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中國地熱直接利用全球第一,為何發電利用進展緩慢?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中國地熱直接利用全球第一,為何發電利用進展緩慢?

缺乏有效的電價補貼政策、采礦權獲取難度大、資源家底不清等,是制約地熱發電發展的主要原因。

圖片拍攝:侯瑞寧

界面新聞記者 | 侯瑞寧

一米多高的水柱從山間石縫里噴涌而出,水汽帶著硫磺味撲面而來。而后,熱水順著管道流向溫泉池等待游客們的光臨

這里是云南騰沖熱海風景區是中國中高溫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溫泉觀賞和洗浴的熱門旅游地

溫泉洗浴地源熱泵、地熱供暖是中國地熱最直接的利用方式利用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作為另一種地熱利用的重要形式,地熱發電在中國的發展規模卻較小。

南京天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鄧壯介紹截至2022年底,中國地熱發電裝機量53.45兆瓦,僅占世界地熱發電裝機量0.33%。去年,全球地熱發電裝機量約16.13萬兆瓦,美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土耳其和新西蘭位居前五位。

“雙碳”背景下,中國的風電和光伏發電狂飆突進,同為綠色可再生能源的地熱發電為何步履蹣跚?新形勢下,地熱發電要獲得快速發展,需要作出哪些努力?

7月24日-29日,界面新聞等媒體走訪雄安、西安、大理和騰沖等地,對中國地熱開發現狀進行局地考察后發現,國內地熱供暖產業已較成熟地熱發電還處于初期培育階段缺乏有效的電價補貼政策、采礦權獲取難度大資源家底不清等,是制約地熱發電發展的主要原因。

未來以地熱發電為主,地熱供暖、生態農業、文旅康養等方式為輔的梯級利用,將成為新一輪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新模式。

中石化綠源地熱能(陜西)開發有限公司位于咸陽市的地熱供暖項目。拍攝:侯瑞寧

從第8位降至第19位

地熱資源是指被人類可以經濟利用的地球內部的能量包括直接利用和發電兩種利用方式

根據地熱能賦存埋深和溫度,地熱能可分為淺層地熱能、水熱型地熱能和干熱巖。淺層地熱資源和中低溫水熱型地熱資源以直接利用為主,高溫水熱型地熱資源和干熱巖主要用于發電。

高溫地熱資源溫度高于150℃,以蒸汽形式存在;中溫地熱資源約90℃-150℃,以水和蒸汽的混合物形式存在;低溫地熱資源溫度介于25℃-90℃,以溫水、溫熱水、熱水等形式存在。

中國地熱資源豐富。全國336個地級以上城市淺層地熱能年可采資源量折合標煤為7億噸;大陸水熱型地熱能年可采資源量折合標煤18.65億噸;3-10千米的干熱巖資源量相當于標煤860萬億噸。

中國地熱發電潛力巨大,分布在藏南、川西、滇西地區的高溫地熱資源發電潛力為7120兆瓦,占全國高溫地熱資源的84.1%;東南沿海地區高溫地熱資源發電潛力為700兆瓦,占全國的8.27%。

與風電和光伏相比地熱能發電不僅零排放無污染而且穩定性好能夠提供不間斷的電力供應,年均運行時長在8000小時以上年利用率是太陽能和風能的5-8倍

但目前中國地熱發電裝機容量規模較小。

中國石化新星公司首席專家劉金俠介紹稱,截至2020年,國內在運行的地熱電站有六座,分別為西藏的羊八井和羊易井兩座地熱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26.18兆瓦和16兆瓦;四川康定地熱電站裝機容量0.28兆瓦;云南瑞麗地熱電站裝機容量1.6兆瓦;廣東的豐順鄧屋地熱電站,裝機容量0.3兆瓦;河北獻縣地熱電站,裝機容量0.2兆瓦。

從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指標看,中國由上世紀70年代末的全球第8位,下降到了目前的第19位。

中國曾對地熱發電寄予厚望。2013年,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5年地熱發電裝機將達100兆瓦。2017年,國家發改委《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提出,地熱發電裝機新增容量約530兆瓦。

