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天齊鋰業與smart品牌正式簽署《股份認購協議》。根據協議,天齊鋰業將向smart投資1.5億美元,且合作不止于財務投資層面,還涉及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的協作。
此前7月,smart就曾宣布開啟A輪融資,計劃募集2.5至3億美元,由天齊鋰業領投,如今投資計劃終于落定。
作為鋰電產業鏈上游龍頭企業,天齊鋰業的業務主要涉及鋰礦和衍生鋰產品,是國內最大的鋰電新能源核心材料供應商。公司半年報顯示,天齊鋰業上半年實現營收248.23億元,歸母凈利潤64.52億元。
天齊鋰業創始人、董事長蔣衛平表示,投資smart品牌是天齊鋰業首次和產業鏈最下游汽車端建立聯系。
smart品牌由吉利控股和梅賽德斯-奔馳共同持股,2019年,吉利收購smart 50%的股權,同年與奔馳合資成立smart品牌全球公司。之后幾年時間里,smart完成電動化轉型,先后于2022年9月和2023年6月推出兩款純電車型。據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smart在國內累計交付3.1萬輛。
今年3月起,smart陸續在歐洲多地開啟上市交付,同時布局全球多個市場,此次投資對smart來說能夠幫助其“全球品牌”戰略的實現。
同日,天齊鋰業還分別與奔馳和吉利簽署諒解備忘錄和戰略合作協議。
其中,天齊鋰業將與吉利在上游資源、核心材料、鋰電技術研究、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材料、軟件技術開發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鋰電材料領域的研發創新和產業鏈垂直整合。
吉利目前正在推動電動化和智能化的轉型。從新能源轉型成果來看,去年全年吉利汽車總銷量為143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超64萬輛,新能源滲透率達27.9%。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9.4萬輛,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15.79萬輛,新能源滲透率達22.7%。
奔馳自2021年也開始進行電動化轉型,預計將在2030年提供全面電動化產品陣容。今年的慕尼黑車展上,奔馳發布了CLA級概念車——首款基于模塊化架構(MMA)平臺打造,并搭載全新MB.OS操作系統的純電車型。這款車將于2024年先在歐洲開始生產,幾個月后在中國投產并正式投放市場。
今年以來,鋰電價格不斷回落,通過與吉利和奔馳兩大汽車制造商合作,天齊鋰業也能夠減小因價格下跌的周期性風險帶來的損失。而天齊鋰業則能為合作的汽車品牌提供鋰電原材料等方面的支持,從而保障供應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