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產業科技Pro
城商行巨頭中,江蘇銀行的消費金融底色最為明顯。
從江蘇銀行的消費金融發力點來看,基于消費金融與信用卡中心組織架構支撐,主要依靠三大戰略驅動,分別是信用卡、消費金融、消金子公司。
業績指標上,江蘇銀行信用卡、消費金融業務增長較快,尤其是消費金融貸款余額位居城商行前列,是名副其實的城商行消金零售扛把子。
其中,信用卡業務在2018至2022的五年間,發卡量猛增三倍,年新增發卡量從20萬張躍升到百萬張。年初以來,江蘇銀行信用卡增加家裝、家居、汽車分期投放,實現上半年信用卡消費交易額近300億元,同比增長15%。
個人消費貸款業務五年增長近兩倍,貸款余額近三千億元,超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成為個人貸款資產配比中權重最高的科目。另外,江蘇銀行消金子公司開業后業務快速起量,為母行零售業務轉型增添助力。
作為城商行,江蘇銀行在展業區域、物理網點和從業人員等方面劣于股份行,何以在消費金融業務上一馬當先?答案除了自營發力,更明顯的標簽在于助貸和聯名卡業務。
隨著零售業務轉型深化,江蘇銀行的消費金融余額、零售AUM規模繼續在城商行中保持領先,這也為其帶來多元化的業績貢獻。江蘇銀行2023半年度業績快報顯示,截至上半年末,江蘇銀行資產總額、貸款余額、營業收入、凈利潤均實現增長,整體體量穩居城商行頭部。
消費金融助力消費復蘇的號角吹響,江蘇銀行消費金融與信用卡的增長勢能有望繼續擴大。
發卡量5年增3倍
信用卡業務是商業銀行零售轉型的先驅,也是大零售戰略的關鍵入口。但受限于網點、場景和卡中心展業能力等弱勢,城商行在信用卡業務上一直難有起色,直至互聯網金融興起,聯名卡為城商行發卡提供了獲客和場景支撐,盤活城商行信用卡增量起勢。
與同業共勢前行,江蘇銀行信用卡業務正是一個城商行發卡的微觀樣本。
以五年為節點,江蘇銀行信用卡業務釋放轉折信號。「產業科技」通過梳理財報數據發現,2018年至2022年,江蘇銀行信用卡累計發卡量分別為166萬張、308萬張、412.66 萬張、510萬張、653.36萬張,期間增速為16%、86%、34%、24%、28%。
同期,江蘇銀行的信用卡透支余額為159億元、183億元、224億元、284億元、357.79億元,增速分別為37%、15%、22%、27%、26.06%。
對比可見,2019年是江蘇銀行信用卡發卡量突破的關鍵一年。當年新增發卡量142萬張,往后每年保持百萬級新增發卡,而此前每年新增發卡在20萬張左右。
雖然與股份行和上海銀行等城商行的發卡量存有差距,但江蘇銀行的信用卡資產質量可圈可點。由于江蘇銀行近年財報中未披露信用卡不良率,最新的不良數據不得而知,但可從2019年的信用卡不良率1.34%窺見江蘇銀行較高的信用卡資產質量水平。
江蘇銀行信用卡業務緣何一躍而起?把時間拉回到2019年,彼時以美團、京東等互聯網金融平臺為代表的聯名信用卡快速發展,江蘇銀行在2019年1月與美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金融與場景的跨界合作從此開啟。
2019年4月,江蘇銀行美團聯名信用卡正式上線。江蘇銀行在年報中稱,與綜合消費場景平臺合作推出聯名信用卡,不斷豐富信用卡產品體系。也正是這一年,江蘇銀行的信用卡發卡量猛增。
除了江蘇銀行,其他頭部城商行借助美團等聯名渠道,信用卡業務也紛紛擴容。不過伴隨信用卡新規出臺,重度依賴聯名合作渠道的城商行發卡量增速明顯下滑,江蘇銀行自然也不例外。
信用卡新規要求發卡行嚴格合作機構管理,其中對商業銀行聯名卡影響最顯著的便是集中度指標限制。
根據央行發布的《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銀行業金融機構通過單一合作機構或者具有關聯關系的多家合作機構各類渠道獲取信用卡申請的,批準信用卡的發卡數量合計不得超過本機構信用卡總發卡數量的25%,授信額度合計不得超過本機構信用卡總授信額度的15%。
嚴格的集中度管理,掐斷了部分城商行依靠單一頭部互聯網渠道發卡的想法。此外,互聯網流量原本十分集中,分化明顯,而城商行信用卡業務體量并不大,參照集中度指標,城商行聯名卡的分子分母均受限。
如何破局新規帶來的影響,推動信用卡業務繼續保持增長,成為一眾城商行思考的命題。
