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從巴黎臭蟲到中國“藍螞蟻”,蟲子有何隱喻?| 編輯部聊天室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從巴黎臭蟲到中國“藍螞蟻”,蟲子有何隱喻?| 編輯部聊天室

蟲子生活在地下、暗處或廢棄的地方的特點,與很多邊緣化人群的處境類似。

2023年10月3日,法國巴黎,害蟲防治店“Hygiene Premium”里的臭蟲圖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第105期主持人 | 潘文捷

近期,臭蟲占據了法國的新聞頭條。法國政府擔心巴黎的形象正在受損,旅游業可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臭蟲可能引發人們對2024年奧運會期間健康和安全情況的質疑。在鄰國英國,各大媒體也對此事輪番報道,人們擔憂臭蟲會跟隨著法國旅行者的衣服和行李箱,大肆入侵英國的公共場所。

臭蟲的叮咬雖然令人瘙癢,但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一般在一周之內會自行消失。而且,臭蟲并不會傳播疾病,所以很多對臭蟲的恐慌其實并無必要??墒?,這種生物依然令人厭惡不已。脆弱甚至加劇了人們的妄想——害蟲防治網站badbugs.fr的創建者Nicolas Roux de Bézieux看到,人們源源不斷地給救助機構打電話報告自家屋里有臭蟲,但實際上其中有四分之三并不是。

身體上和屋子里有無臭蟲,不僅對健康很重要,而且變得具有道德意義。其實臭蟲等“害蟲”在地球上生存的歷史遠早于人類,但是,它們的身份卻要被人類定義。從早期現代的歐洲開始,人們逐漸把“害蟲”看成是下層階級和外國人身上令人厭惡的特征。臭蟲、跳蚤、虱子……這些動物不斷地打破階級壁壘,引發人們內心的恐懼,成為社會階層的標志、污名化的標簽。在《體無完膚:我們與害蟲的戰爭,一部社會和文化史》一書中,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歷史學榮譽教授麗莎·T.薩拉索恩(Lisa T. Sarasohn)看到,“社會優勢地位的標志之一是指定他者,自己比他者占有優勢。當此人身上帶有他者的身體標記——虱子或被其叮咬的痕跡時,一個新的、強有力的社會標識就會被人識破?!?/span>

昆蟲與窘迫,變形與寄生

董子琪:魯迅有著名的《夏三蟲》,討論了夏天常見的三種蟲類,跳蚤、蒼蠅和蚊子。這三種里,他最不討厭的是跳蚤,因為叮人不吵人,最憎惡的是蚊子,因為不光叮人還特別惱人?!疤榈膩硭毖?,雖然可惡,而一聲不響地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這段議論前陣還被孫歌老師引用并稱贊過。

跳蚤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是,我怎么覺得魯迅沒怎么被跳蚤叮過(如果不養貓狗,在城市中生活是比較難被叮到吧,魯迅又那么討厭貓),要不然就對跳蚤不過敏,因為跳蚤叮咬真的奇癢難耐,爐甘石洗劑涂上去也不能緩解,根本不是“爽快的”。與蚊子對比而得出的“爽快”品質,是否出于一種比賦的想象而非真實的生活經驗呢?就像許多蟲類都被賦予不同的品質一樣。當然是可以這么比方的,但真正接觸過這類蟲子的人難免會覺得“失實”。 

人變成蟲會引發原始恐慌嗎?“蟲豸”在阿Q看來都是最低等的,自稱“蟲豸”會令他悶悶不樂;《變形記》中格里高利變成甲蟲,讓家人陷入恐懼;科幻電影《第九區》里染上傳染病的人都會變成“大龍蝦”——外星人,令人避之不及(小龍蝦也經常被說成陰暗潮濕的蟲子,是污染河道的外來物種);《變蠅人》就更過分了,通過科學實驗,人竟然墮落成半人半蠅的東西。這種種的人到蟲的變異伴隨著喪失,尊嚴的喪失、能力的剝奪以及作為身份的消滅,但好像還是潛藏著一種優勝劣汰的思路,因為“劣”所以被淘汰成了蟲豸。

《變蠅人》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在翻看《飲食中的朝鮮歷史》一書時,我也看到了一段有趣的關于虱子與食物的描述。傳說貞洞地區有許多貧困家庭聚集,而窮人家中經常有壁虱出沒,所以這里叫做“壁虱溝”,這些人賣的煎餅因為長得像扁平狀的壁虱,被叫做“壁虱煎餅”。窮與虱子有關,這來自于生活常識,也有心理想象的成分。周星馳的電影喜歡用“小強”(蟑螂)開玩笑,也是深諳這種昆蟲與窘迫的關系。