2021年,國家對于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再提具體目標是年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若干意見》,提出資源條件好的地區建設一批地熱能發電示范項目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有序推動地熱能發電發展。”

與此同時,近兩年風電和光伏發電呈現狂飆式增長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達到1.25億千瓦,連續三年突破1億千瓦風電裝機容量累計3.65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累計3.93億千瓦。

補貼是關鍵

地熱電價補貼不到位,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

在7月27日舉行的“媒體走進中國地熱”大理活動新聞通氣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表示,國內地熱發電處于培育階段,需要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尤其是電價補貼。

“云南有一些籌劃中的地熱發電項目,一旦有合理的電價補貼,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就能很快上規模,成產業。”何繼善稱。

鄧壯介紹,國內地熱電價補貼是一站一議,沒有全國性統一補貼政策,新的地熱電站拿不到補貼,已有地熱電站的虧損導致新地熱電站建設者望而卻步。

西藏地熱產業協會會長王善民曾參與了西藏羊八井和羊易井的建設。據他介紹,羊八井地熱發電項目含稅上網電價為0.9元/度,并納入了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分攤,目前經濟效益較好;羊易地熱電站一直未獲得補貼電價,電網結算電價為0.25元/度,虧損嚴重。

與會專家普遍表示,地熱發電的運營成本很低,但是前期投資成本高。地熱發電要想有所盈利,上網補貼電價建議在 0.65-0.85 元/度。

“地熱發電前期,需要采取風電和光伏類似的電價補貼。等發展到規模化之后,成本才有可能降下來。”王善民認為,國內的地熱發電裝機規模至少要達到200兆瓦以上,才能實現規模化,并可以與燃煤火電標桿電價持平,實現平價上網。

冰島是地熱發電規模化利用的代表國家之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城市地下空間及能源研究院、地熱能科學技術(大理)研究院院長張大偉介紹目前冰島地熱發電成本折合約在0.2元/度。

其次,采礦權許可證獲取較難。王善民介紹,2018年已經并網發電的羊易電廠,雖然已經完成礦權價款處置,但至今沒有取得地熱采礦權。

地熱礦產資源稅和水資源費也讓經營艱難的地熱發電站雪上加霜。

2020年,《資源稅法》將地熱列為能源礦產,要求按原礦1%-20%或每立方米1-30元的稅率標準征稅。意味著像羊易電廠這樣年地熱流體循環量547萬立方米的地熱資源,需要繳納至少547萬元的資源稅。

資源與消費地區不匹配,也阻礙了地熱發電的發展。中國可用于發電的中高溫地熱多分布于西南的藏南、滇西、川西等,電力消耗主要在東部沿海,地熱資源分布與電力消納需求不匹配,使地熱電站的建設、運營、電力輸送成本居高不下。

張大偉認為,要實現地熱發電規模化發展,需要從四方面入手。

一是全面深化地熱能資源勘查工作。開展地熱能地質調查和潛力評價;優選地熱能有利目標區和勘探靶區;建立地熱能勘探開發先導試驗區等。

二是加強地熱能理論、關鍵技術和裝備攻關。比如加強中深層地熱能熱源構成及新構造控熱機制、中低溫地熱能高效發電技術等研究。

三是開展地熱能開發利用示范工程。努力將大理打造為滇西碳中和示范區國家級“多能互補”示范基地建設“云南大理國家級熱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四是出臺鼓勵地熱能開發利用的配套政策。政府加大投入,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出臺地熱能發電項目綜合電價,減免地熱能資源稅和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

梯級利用新模式

作為地熱資源豐富地區,大理開始探索新模式,成為新一輪地熱發電和梯級利用的試點城市。

地熱梯級利用是指根據地熱能不同溫度進行的逐級利用。一般情況下,高溫地熱會用于發電,中低溫地熱能用來供暖、洗浴、養殖等。

大理彌渡縣硤石洞村的溫泉,目前主要用于村民生活用水。拍攝:侯瑞寧

大理春沐源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曲健很期待地熱梯級利用開發。據他介紹,該公司溫室大棚每年約消費天然氣100億立方米,能源消費成本超過500萬元,占總成本的30%。

