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聚美麗 飄 飄
近日,禾大、奇華頓、科萊恩、亞什蘭、巴斯夫、陶氏化學這六大日化原料商發布了2023年上半年財報。
凈利皆下滑,六大原料巨頭遇困境
對比這些企業上半年的財報,可以發現原料巨頭們面臨以下困境:
國際原料商凈利下滑;
提價策略未扭轉下滑之勢;
原料價格下跌,跌價去庫存影響業績;
如禾大財報顯示,上半年的銷售額為8.81億英鎊(約合人民幣81.26億元),同比下滑21.9%;營業利潤則較去年同期下跌54.9%至1.3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1.99億元)。
盈利能力下滑是此次6大化妝品原料商財報中呈現出的共同點,另外,梳理財報后,我們還發現了以下關鍵數據和信息:
禾大子公司Sederma優質活性成分在華銷售額增長超30%;禾大和奇華頓香精香料業務銷售額都實現增長,其中禾大增長了20%。
受全球聚乙烯需求的推動,陶氏化學Q2包裝和專業塑料業務凈銷售額增長;硅氧烷和丙烯酸單體價格下降影響了性能材料和涂料部門Q2當地價格的下降。
亞什蘭個護業務銷售額和營利雙降;化妝品成分1,4-丁二醇的銷售額Q2環比下降2%。
巴斯夫營養與護理部門和科萊恩在護理化學品業務銷售額、利潤雙降;巴斯夫和科萊恩在華銷售分別下滑23.6%、12%。
禾大活性成分中國增長超30%
首先,從禾大的財報來看,禾大消費者護理部門上半年銷售額為4.56億英鎊(約合人民幣42.05億元),同比增長0.2%;營業利潤為792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7.30億元),同比下滑28.58%。
圖源:禾大2023上半年財報
目前,禾大消費者護理部門有美容活性產品、美容護理、香精香料、家庭護理四大業務,銷售額分別占比部門銷售額的20%、50%、25%、5%。
在美容活性產品業務方面,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旗下Sederma的優質活性成分銷售額增長快速,特別是在中國市場銷售增長超30%。
在香精香料業務方面,由于新興市場如今快速發展,銷售額增長了20%。同時,收購伊比利亞化學公司帶來的銷售協同效應也繼續取得良好進展。
在美容護理業務方面,銷量增長快速,為四大業務中增長最多的部分。
分區域來看,上半年禾大拉丁美洲市場的銷量有所增長;亞洲市場則受到了工業需求“頹勢”的影響,但消費者護理部門在該地區銷售額實現個位數增長;北美市場仍“疲軟”,銷售額和銷量仍明顯低于去年同期,但訂單量已從年初開始逐步改善。
陶氏化學、亞什蘭化妝品相關業務銷售額下降
在化妝品相關業務上,陶氏化學與亞什蘭上半年銷售額都下降。
其中,陶氏化學性能材料和涂料部門在2023Q1和Q2凈銷售額皆下滑,分別為22.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2.76億元)、21.9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8.34億元),跌幅分別為25.35%、26.84%。
陶氏化學表示,Q2性能材料和涂料部門的當地價格同比下降了16%,主要是由于硅氧烷(注:化妝品中作保濕劑和潤滑劑)和丙烯酸單體(注:化妝品中作增稠劑、乳化劑、粘合劑)的下降。
此外,與化妝品相關的包裝和專業塑料業務Q2凈銷售額有所上漲。陶氏化學表示,由于全球能源和原料成本下降,所有地區的乙烯和聚乙烯(注:乙烯/乙烯共聚物在化妝品、護膚品里主要作用是柔潤劑,增稠劑)價格都下降,當地價格同比下降了21%。同時受全球聚乙烯需求推動,包裝和專業塑料業務整體凈銷售額在Q2增長。
圖源:陶氏化學、亞什蘭2023上半年財報
而亞什蘭上半年個人護理業務銷售額為3.0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73億元),同比下滑4.09%;營業利潤為2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78億元),同比下滑40.48%。
有機中間體業務銷售額為1.0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48億元),同比下滑11.76%;營業利潤為37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64億元),同比下滑11.90%。
其中,Q2有機中間體業務中1,4-丁二醇(簡稱BDO,作為保濕劑和溶劑在化妝品中使用)的銷售額為16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14億元),較上一季度下降2%,主要是由于BDO定價較低,部分被較高的銷量所抵消。
對于業績的下滑,亞什蘭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吉列爾莫·諾沃表示:“當前我們面臨著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原料需求下降,中國市場恢復速度低于預期等困難。我們仍對前景感到擔憂,如果客戶的去庫存持續到第三季度,我們可能會對某些產品線采取額外的庫存減少行動。”
巴斯夫、科萊恩在華銷售分別下滑23.6%、12%
從區域市場的表現來看,巴斯夫和科萊恩在華銷售都是下滑的態勢。
據財報顯示,巴斯夫上半年各地區銷售額都下滑,其中,在大中華地區上半年銷售額下滑23.6%至47.13歐元(約合人民幣372.83億元);科萊恩上半年在亞洲市場的銷售額下降2%,中國市場則下降了12 %。
圖源:巴斯夫、科萊恩2023上半年財報
另外,從財報上還可以發現,巴斯夫營養與護理部門和科萊恩在護理化學品業務銷售額、利潤呈雙降。
