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望財訊
君樂寶的上市進程再添“阻礙”。
大望財訊從企查查獲悉,近日,君樂寶乳業集團有限公司新增一則被執行信息,這是該集團首次成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11.4萬元,執行法院為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人民法院,案號為(2023)冀0110執2890號。
2022年7月,君樂寶正式宣布啟動IPO,聲稱將在2025年完成上市計劃。自此,這一知名河南乳企的IPO動作便頻繁引起業內外關注。
然而,就在君樂寶積極準備上市的背后,該品牌卻一直深陷難以高端化、全國化進程緩慢、業務單一、自給率等困局。此外,近兩年君樂寶的營銷也頻頻翻車,這也為集團上市造成一定影響。
究竟君樂寶能否如愿在2025年順利上市?大望財訊深入觀察。
頻繁收購背后的資產減值風險
從提出上市計劃到預期實現,君樂寶給自己留了三年時間。而在計劃上的第一年,君樂寶為登陸資本市場做出的第一個準備,就是向收并購市場發起“進攻”。
2022年1月,君樂寶以2億元收購廣西上市乳企皇氏集團子公司云南來思爾乳業20%股權及云南來思爾智能化乳業20%股權。自此,皇氏集團不再持有兩家公司股權,君樂寶成為控股股東,借此擁有來思爾乳業旗下稀缺的水牛奶資源,并將其布局范圍也擴展至西南區域。
2022年11月,君樂寶又收購了陜西龍頭乳企西安銀橋乳業,加碼羊奶粉領域,同時公司布局范圍也擴展至西北區域。
另外早在2021年1月,君樂寶還將思克奇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納入旗下,該品牌主要發力奶酪品類,并擁有自建工廠線。君樂寶的此次收購,也意味著其正式開辟兒童奶酪賽道。
據不完全統計,君樂寶近年來已經收購了至少5家乳業公司,包括銀橋乳業、來思爾乳業、思爾智能化、思克奇食品科技、酪神世家等。這些收購的目標公司都有各自的特色和優勢,涉及西北、西南等多個區域,覆蓋水牛奶、奶酪、羊奶粉等多個細分品類。
眾所周知,當前奶粉市場已步入存量競爭,各家產品同質化嚴重,如果要想在這個行業中脫穎而出,不僅需要有強勢的品牌、優質的產品,還需要有全面的市場布局和產業鏈控制。而一位業內人士曾告訴大望財訊:“君樂寶本質上還是一個地域品牌,是三鹿在華北地區衣缽的繼承者。目前其主要面對的問題還是品牌力不足、企業經營的半徑有限,不是一個真正的全國性品牌,而且產品力也相對來說中規中矩?!?/p>
因此針對君樂寶這一系列收購動作,乳業分析師宋亮就指出:“君樂寶通過收購加強全國市場布局,主要是為了打實基礎,讓上市步伐更穩?!?/p>
然而在一系列的收購之后,君樂寶也面臨著收購后的融合發展以及資產負債率上升等問題。
根據去年君樂寶收購皇氏集團子公司的公告,2020年君樂寶的資產總額為134.56億元,凈資產為15.87億元;負債總額達到118.69億元,負債率高達88.21%。將這一數據跟同期的乳業公司對比,2020年伊利的負債率為57.09%,蒙牛為53.53%,飛鶴則為32.26%,均遠低于君樂寶。
對此,獨立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持續通過并購方式增長,對企業的長期發展來說風險較大?!熬龢穼毷紫让媾R的挑戰是,收購的企業能否融入到君樂寶整個生產體系中。其次,當前市場環境還在弱復蘇狀態,這時候收購的企業本就面臨市場增長的挑戰,未來會否拖累君樂寶,是個問題?!?/p>
值得注意的是,君樂寶曾在2022年向皇氏集團提供逾2.6億元貸款。而在后來的收購事項中,皇氏集團將用股權轉讓價款和應向君樂寶支付的貸款本金相互抵銷了?!侗本┥虉蟆穲蟮涝赋?,上市公司以子公司股權做質押擔保的情形并不少見,如果貸款資金用于上市公司經營,是合法合理的。上市公司將質押擔保物出售給貸款方用于抵消貸款,可能是出現了流動性緊張等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一季度,君樂寶還新增一項對外投資信息,投資公司為上海酪神世家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要業務集中在奶酪市場,君樂寶認繳出資額約為142.86萬元,持股10%。如果君樂寶收購的這些資產后期并沒有出現多少增值,那勢必將拖累公司業績。
