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消金界
當下,《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辦法》的過渡期已結束,商業銀行與互聯網平臺的合規轉型備受市場關注。
作為國內第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互聯網直銷銀行,百信銀行的整改進程值得關注。
消金界了解到,互貸新規后,百信銀行在貸款結構和模式方面,與合作平臺溝通了整改方案。截至2022年末,百信銀行實現自營消費貸款余額237.32億元,占比37.59%;實現平臺合作貸款余額394.36億元,占比62.41%。此外,百信銀行聯合貸款規模為41.36億元。
01、2022年發放聯合貸款41.36億元
消金界關注到,作為國內第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互聯網直銷銀行,百信銀行一直在探索與金融機構開展聯合貸款業務。
在監管部門出臺有關聯合貸款合作方比例不低于30%的要求后,百信銀行也做出了整改。
據披露,百信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整改后,主要有自營貸款和平臺貸款兩大類。其中,自營貸款是指通過各場景以品牌推廣、聯合營銷、客戶推薦等方式開展的自主運營、差異化定價的消費貸款業務。
消金界了解到,其自營產品體系,除了自營消費金融產品“好會花”,還包括小微貸和汽車金融產品。
其平臺貸款,主要指與合作機構合作,并引入擔保公司或保險公司提供增信服務的貸款。
消金界發現,百信銀行與昆侖銀行、寧波通商銀行、蘇寧銀行等金融機構都合作了聯合貸款產品,并引入了福州三六零、廈門信誠友達、深圳市中智信、中世普惠、泉州市民商等融資擔保公司,提供增信代償。
此外,百信銀行還披露了自營貸款和平臺合作貸款規模。
截至2022年末,百信銀行個人綜合消費貸款余額631.68億元,其中,自營消費貸款余額237.32億元。平臺合作貸款余額394.36億元,占個人綜合消費貸款占比62.41%。從業務結構上來看,百信銀行平臺合作貸款中,聯合出資貸款占比10.49%,其余為獨立出資的貸款。這樣來看,百信銀行聯合貸款規模為40億元左右。
可以看到,此前百信銀行主要通過與第三方流量平臺合作獲客,而近年來百信銀行正在不斷加大自營業務占比。這是整改后最為顯著的變化。
02、個人貸款占比95.49%
百信銀行成立于2017年9月,是由中信銀行和百度博瑞共同出資成立的國內第一家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互聯網直銷銀行,初始注冊資本20億元。
截至2022年末,百信銀行注冊資本為56.34億元,其中中信銀行、百度博瑞和加拿大養老基金持股比例分別為 65.70%、26.03%和8.27%,中信銀行為其控股股東。
百信銀行2022年報顯示,總資產969.22億元,同比增長22.06%;營業收入39.68億元,同比增長32.35%;凈利潤6.56億元,同比增長149.43%。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717.74億元,同比增長23.44%;吸收存款347.96億元,同比增長38.92%。
百信銀行設置了消費金融事業部、小微金融事業部、汽車金融事業部、平臺金融事業部、智慧財富事業部、生態金融事業部、金融同業部等相關部門,負責普惠信貸業務、財富管理業務、金融市場業務和支付業務。
在百信銀行制定的《百信銀行戰略發展規劃(2021年—2023 年)》中,確定了堅持以普惠長尾客群為目標客群,聚焦消費金融和產業數字金融業務主賽道。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2022年末,百信銀行個人消費貸款余額分別為396.12億元、531.60億元、631.68元。2022年百信銀行個人消費貸款年化利率約為4.86%-24%,針對優質客戶的貸款利率最低可降至10%以下。
此外,截至2019-2022年末,百信銀行經營貸款余額分別為12.69億元、23.31億元、64.70億元。而作為此前曾重點發力的汽車金融,增長并不及預期。
截至2022年末,百信銀行汽車金融業務累計投放超過40億元,2022年汽車金融貸款余額僅為20.93億元。
在人事變動上,2023年7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先后批準了百信銀行副行長徐磊和董事沈抖的任職資格。
而就在2022年4月,百信銀行在官網發布《中信百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關于董事長及三分之一以上董事發生變動的公告》,對百信銀行最新人事變動進行公開披露,并于2022年10月發布了關于百信銀行呂天貴任職資格的批復。
從經營業績來看,從2021年轉盈、到現在業績大增,百信銀行在普惠金融方面的業務可圈可點。但業務條線還存在不明確性。其個人貸款主要通過與第三方流量平臺合作獲客獲得,而自營產品“好會花”占比較小。作為成立時間較晚的直銷銀行,如何在競爭日趨激烈的消費信貸業務中再進一步,還須直面各項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