自營、助貸齊發力
為了維持消費金融與信用卡業務穩增,江蘇銀行打開助貸、渠道和自營兩翼。
面對信用卡政策變化及存量市場沖擊,江蘇銀行信用卡一方面拓寬聯名卡渠道,保持聯名卡投放,去年以來陸續推出美團優選、BETTER、單車無界數字信用卡、移動無界聯名卡等信用卡新產品。
另一方面則通過自營網絡,挖掘屬地生活服務場景,推動自營發卡增長。江蘇銀行在2022年財報中稱,深化客群經營,針對新市民等群體的消費服務需求,迭代升級數字 e 融卡、聚寶卡產品。
e 融卡是江蘇銀行信用卡拳頭產品之一,該產品此前為線下進件,去年升級至數字“e融卡”,支持全線上化申請支用。e 融卡具備卡貸合一的屬性,既能滿足持卡人大額消費、資金周轉需求,同時也配發一張標準信用卡。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江蘇銀行數字“e融卡”累計發卡已突破15.9萬張。
在用卡、活卡層面,江蘇銀行基于分行網點區域內的消費場景挖掘,深入本地場景渠道,以新能源汽車分期、家裝分期等場景業務作為突破口,發力分期業務。
今年年初,江蘇銀行開展“十百千”拓渠工程,與綠地、金螳螂、紅星美凱龍等房地產、家居裝飾、家具賣場等家居家裝企業聯合開展信用卡分期優惠活動。今年以來,江蘇銀行家裝、家居等信用卡分期產品貸款投放實現倍數增長。
除了信用卡業務,江蘇銀行的消費金融業務同樣也采取助貸、自營齊發力的方式,實現余額穩增,體量居城商行首位,在城商行中扮演“消金一哥”的角色。
根據財報數據,江蘇銀行個人消費貸款業務在2018年至2022年間,余額分別為1056億元、1628億元、1988億元、2544億元、2878億元,五年間增長近兩倍。
江蘇銀行消金業務的猛增離不開助貸業務支撐,其在財報中稱與頭部互聯網機構深度合作,業務質效不斷提升,效益貢獻進一步增強。雖然江蘇銀行未披露合作的助貸平臺,但據「產業科技」了解,其主要合作了螞蟻、京東金融、攜程金融、美團金融等頭部助貸平臺。
自營方面,江蘇銀行通過直銷和線下網點,布局了兩大自營消金產品“消費隨e貸”、“卡易貸”。這兩款產品最高額度均為30萬元,主要面向公積金優質客群。其中,“消費隨e貸”為純線上產品,“卡易貸”由線下分支行網點進件。
自營產品設定嚴格的客群準入,覆蓋優質客群以降低信用風險;助貸產品依托頭部流量平臺風控篩選,覆蓋下沉客群。兩方合力讓江蘇銀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快速擴張消費金融業務。數據顯示,江蘇銀行2022年個貸不良率僅為0.7%,不僅在城商行中保持較優水平,而且相較股份行也不遜色。
無論是信用卡還是消費金融業務,江蘇銀行的消費金融布局均難以擺脫區域限制,這意味著僅僅依靠銀行渠道做強消費金融可能受限。根據財報信息,江蘇銀行下轄 17 家分行,江蘇省外核心分行包括北京分行、上海分行、深圳分行、杭州分行,雖然展業范圍覆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但畢竟服務觸達區域有限。
從江蘇銀行披露的貸款區域劃分來看,主要投放區域還是江蘇地區。截至2022年年末,在江蘇銀行各項貸款中,江蘇地區貸款余額13667億元,占比85.2%;長三角地區(不含江蘇)貸款余額1066億元,占比6.64%;珠三角地區貸款余額685億元,占比4.27%;環渤海地區貸款余額624億元,占比3.89%。
為了延伸消費金融業務半徑,突破展業區域限制,江蘇銀行把消費金融戰略重心放到消金子公司蘇銀凱基身上。開業兩年來,蘇銀凱基依靠助貸模式業務快速起量,已經在江蘇銀行消費金融業務版圖中起到貢獻。
2022年,蘇銀凱基消金實現營業收入17.67億元,凈利潤1.6億元。與2021年相比,營收同比增長336%,凈利潤同比增長841%。官網信息披露,截至今年6月底,蘇銀凱基貸款余額已突破300億元,累計服務全國客戶超500萬戶。
蘇銀凱基在業務方向上,延續了母行消費金融業務的線上基因,但從消費金融行業發展趨勢看,現階段僅僅依靠助貸想突破500億乃至千億體量,已經比較困難。因此,蘇銀凱基接下來若想打開全國市場,自營和線下的布局不可或缺。
手持消費金融、信用卡、消金子公司三張王牌,城商行消金一哥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