其中,巴斯夫營養與護理部門上半年銷售額為35.3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78.65億元),同比下滑12.5%;EBIT(注:息稅前利潤)為1.1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98億元),同比下滑75.05%。
科萊恩上半年護理化學品業務銷售額為12.46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102.40億元),同比下跌17%;EBITDA為2.61億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21.45億元),同比下滑10%。
巴斯夫方面表示,營養與護理部門銷售額大幅下降與銷量下降有關。其中,在Q2該部門銷售業績是由于需求下降、價格下降導致各業務領域銷量和銷售額、利潤率都下降造成的。同時,由于降價主要影響了護理化學品業務中油類表面活性劑和醇類的銷售。
科萊恩則稱,長期的去庫存周期繼續影響著上半年護理化學品業務的關鍵終端市場需求。而護理化學品業務Q2業績下滑則受到是中國經濟復蘇緩慢,去庫存延長,與非常強勁的比較基礎相比需求疲軟的影響。
提價“失靈”?巨頭們紛紛自救
從六家原料商2022財年業績中發現,大盤盈利能力減弱的端倪。
2022財年,各大原料商面臨著俄烏戰爭、成本漲價、新冠疫情等影響,紛紛采取提價措施。然而,提價舉措只是保證促使營收上漲,但巨頭們的盈利能力仍在減弱。同時,為去庫存跌價出售也對營收和凈利造成影響。
而這些困境,在2023上半年仍未解決。此外,在化妝品相關的業務上,巨頭們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市場份額雖在,但持續下滑的業績也讓他們囿于“吃老本”。不過,巨頭在香精香料業務上的業績仍在增長。
不過,從近年六家原料商的經營動向來看,它們都在采取措施以自救。
-加碼中國市場:任命高管和建廠
當前,諸多全球原料商業務拓展到了亞洲,尤其是中國市場。
如今年3月,亞什蘭南京工廠260噸/年植物功能性材料項目奠基儀式在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園舉行。
該項目采用亞什蘭全球領先和獨有的植物小RNA提取技術及鮮活植物萃取技術專利技術,將生產適合中國市場的高性價比生物功能性原料根據中國化妝品消費者需求。
對此亞什蘭個人護理品亞太區總經理及大中華區總經理趙連明表示:“集團目前最大的投入都在中國市場,這是我們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今年6月,陶氏化學其中國張家港生產基地啟動了一項有機硅下游產品擴建項目。
在高管方面,今年3月,陶氏化學任命原中國區高管朱成怡4月1日起正式擔任大中華區總裁,這是陶氏化學首位中國本土成長的總裁。
-收購、合并、出售等優化業務組合
近年,國際原料商紛紛采取收購、合并、出售業務等手段以優化業務組合,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以求更高額的盈利。
今年2月,奇華頓收購Amyris公司的三種化妝品成分:性能最高的潤膚劑Neossance Squalane、植物硅膠替代品Neossance Hemisqualane和可持續防曬霜CleanScreen。
對于此次收購目的,奇華頓香水和美容總裁Maurizio Volpi表示,本次收購或能將其生物技術與Amyris專業能力相結合的方式來突破生物技術的壁壘,從而推動原料端的創新。
今年7月,禾大以2.32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1.32億元)收購韓國高端生物技術活性成分供應商Solus Biotech。
禾大通過本次收購將實現擴充旗下美容活性成分產品組合,同時也擴大在高端美容市場的影響力。
-裁員等手段削減開支
由于盈利能力的下滑,成本上漲等原因,國際原料商在近年采取了各種手段削減開支。
去年10月,巴斯夫宣布將計劃在非生產領域每年節省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9.42億元),其中超過一半的成本削減將在路德維希港一體化基地實施。同時,其還表示將精簡運營部門、服務部門、研發部門和企業中心的成本。而該次削減開支便是歐洲業務盈利疲軟等因素造成的。
此外,在今年2月,巴斯夫還表示由于2022年盈利大幅下降以及能源危機所產生的負擔,其計劃在全球范圍內裁員2600人。
今年1月,陶氏化學也曾發布公告稱,將通過在全球裁員約2000人、關閉部分工廠、減少原材料購買并削減物流和水電成本以縮減2023財年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1.38億元)開支。
-加大科研,提高創新能力
在原料市場整體大盤不景氣之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國際原料商也紛紛加大研發投入,以在原料端有更好的創新來提高自身的競爭軟實力。
今年4月,科萊恩位于浙江嘉興的催化劑生產基地正式開業。這是科萊恩在華建設的第三座催化劑工廠,投資約為8000萬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6.56億元)。
今年6月,巴斯夫與華南理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化工、材料、工業智能方案等領域通過合作的方式實現更多的科技創新。
如今,國際原料商大盤面臨著凈利下滑、研發費減少、提價策略“失靈”和庫存跌價的困境。在此局面下,巨頭紛紛海外市場,尤其是中國看作新增長點。但是,舉措連連仍為扭轉大盤“頹勢”。同時,成本上漲、提價策略造成庫存堆積的背后也在警示著原料商在夯實技術壁壘、拓展市場求增量外,其先要做的是形成差異化市場競爭力。
參考資料:巴斯夫財報、奇華頓財報、亞什蘭財報、科萊恩財報、禾大財報、陶氏化學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