“如果將天然氣替代為地熱能,公司的能源消費成本可以下降三分之一。”曲健表示。

在“媒體走進中國地熱”新聞通氣會上,大理州常務副州長李蘇表示,在《大理州產業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明確將地熱能列為重點發展新能源產業之一。

2022年是大理州地熱資源試點勘查期,2023-2025年為產業培育發展期,2026-2030年為產業發展壯大期,探索地熱能勘查開發和綜合利用模式,建設大理國家級地熱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大理州能源局局長彭建華介紹稱,大理通過對彌渡、洱海兩個試點縣的地熱資源勘探,初步優選的區塊預測可以開發20-40兆瓦裝機的地熱發電項目。

彌渡小河淌水片區作為第一個試點,是以20兆瓦裝機發電為主的梯級綜合利用開發,項目投資大約10億元。其中,6億元是發電項目,綜合利用項目投資4億元。

目前大理州地熱開發實施方案已經通過大理州人民政府常務會研究發布,正在進行探礦權設置和招商引資工作。

大理州相關領導表示,地熱發電項目單體的經濟性要依托于國家電價政策的明確。如果國家出臺電價扶持政策,將極大鼓勵試點項目的順利推進。

大理州除了配套前期資源勘查經費外,對于地熱科研經費也將給予支持。下一步將研究申請稅費減免政策。

大理是云南省可再生能源發電主要陣地之一。

2022年,大理新增投產的太陽能光伏電站裝機容量位列云南省第一目前已經建成的新能源裝機346萬千瓦占全省新能源裝機的22%。

李蘇表示“十四五”期間大理新能源裝機將新增1000萬千瓦以上正在全省率先打造第一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中國地熱直接利用全球第一,為何發電利用進展緩慢?

缺乏有效的電價補貼政策、采礦權獲取難度大、資源家底不清等,是制約地熱發電發展的主要原因。

圖片拍攝:侯瑞寧

界面新聞記者 | 侯瑞寧

一米多高的水柱從山間石縫里噴涌而出,水汽帶著硫磺味撲面而來。而后,熱水順著管道流向溫泉池等待游客們的光臨

這里是云南騰沖熱海風景區是中國中高溫地熱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也是溫泉觀賞和洗浴的熱門旅游地

溫泉洗浴地源熱泵、地熱供暖是中國地熱最直接的利用方式利用量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作為另一種地熱利用的重要形式,地熱發電在中國的發展規模卻較小。

南京天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鄧壯介紹截至2022年底,中國地熱發電裝機量53.45兆瓦,僅占世界地熱發電裝機量0.33%。去年,全球地熱發電裝機量約16.13萬兆瓦,美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土耳其和新西蘭位居前五位。

“雙碳”背景下,中國的風電和光伏發電狂飆突進,同為綠色可再生能源的地熱發電為何步履蹣跚?新形勢下,地熱發電要獲得快速發展,需要作出哪些努力?

7月24日-29日,界面新聞等媒體走訪雄安、西安、大理和騰沖等地,對中國地熱開發現狀進行局地考察后發現,國內地熱供暖產業已較成熟地熱發電還處于初期培育階段缺乏有效的電價補貼政策、采礦權獲取難度大資源家底不清等,是制約地熱發電發展的主要原因。

未來以地熱發電為主,地熱供暖、生態農業、文旅康養等方式為輔的梯級利用,將成為新一輪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新模式。

中石化綠源地熱能(陜西)開發有限公司位于咸陽市的地熱供暖項目。拍攝:侯瑞寧

從第8位降至第19位

地熱資源是指被人類可以經濟利用的地球內部的能量包括直接利用和發電兩種利用方式

根據地熱能賦存埋深和溫度,地熱能可分為淺層地熱能、水熱型地熱能和干熱巖。淺層地熱資源和中低溫水熱型地熱資源以直接利用為主,高溫水熱型地熱資源和干熱巖主要用于發電。

高溫地熱資源溫度高于150℃,以蒸汽形式存在;中溫地熱資源約90℃-150℃,以水和蒸汽的混合物形式存在;低溫地熱資源溫度介于25℃-90℃,以溫水、溫熱水、熱水等形式存在。

