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沈溦
宣稱股東“內斗”達成和解不到三個月,巴安水務(300262.SZ)再次因一份股權激勵出現“裂痕”。
7月27日晚間,巴安水務發布一份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以每股 1.51元的價格,向14名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340.00萬股,約占本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時公司股本總額6.70億股的0.51%。以7月27日收盤價3元/股計算,上述股權激勵大約是5折價。
股權激勵藏“貓膩”?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激勵計劃的對象中,公司董事長張華根和事業部總經理Jenny Dehui Zhang分別獲配100萬股和15萬股,約占本次激勵計劃股票的29.41%和4.41%。二人為公司原實控人張春霖兄弟與女兒。
在業績考核方面,對應2024年和2025年營收考核目標分別不低于3.5億元、4.2億元,并設置業績考核觸發值為2.8億元、3.36億元,若考核期營業收入低于目標值但高于觸發值,解除限售比例為80%。
上述股權激勵也受到了相關股東方的質疑,公司第二大股東山東高創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高創”)提名董事高山投出反對票,反對理由1、向激勵對象定向發行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的方式,應該在巴安水務啟動高創集團定增之后,也更能達到激勵的目的;2、解禁條件只有營業收入要求還不夠,必須有2024年、2025 年凈利潤方面要求。
7月28日,深交所也火速向巴安水務下發關注函,要求就股權激勵計劃中,股東山東高創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出反對票的理由,是否存在向原實際控制人親屬在內的激勵對象輸送利益等問題進行回復。
就考核目標評定,深交所提問將營業收入而非凈利潤作為業績考核指標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能夠有效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加快經營活動現金流回款。
考核期內營業收入變動趨勢,該考核目標值是否具有實際激勵效果,公司是否存在利用股權激勵計劃向包括原實際控制人親屬在內的激勵對象輸送利益的情形。
補充說明設置觸發值指標的必要性與合理性,觸發值水平確定的具體依據,以及是否存在通過設置多層次解限安排變相降低考核指標的意圖。并說明考核指標是否需扣除與主營業務無關的營業收入。
另就對原實控人關聯人授予大量股票一事,深交所要求公司結合主要授予對象的職責、工作業績、對公司經營情況的貢獻等,說明激勵對象及其獲授限制性股票數量的確認依據,與其貢獻程度的匹配性,是否存在向原實際控制人張春霖親屬利益輸送情形。
苦“內斗”已久
資料顯示,巴安水務是一家專業的水處理設備系統集成服務商,2011年登陸深交所,2021年,連續兩年虧損的巴安水務宣布引入投資者,公司創始人張春霖以3.37億元價格將手中9.91%股權轉讓給山東高創,并將放棄手中所剩29.72%股份表決權。公司進入無實控人狀態。
不久,山東高創主導改組公司董事會,但張春霖因不滿此前簽署協議,導致山東高創通過定增認購新股掌握實控權一事擱置。
今年3月,巴安水務官微發文稱,經過長期的談判與協商,張春霖與山東高創集團達成一致和解備忘錄。公司第五屆董事會7名董事中的6名董事先后辭職,第五屆監事會中3名監事均辭職,山東高創主導董事會成員基本退出,張春霖再度掌控董事會主導權。
不過,隨后公司高管層依然動蕩,新任財務總監洪嘉隆4月4日上任,4月28日離職,7月27日晚間披露的公告顯示,總經理王賢以個人原因辭職。
伴隨著公司的連續內斗,近年來巴安水務的狀態愈發糟糕。2020年至2022年,公司累計虧損21.6億元。
7月11日,由于一季報披露出現較大差錯,公司收到深交所監管函。
監管函顯示,2023年6月29日,巴安水務披露《關于2023年一季度報告的更正公告》,對主要財務數據、合并資產負債表、合并利潤表、合并現金流量表中部分科目予以更正,其中將2023年一季度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以下簡稱 " 凈利潤 ") 由-488.15萬元更正為-1897.65萬元,更正金額占更正前凈利潤的比例為2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