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7月7日,九家光伏龍頭企業共同宣布,對新一代矩形硅片中版型組件尺寸標準化達成了共識,即2382mm*1134mm,組件長邊縱向孔位距為400mm/790mm/1400mm。
這九家企業分別為阿特斯(688472.SH)、東方日升(300118.SZ)、晶澳科技(002459.SZ)、晶科能源(688223.SH)、隆基綠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59.SH)、通威股份(600438.SH)、一道新能、正泰新能。
同時,九家企業倡議行業現行的,以及未來的182系列組件與210系列組件尺寸設計應遵循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標準《T/CPIA 0003-2022地面用晶體硅光伏組件外形尺寸及安裝孔技術要求》中的規定以及行業現有的尺寸。
在這些尺寸種類范圍內,各廠家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采用,以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
九家公司表示,共同倡導和推動上述標準化尺寸方案為行業內更多的企業所接受,并將各矩形硅片組件標準化尺寸納入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的標準。
此外,九家企業決定共同成立“光伏組件尺寸標準化研討組”,形成定期溝通及協同機制,推進新一代矩形硅片其它版型組件尺寸的標準化,以促進光伏行業健康發展。
天合光能對界面新聞表示,這一聯合倡議意味著,光伏行業首次實質性終結紛雜尺寸的歷史,對整個光伏行業將產生重大利好。
該公司認為,大尺寸化以及高功率化,始終是推動光伏行業進步升級的關鍵動力,背后離不開尺寸的標準化。
天合光能稱,尺寸的統一將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業鏈成本,帶來規模化的發展,充分釋放整個產業價值;也有利于形成成熟的產業鏈生態、降低度電成本,推動應用端價值最大化。
隆基綠能產品管理中心總裁呂俊也對界面新聞表示,無論是上游材料廠商、還是下游系統集成商,尺寸的頻繁變化導致全產業鏈都深受其擾,組件的標準化成為影響整個產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
“本次組件尺寸標準化倡議的發布必將對行業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呂俊稱,一是可以優化產業鏈供給結構,減少因適配不同組件尺寸而帶來的規格切換損失及結構性價格波動。
二是可以大幅減少組件上游各環節庫存,產線無需再考慮多種設備的復雜兼容性,有利于提升產能利用率,促進全產業鏈降本;三是有利于降低終端客戶的電站設計成本、供貨風險及產品選型方面的工作量;四是便于電站后期運維管理及產品更換改造。
6月下旬,業內就傳聞九大光伏組件龍頭對矩形硅片組件尺寸達成統一。彼時,界面新聞獨家確認了消息的真實性,并獲悉該消息最遲在一個月內公布。
近兩個月以來,光伏大佬頻繁就尺寸問題發聲。
在5月的SNEC光伏展上,隆基綠能董事長鐘寶申表示,當前光伏的產品規格不統一,沒有產業協同,缺乏行業標準化,客戶不知道選型規格、安裝設計等,導致行業形成大量無謂的浪費。
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在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表示,近期光伏行業尺寸標準化的訴求聲越來越大,能源的本質是成本,成本的本質是簡單,簡單的實現靠標準化。
她認為,光伏行業尺寸標準需要找到最大公約數,2382x1134mm是已論證的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