中國地熱資源豐富。全國336個地級以上城市淺層地熱能年可采資源量折合標煤為7億噸;大陸水熱型地熱能年可采資源量折合標煤18.65億噸;3-10千米的干熱巖資源量相當于標煤860萬億噸。

中國地熱發電潛力巨大,分布在藏南、川西、滇西地區的高溫地熱資源發電潛力為7120兆瓦,占全國高溫地熱資源的84.1%;東南沿海地區高溫地熱資源發電潛力為700兆瓦,占全國的8.27%。

與風電和光伏相比地熱能發電不僅零排放無污染而且穩定性好能夠提供不間斷的電力供應,年均運行時長在8000小時以上年利用率是太陽能和風能的5-8倍

但目前中國地熱發電裝機容量規模較小。

中國石化新星公司首席專家劉金俠介紹稱,截至2020年,國內在運行的地熱電站有六座,分別為西藏的羊八井和羊易井兩座地熱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26.18兆瓦和16兆瓦;四川康定地熱電站裝機容量0.28兆瓦;云南瑞麗地熱電站裝機容量1.6兆瓦;廣東的豐順鄧屋地熱電站,裝機容量0.3兆瓦;河北獻縣地熱電站,裝機容量0.2兆瓦。

從地熱能發電裝機容量指標看,中國由上世紀70年代末的全球第8位,下降到了目前的第19位。

中國曾對地熱發電寄予厚望。2013年,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15年地熱發電裝機將達100兆瓦。2017年,國家發改委《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提出,地熱發電裝機新增容量約530兆瓦。

2021年,國家對于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再提具體目標是年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若干意見》,提出資源條件好的地區建設一批地熱能發電示范項目年,國家發改委發布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有序推動地熱能發電發展。”

與此同時,近兩年風電和光伏發電呈現狂飆式增長年,全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達到1.25億千瓦,連續三年突破1億千瓦風電裝機容量累計3.65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累計3.93億千瓦。

補貼是關鍵

地熱電價補貼不到位,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

在7月27日舉行的“媒體走進中國地熱”大理活動新聞通氣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何繼善表示,國內地熱發電處于培育階段,需要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尤其是電價補貼。

“云南有一些籌劃中的地熱發電項目,一旦有合理的電價補貼,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就能很快上規模,成產業。”何繼善稱。

鄧壯介紹,國內地熱電價補貼是一站一議,沒有全國性統一補貼政策,新的地熱電站拿不到補貼,已有地熱電站的虧損導致新地熱電站建設者望而卻步。

西藏地熱產業協會會長王善民曾參與了西藏羊八井和羊易井的建設。據他介紹,羊八井地熱發電項目含稅上網電價為0.9元/度,并納入了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分攤,目前經濟效益較好;羊易地熱電站一直未獲得補貼電價,電網結算電價為0.25元/度,虧損嚴重。

與會專家普遍表示,地熱發電的運營成本很低,但是前期投資成本高。地熱發電要想有所盈利,上網補貼電價建議在 0.65-0.85 元/度。

“地熱發電前期,需要采取風電和光伏類似的電價補貼。等發展到規模化之后,成本才有可能降下來。”王善民認為,國內的地熱發電裝機規模至少要達到200兆瓦以上,才能實現規模化,并可以與燃煤火電標桿電價持平,實現平價上網。

冰島是地熱發電規模化利用的代表國家之一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城市地下空間及能源研究院、地熱能科學技術(大理)研究院院長張大偉介紹目前冰島地熱發電成本折合約在0.2元/度。

其次,采礦權許可證獲取較難。王善民介紹,2018年已經并網發電的羊易電廠,雖然已經完成礦權價款處置,但至今沒有取得地熱采礦權。

地熱礦產資源稅和水資源費也讓經營艱難的地熱發電站雪上加霜。

2020年,《資源稅法》將地熱列為能源礦產,要求按原礦1%-20%或每立方米1-30元的稅率標準征稅。意味著像羊易電廠這樣年地熱流體循環量547萬立方米的地熱資源,需要繳納至少547萬元的資源稅。

