大幅提升。

作為一家科技企業,京東方將自身技術積累與醫療服務進行深度融合,以創辦醫院為切入點,向醫療產業鏈深度拓展,走出了一條別具一格的“健康+科技”之路。

● 海爾,家電巨頭布局大健康賽道

海爾在今年年初,再次明晰了企業的發展方向——繼續聚焦實體經濟,將智慧住居和產業互聯網兩大賽道作為主攻方向。抓住數字化機遇,做深大健康產業,是其產業互聯網賽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大健康領域孵化的生態品牌——盈康一生,聚焦生命科學、醫療器械、醫療服務三大板塊。

在社會辦醫高質量發展方面,盈康一生注重探索三個方面:服務的高質量、經營的高質量、發展的高質量,推動從生活質量到生命質量的提升。

盈康一生旗下上市公司盈康生命則將醫院作為其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目前,盈康生命經營及管理了5家醫院,包括四川友誼醫院、蘇州廣慈腫瘤醫院、重慶華健友方醫院、上海永慈康復醫院、山西盈康一生總醫院。截至2022年,醫院床位規模3258張,總診療人次156萬,同比增長155%,門診量合計148.6萬人次。

對于醫院經營,盈康生命采用了醫院+生態+平臺的模式。通過做大做強區域醫療中心,為患者提供院中診斷、治療的優質醫療服務,同時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至社區,搭建起有效的醫療資源共享網絡。

同時,盈康一生通過數字化和科技創新技術等方式,逐步構建高效便捷的數字化醫療服務生態平臺,目前著力于打造完善H2H(HospitaltoHome,即從醫院到家庭)家康體系,推動院內優質醫療延續至家庭,構建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模式,為用戶提供多角度、全方位的疾病解決方案與病程管理服務。

除了數字化賦能外,盈康一生還圍繞腫瘤全病程、全周期綜合治療為特色的醫療服務打造大專科,并針對腫瘤預、診、治、康等關鍵場景展開醫療器械產品的研發創新。

盈康一生醫療科技研究院建立有醫療器械設備研發團隊和醫療器械耗材研發團隊。此外,子公司圣諾醫療在設備開發方面建立有三個工程實驗室,用于輸注產品,高壓注射器產品及乳腺X射線設備的研發和測試驗證,一個乳腺X射線產品工程中心實驗室。主要產品均為自主研發產品。

盈康一生醫療器械主要覆蓋放射治療、生命支持、影像增強和慢病治療四大應用場景。其中部分產品已應用在北京協和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全國600多家三甲醫院和全國20多個省市3000多家各級醫院中,并出口至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盈康一生已經孵化出了盈康生命、海爾生物醫療、海爾國際細胞庫等。圍繞需求,盈康一生還將繼續依托科技創新、產業協同與線上線下融合的服務能力,在生命科學、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領域進一步深入布局。

● 奧克斯持續20年的堅守

奧克斯集團旗下三星醫療電氣,是中國領先的智能配用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2002年,三星開始涉足醫療產業,旗下首家醫院——寧波明州醫院(浙江大學明州醫院)破土動工。

之所以如此跨界,源于奧克斯創始人鄭堅江帶父母看病過程中浪費了太多時間,這對于用3年時間讓當時還叫三星儀表廠業績成長500倍,一舉做到了行業龍頭位置的鄭堅江來說有些接受不了。于是,鄭堅江放下手上的工作,專門去國外考察先進的醫療制度和醫院運營模式,并學習引入。

寧波明州醫院自2006年運營至今已17年,并于2023年3月正式成為三級乙等綜合性醫院。17年的探索,明州醫院確立了“一切以病人為中心,打造人性化醫院”的辦院宗旨,在運營管理、人才培養等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積累,可為后續醫療產業拓展提供管理經驗。

三星以康復醫療為重點發展方向,探索ICU、康復、高壓氧深度融合之路,充分利用早期治療的“黃金時間”,率先開展氧艙內呼吸機支持技術與帶呼吸機康復訓練,致力于創新康復醫療模式,與綜合醫院有效協同,走差異化、連鎖化、品牌化發展的道路。

作為智能制造企業孵化的醫療業務,三星旗下醫院秉持了母公司規范化、流程化、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圍繞著“服務型醫院”的戰略目標,明州醫院將看病少排隊、檢查少跑腿、住院更省心、付費更便捷、配藥更方便等患者服務落在實處的同時,也使得醫院整體運營效率得以提升。

