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高佳
界面新聞編輯 | 翟瑞民
2023年7月21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舉行二季度新聞發布會。適逢高校畢業生就業季,“就業”話題受到重點關注。
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政策研究司副司長陳峰介紹了今年上半年人力資源工作進展情況。就業方面,1-6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7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57%。6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低于預期控制目標。6月底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達3259萬人。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陳勇嘉進一步介紹,上半年,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推動經濟回升向好,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今年以來,城鎮調查失業率整體呈下降局勢,較去年同期下降0.3個百分點。1-6月,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268萬人、困難人員就業87萬人,均同比有所增加。
據了解,1-6月,人社部就業補助資金支出528億元,階段性降低失業、工傷保險費率為企業減少成本超過860億元,失業保險基金穩崗位支出176億元。同時,為4.7萬家重點企業解決用工需求104萬人,截至7月上旬,9300多家用人單位提供48萬個就業崗位。
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工作依然是重中之重。人社部實施百萬見習崗位募集計劃,截至6月底,共募集見習崗位68.3萬個,組織見習51.9萬人。
“世界政治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國內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的基礎仍不穩固,一些經營主體困難較多,部分勞動者特別是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還面臨較大的求職就業壓力。”陳勇嘉稱,“下一步,我們將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努力完成就業目標任務,努力確保就業大局穩定?!?/p>
陳勇嘉介紹,人社部將放寬市場準入,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強化場地支持、創業培訓、資源對接、跟蹤指導等一系列鏈式服務,營造濃厚創業氛圍;合理布局零工市場,推進即時招聘服務,完善促進靈活就業的激勵政策和保障措施;強化對困難畢業生和長期失業青年的結對幫扶,深化百萬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幫助他們盡早就業;同時,提前謀劃部署2024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針對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陳勇嘉介紹,當前,正值高校畢業生離校季,還有一些青年沒有落實就業工作,為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于7月至12月,以“服務促就業 筑夢迎未來”為主題,啟動高校畢業生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采取“一二三三”服務舉措,千方百計促進他們就業創業。
目前,各省普遍面向畢業生發布了公開信,人社部已全面開放了高校畢業生求職登記小程序,只要有就業需求的畢業生都可以來登記求職。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還建立完善實名幫扶臺賬,一方面,針對有服務需要的登記失業青年和2023年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開展實名服務,將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或就業見習機會。另一方面,針對未就業困難畢業生及長期失業青年,組織結對幫扶,制定幫扶計劃,優化提供各類就業服務,對長期失業青年組織實踐引導活動,激發就業內生動力。
今年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組織實施工作現在進展如何? 人社部人力資源流動管理司司長張文淼表示,“三支一扶”工作正在有序展開,截至目前,全國31個省份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都發布了招募公告,總體招募工作爭取在8月底前完成。
“部分省份在中央下達的招募名額基礎上,結合本地實際適度擴大招募規模。”張文淼稱,“中央財政支持3.4萬個名額,目前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實際發布招募名額是4.31萬名,比中央的計劃增加了9100多名?!?/p>
界面新聞注意到,今年6月底,人社部、教育部、財政部曾發布《關于延續實施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有關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確,對招用2023屆及離校兩年內未就業普通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的16―24歲青年,簽訂勞動合同并為其繳納失業、工傷、職工養老保險費1個月以上的企業,可按每招用1人不超過1500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政策執行至2023年12月底。
人社部失業保險司副司長劉鵬在會上介紹,2022年全國共向92萬戶企業發放擴崗資金47億元,覆蓋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332萬人,在支持企業穩崗擴崗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人社部會同教育部門建立了“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身份核驗接口”,向各地共享高校畢業生身份信息,各地可通過部省人社業務協同平臺,按月與本地新參保人員信息比對,確認招用人員身份,精準鎖定符合條件企業。
“人社部將歸集各地一次性擴崗補助發放數據,開展全國信息事后比對核查,及時將身份不實、跨省份重復享受等疑點數據下發各地核實,確保資金發放安全規范?!眲Ⅸi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