行業混戰下,繞不開的低價問題
從財務角度來看,上市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求公司具有良好的資產和盈利能力。對于資產價值,從君樂寶的收購中就可以看出,近幾年公司正在積極優化業務板塊;而對于盈利能力,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低價困局”始終是君樂寶繞不開的話題。
當年在“三鹿”事件中元氣大傷的君樂寶,為了挽回消費者的信任,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堅持以低價策略切入奶粉市場。
彼時的國內奶粉市場,幾乎被進口貨壟斷,普遍三百一罐,而在國產奶粉僅有的“一席之地”中,這些品牌也正處于高端化的發展階段,普遍定價兩百。君樂寶卻直接“亮出底牌”,以130元/罐的廠家直出價,通過網絡和電話直銷、廠家免費直供到家的方式打破了原有的市場格局。
受惠于電商紅利,君樂寶的低價策略在2015年后成功讓公司“起死回生”,不過銷量雖然增長了,但過低的利潤也讓這一品牌囿于低端的困境。
據了解,當年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各方面曾有意力促君樂寶于2020年A股上市,但因為嬰幼兒奶粉利潤過低,導致其報表不被資本市場認可,拖延了君樂寶上市時間。2019年11月,蒙牛還曾因毛利問題,拋售其持有的君樂寶26.70%股權。
據了解,在此次股權交割之前,蒙牛財務總監郭偉昌就曾在公司2019年中期業績會上表示:“君樂寶的毛利率低于蒙牛水平,把君樂寶剔除之后,財務報表將得到明顯改善?!泵膳J紫攧展購埰揭裁鞔_提到:“未來收購標的的利潤率必須高于君樂寶,這是我們的原則?!?/p>
縱觀君樂寶歷年的營收情況,官方數據顯示,2017年君樂寶的收入就突破了百億,2021年君樂寶的收入更是來到203億元,業績完成翻倍增長。于是在這樣良好的漲勢下,君樂寶在宣布啟動IPO上市項目的同時,還同時表示:“2025年力爭銷售額達到500億元。”
不過大望財訊發現,在君樂寶營收高速增長的幾年中,公司的凈利率僅有2%至4%。相比其他乳企雙位數的凈利率,如此數據實屬不容樂觀。
事實上,近年來君樂寶也一直在嘗試通過高端化來擺脫低利潤的困局。但如今的奶粉行業中,供需不平衡以及頭部奶粉大打“價格戰”帶來的價盤混亂問題仍未解決,使得多數乳企都面臨著業績下滑問題。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大望財訊:“國產奶粉行業現在是‘三強鼎立’的格局,飛鶴、君樂寶、伊利這三家‘互咬’,場面膠著得很厲害,而打價格戰也造成了很多渠道亂象?!?/p>
對此,宋亮也指出:“嬰幼兒奶粉行業價格戰從2020年的下半年7月份開始,至今還在繼續,這輪價格戰持續了三年之久,是奶粉行業有史以來持續時間最長消耗最嚴重的價格戰,導致了一大批的零售母嬰店關門?!?/p>
“2022年時,價格其實已經到了渠道商的臨界點,今年一季度奶粉市場大流通產品的價格無一例外下滑。價格下行本質上是由于品牌方的‘水龍頭開得太大’,核心問題還在品牌方,應當控貨穩價,保障渠道利益。”宋亮稱。
君樂寶或許也意識到了這些問題,去年3月公司就推出了內碼制來解決竄貨問題。同時,近兩年君樂各系列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價格也都同步上漲了三四十塊。而在新國標出臺后,君樂寶也在不斷發布符合新國標版產品,試圖搶先占領市場。
宋亮表示:“從2019年開始,中國奶粉行業是互相踩踏和消耗的階段,逐漸從大吃小轉變為強強碰撞,新國標注冊是一次行業調整的契機,對于奶粉企業而言,也到了必須轉型的時刻。”
不過,這些措施究竟能否為君樂寶在行業調整之際贏得先機?并為2025年上市計劃增添動力?還是一個未知數。
在宋亮看來,明年中國奶粉市場格局一定會有大的變化,誰有實力最先穩定價格、最先打通線上線下,就會最先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