資源與消費地區不匹配,也阻礙了地熱發電的發展。中國可用于發電的中高溫地熱多分布于西南的藏南、滇西、川西等,電力消耗主要在東部沿海,地熱資源分布與電力消納需求不匹配,使地熱電站的建設、運營、電力輸送成本居高不下。

張大偉認為,要實現地熱發電規模化發展,需要從四方面入手。

一是全面深化地熱能資源勘查工作。開展地熱能地質調查和潛力評價;優選地熱能有利目標區和勘探靶區;建立地熱能勘探開發先導試驗區等。

二是加強地熱能理論、關鍵技術和裝備攻關。比如加強中深層地熱能熱源構成及新構造控熱機制、中低溫地熱能高效發電技術等研究。

三是開展地熱能開發利用示范工程。努力將大理打造為滇西碳中和示范區國家級“多能互補”示范基地建設“云南大理國家級熱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四是出臺鼓勵地熱能開發利用的配套政策。政府加大投入,鼓勵社會資金投入,出臺地熱能發電項目綜合電價,減免地熱能資源稅和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

梯級利用新模式

作為地熱資源豐富地區,大理開始探索新模式,成為新一輪地熱發電和梯級利用的試點城市。

地熱梯級利用是指根據地熱能不同溫度進行的逐級利用。一般情況下,高溫地熱會用于發電,中低溫地熱能用來供暖、洗浴、養殖等。

大理彌渡縣硤石洞村的溫泉,目前主要用于村民生活用水。拍攝:侯瑞寧

大理春沐源農業科技公司負責人曲健很期待地熱梯級利用開發。據他介紹,該公司溫室大棚每年約消費天然氣100億立方米,能源消費成本超過500萬元,占總成本的30%。

“如果將天然氣替代為地熱能,公司的能源消費成本可以下降三分之一。”曲健表示。

在“媒體走進中國地熱”新聞通氣會上,大理州常務副州長李蘇表示,在《大理州產業振興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明確將地熱能列為重點發展新能源產業之一。

2022年是大理州地熱資源試點勘查期,2023-2025年為產業培育發展期,2026-2030年為產業發展壯大期,探索地熱能勘查開發和綜合利用模式,建設大理國家級地熱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大理州能源局局長彭建華介紹稱,大理通過對彌渡、洱海兩個試點縣的地熱資源勘探,初步優選的區塊預測可以開發20-40兆瓦裝機的地熱發電項目。

彌渡小河淌水片區作為第一個試點,是以20兆瓦裝機發電為主的梯級綜合利用開發,項目投資大約10億元。其中,6億元是發電項目,綜合利用項目投資4億元。

目前大理州地熱開發實施方案已經通過大理州人民政府常務會研究發布,正在進行探礦權設置和招商引資工作。

大理州相關領導表示,地熱發電項目單體的經濟性要依托于國家電價政策的明確。如果國家出臺電價扶持政策,將極大鼓勵試點項目的順利推進。

大理州除了配套前期資源勘查經費外,對于地熱科研經費也將給予支持。下一步將研究申請稅費減免政策。

大理是云南省可再生能源發電主要陣地之一。

2022年,大理新增投產的太陽能光伏電站裝機容量位列云南省第一目前已經建成的新能源裝機346萬千瓦占全省新能源裝機的22%。

李蘇表示“十四五”期間大理新能源裝機將新增1000萬千瓦以上正在全省率先打造第一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腾冲县| 江安县| 木里| 彩票| 中方县| 东阿县| 张家界市| 江华| 武汉市| 弥渡县| 密云县| 惠安县| 平邑县| 开封市| 漳平市| 云梦县| 鹿邑县| 通许县| 吉林省| 东乌| 三江| 剑阁县| 东平县| 合肥市| 分宜县| 崇义县| 建始县| 临颍县| 太谷县| 隆子县| 乐安县| 大兴区| 衢州市| 太白县| 涟源市| 澎湖县| 溆浦县| 鄯善县| 济南市| 库车县| 贵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