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紀瑤
定增融資通常伴隨著企業的業務擴張、并購重組等擴張性行為,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公募基金參與定增則可以以一個更加合理的價格投資優質的企業。
截至目前,年內公募參與上市公司定增項目耗資總額約130億元,與去年同期的數據持平。7月以來,多家公募發布參與定增公告,其中不乏超億元的“大手筆”認購。
7月11日,欣銳科技(300745.SZ)發布定增公告,本次發行對象包括廣發、華夏、財通基金等多家公募公司及旗下產品。
其中,廣發基金唐曉斌、楊東管理的廣發多因子、廣發價值領航和廣發瑞譽一年持有分別以約1.50億元、800.00萬元、1.20億元認購欣銳科技412.88萬股、22.02萬股、330.30萬股。
根據2022年年報,廣發多因子和廣發瑞譽一年持有已在公司十大流通股東之列,今年一季度分別選擇了增持和減持。
具體來看,2022年末,廣發多因子共計持有440.99萬股,占A股流通比4.46%;一季度加倉增持,共計持股516.09萬股,占A股流通比5.13%。2022年末,廣發瑞譽一年持有共計持有183.62萬股,占A股流通比1.86%;一季度減持,共計持股184.17萬股,占A股流通比1.83%。
此外,財通基金、諾德基金、華夏基金本次分別以2.74億元、1.80億元、1.18億元認購754.06萬股、495.90萬股、325.62萬股。
界面新聞記者發現,財通基金旗下產品近期參與了多只股票定增項目,多為小額認購,包括財通穩進回報6個月持有期混合以39萬認購天能重工(300569.SZ)5.55萬股,以61萬元、21.58萬元分別認購粵水電(002060.SZ)、節能鐵漢(300197.SZ)11.53萬股和10.23萬股。
近期,華夏基金、富國基金、銀華基金、泉果基金等多家公募也均密集發布旗下基金參與個股定增的公告,涉及個股包含金雷股份(300443.SZ)、呈和科技(688625.SH)、恩捷股份(002812.SZ)等。
6月30日,富國基金公告顯示,朱少醒管理的富國天惠精選成長混合、孫彬管理的富國周期精選三年持有期混合分別以3513.05萬元、526.95萬元,認購呈和科技71.51萬股、10.73萬股。
2022年末,富國天惠精選成長混合持有130.69萬股,占A股流通比1.62%,今年一季度增持后共持有200.00萬股,占A股流通比2.48%。然而呈和科技年內股價整體呈下跌走勢,朱少醒的加倉并未能為基民賺到錢。本次,朱少醒參與呈和科技的定增發行價為49.12元/股,7月13日收盤價為41.31元/股,已經下跌超15%。
7月5日,銀華基金李曉星管理的3只基金參與了金雷股份的定增,總耗資1.78億元。而華夏基金同樣參與了該項目,耗資8320萬元。
此外,華夏基金多只基金近期還參與了眾生藥業(002317.SZ)和聯科科技(001207.SZ)的定增。
7月4日,泉果基金發布公告,趙詣管理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以1.5億元認購恩捷股份170.84萬股。本次定增后,泉果旭源共持有920.77萬股,占A股流通比1.24%。
博時基金董事總經理、權益投研一體化總監、基金經理曾鵬認為,從投資規律來看,新能源行業的需求不用擔心,當投資滲透率剩下30%之后,新能源汽車行業投資的方式從過去強調需求為核心轉移到供給為核心。光伏是周期成長股,漲價周期已經過去,除了要布局新能源汽車這樣有超額邊界的細分賽道,同時要看到下游有新的行業投資機會出現,用光伏生產氫能,氫能方向剛剛起步,未來的需求是可見的。
興業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中心總經理、首席分析師黃偉平從產業政策角度出發,表示最近新能源相關產業的退稅都在加速落實,下半年針對新能源、新材料是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