這幾年,三星醫療不斷并購康復醫院,所購醫院在并表進入上市公司后的短時間內基本都實現了營收正增長,也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運營能力。

就在5月份,三星醫療收購了湖州浙北明州醫院有限公司、泉州明州康復醫院有限公司、余姚明州康復醫院有限公司、衢州明州醫院有限公司、嘉興明州護理院有限公司5家醫院100%股權,總交易金額達5.86億人民幣。

支撐三星醫療對其康復醫療業務異地多點復制的,正是其基于數字化技術的精細管理模式以及充分的人才儲備。

和京東方及海爾這樣科技路線鮮明的企業不同,奧斯卡辦醫更多是在管理上下功夫。康復醫院的本質就是床位+康復服務,利潤空間遠不如手術這類治療服務,如果管理跟不上,醫院快速復制擴張就無從談起。

鄭堅江曾公開表示:“管理是最好的高科技,而IT是管理的靈魂和抓手,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礎和核心。流程IT做不好、企業做不強、人才留不住。”事事皆流程、人人造流程,每個人都要找到流程中自己的位置成了員工的行為準則。

三星醫療秉承了奧克斯數字化轉型的核心本質就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理念。用數據服務經營、打造覆蓋全流程全環節無死角的管理系統,實現了精細化決策管理。讓三星醫療在康復醫院擴張路上快速疾馳。

跨界辦醫,尊重醫療本質是關鍵

快錢很難砸出一家好醫院。

過往房企想要辦醫院時,宛如暴風驟雨般高調,可真正到項目落地時,往往又巧若無聲。醫療是一個長期投入、回報周期漫長的行業,而房地產開發講究的是“唯快不破”,高周轉高杠桿高回報。對于投資辦醫,按房地產的商業邏輯,投1億希望有10倍的回報,但實際情況是一家醫院運營3~5年后才能實現現金流持平,盈利的時間點則更為靠后。

為了轉型而轉型成為眾多房企跨界辦醫的真實寫照,隨著房地產行業周期下行,房企的錢袋子不那么飽滿后,退出就成了常態。

醫院的核心是醫療服務,而醫療服務的本質既不是錢也不是地,而是經營和發展,歸根到底也就是人,包括醫生和管理者。對于醫生,房企有意愿去找合作伙伴;對于管理者,房企卻鮮見在這方面下功夫。反而是在長期運營的過程中,房企因為不熟悉行業和管理團隊產生矛盾,進而讓醫院的運營效率降低。

地產行業本身能為醫療實體賦能的地方并不多,客觀上為彼此的融合增加了難度。

反觀科技企業跨界辦醫,自身能力則更容易和醫療產業相結合。

科技企業由于自身特性對專業性強的賽道有著天然的敬畏心,并且在發展過程中多少都經歷過不同業務線的建立開展,對于新業務的融合更加有經驗。同時,將自身以往積累融入醫療產業的遠期目標,使得科技企業在經營醫院時不那么短視,反而會將科技企業自身最為優異的組織管理經驗賦能在醫院運營過程中,與醫院降本增效的運營目標不謀而合,這樣才有可能把醫院做大做強。

此外,在將自身核心能力與醫療產業進行深度融合,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后,科技企業又反過來更加理解醫療行業,并在院內院外等多個場景開發出新的解決方案,并著眼于更多的并購拓展。這時,科技企業將不再是“跨界者”,反而更像是專注醫療產業的“圈內資本”。

真正能跨界醫療成功的,其初心必然悲憫、其態度必然敬畏、其道路必然漫長。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辰溪县| 礼泉县| 江阴市| 吉水县| 泾源县| 广州市| 小金县| 磐安县| 日土县| 交城县| 湖口县| 泉州市| 华阴市| 县级市| 蓬莱市| 盈江县| 田林县| 英山县| 九龙县| 谷城县| 新蔡县| 弥勒县| 长岛县| 东台市| 棋牌| 任丘市| 广平县| 灯塔市| 甘南县| 华坪县| 新河县| 竹北市| 哈密市| 濮阳县| 武陟县| 城市| 红原县| 搜索| 武陟县| 达孜县|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