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張旭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界面新聞從應急管理部獲悉,為深化落實全國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精準防控危化品重大安全風險,推動做好高溫時段和汛期事故防范工作,近日應急管理部啟動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2023年第一次部級督導核查。
據介紹,此次部級督導核查,應急管理部派出10個工作組深入32個省級單位重大危險源企業現場一線,對各地區及有關企業工作質量進行實地核驗,督促指導落實重大危險源常態化安全管控制度體系,加強試生產建設項目、液氯和氯乙烯、過氧化、液化烴儲罐區、裝置設備帶“病”運行、老舊裝置等安全專項治理,強化開停車、檢維修、特殊作業安全管理,切實做好夏季高溫時段和汛期安全生產。
此前在5月份,應急管理部部署開展第一輪重大危險源“消地協作”專項檢查,通過企業自查、市級交叉檢查、省級抽查、部級督導核查四個層面,對全國近7000家危化品重大危險源企業、2.3萬余處重大危險源實現全覆蓋檢查,全面排查治理重大危險源安全管理、本質安全設計、操作運行、作業安全、設備管理、消防與應急等方面的風險隱患。
界面新聞梳理發現,近期內蒙古自治區、天津市、山東省、山西省、河南省等多省份和地區正持續推進第一輪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專項檢查行動。
據天津市人民政府網站7月3日消息,截至目前,企業自查和區級交叉檢查均已完成,共發現問題隱患1434項,已整改1207項,整改進度84%,其余隱患已制定整改計劃及風險防控措施,正在有序推進整改。
7月5日,內蒙古日報報道,內蒙古自治區全區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數量1219個,位列全國第五。截至目前,全區共排查出相關問題隱患6766項,現已整改完成5530項,執法處罰金額26.2萬元。
同日,云南省應急管理廳發布消息表示,全省148家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企業的319個重大危險源已全部完成自查,共計檢查出安全隱患1893項,已整改1480項,整改率78.18%。16個州(市)監管執法部門已完成131戶重大危險源企業的交叉檢查錄入,查出859項安全隱患,已整改270項,整改率31.43%。
在此輪專項檢查中,不少企業隱患問題突出。山西省應急管理廳消息,山西省檢查組在抽查時發現,介休市昌盛煤氣化有限公司和山西茂勝煤化集團有限公司為4.3米焦爐焦化企業。其現場存在多處物料泄漏,安全風險和事故隱患突出,特別是企業沒有深刻吸取2022年煤氣設施火災和灼燙事故教訓,帶“病”運行隱患長期存在。
針對存在的問題,山西省安委辦對晉中市安委會下達隱患整改督辦函,要求依法責令兩家企業全面停產整頓,并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同時,建議介休市政府提前關停兩家企業4.3米焦爐。
6月8日,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在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目前,應急管理部門已實現對6900余家重大危險源危化品企業、3400家煤礦、2400家三等及以上尾礦庫在線監測,出現異常自動報警,及時響應處置。
應急管理部表示,督導核查將對發現的重大隱患和突出問題加大曝光力度,督促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肅查處,推動壓緊壓實安全責任,強化隱患整改閉環。同時,對危化品安全監管年度重點工作進行現場督導,以點帶面推動各項任務加快落實落地,確保取得實效,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為經濟發展營造良好安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