徐魯青蟲子常隱喻底層,“寄生蟲”在許多文化里是用來指責窮人的喻體,背后或許是暗示底層人要依賴社會或政府的支持來滿足需求。蟲子生活在地下、暗處或廢棄的地方的特點,與很多邊緣化人群的處境也類似,比如十幾年前的新聞報道中經常出現的“蟻族”一詞,用來概括“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這個群體和螞蟻有許多相類似的特點:高智、弱小、群居?!睂嶋H上,人們或許很難從螞蟻聯想到“高智”,或許更多想到的是,蟻族和螞蟻一樣,生活在狹窄的群租房或潮濕的地下室里。上世紀60年代的一些西方記者會把中國人比作“藍螞蟻”,藍指的是無論在哪里人們都穿著藍布衣服,螞蟻又是順從、機械、服從集體的代表,與其說像異族生物,不如說更像是去生命的機器零件。

蟲子也可以成為弱勢群體自我賦權的符號

林子人:《變形記》中變成甲蟲的格里高利讓家人恐懼和厭惡,還有一層原因是他從家庭的經濟頂梁柱變成了“無用之蟲”??ǚ蚩赡茉缭?0世紀初就預見了資本主義社會終將把人分為有用的勞動力和無用的非勞動力。整個20世紀,特別是在新自由主義從70年代末開始逐漸席卷全球后,人們把產生經濟價值的勞動奉若神明,貶低所有沒有經濟價值的勞動(比如照料和育兒)。這或許是“變成甲蟲”的經濟隱喻。

如果說蟲子有經濟地位和階級的意涵,那么這個意象也可以反過來成為弱勢群體自我賦權的符號,批判崇尚適者生存、鄙視弱者的社會?!靶姟保耄┳畛跏侵苄邱Y電影里的梗,但它一度成為一個網絡流行語,用來形容那些具有百折不撓意志的普通人;流行歌曲《追夢的螞蟻》里唱道:“我一直在尋找不停奔跑/跨過山間和海的問號/穿越苦澀只為和你擁抱/微笑煎熬到最后的美好/那是不是你/追夢的螞蟻”;《朝不保夕的人》作者蓋伊·斯坦丁在新版序言中提及了于2020年獲得最佳影片獎等四項奧斯卡獎的韓國電影《寄生蟲》,稱這部電影反映了“一場精英階級和朝不保夕者之間的對決,是全球階級結構僵化的縮影”。

《寄生蟲》海報 圖片來源:豆瓣

潘文捷:哪怕我們向蟲子發動各種戰爭,處于“弱者”一方的蟲子還是無法被徹底征服,這是對人類自大的一種嘲諷,也顯示出“弱者”一方的力量。《水滸傳》中的“鼓上蚤”時遷,以偷盜為業。但在水滸的語境里,這種偷盜并不是被抨擊的,反而有劫富濟貧的意味,“蚤”令貪官污吏頭疼不已,因此并非貶義。薩拉索恩在《體無完膚》中引用了一則南北戰爭中的故事,奴隸男孩當著女主人的面透露,嬰兒一直在哭鬧,因為“掉蚤(跳蚤),掉蚤,太太!掉蚤叮了可憐的孩子”,于是,“一陣陣響亮的笑聲”爆發了出來。你很難判斷,客人是在嘲笑跳蚤、奴隸,還是這位尷尬的女士。如果男孩是在用跳蚤嘲弄主人的話,那么這又一次證明了弱者對強者的力量。

徐魯青:有些作品會反抗我們對于蟲子的一貫理解,我很喜歡的日本歌手戶川純在歌里經常提到蟲子,她在《蛹化之女》里大唱“我是蟲之女”,她認為人和蟲子沒有什么區別,在采訪里,她曾談到成人和小孩對昆蟲的反應是不同的,成人更傾向于看到小孩被螞蟻吸引,而不是扭動的蟲子,但實際上小孩并不能感受到太大區別。她希望自己對世界的態度是像小孩一般不加判斷,充滿熱烈的好奇?!艾F在我知道為什么我被寄生蟲和蠕蟲如此強烈地吸引了。這是一種生命連續性的感覺。我覺得人類和這些生物之間存在著基本的連續性。我甚至可以將這種感覺稱為‘愛’?!?/span>

由于他者越來越難以辨認,所以才要更加努力地辨認他者

尹清露蟲子的可怖之處,大概在于它們難以理喻且無法交流吧。所以蟲子總是出現在恐怖片或科幻片中,比如《異形》和子琪提到的《變蠅人》,正是由于女主角對半人半蠅的科學家不離不棄、克服了對異類的恐懼,這一橋段才顯得特別感人?!厄屇恕防锏男∨⑸眢w扭轉四肢狂奔下樓的獵奇模樣,也讓人想起蜘蛛一類的昆蟲。

最近讓我印象深刻的類蟲生物是藤本樹的漫畫《鏈鋸人》中的惡魔們。惡魔是由人內心對某物的恐懼幻化出來的,恐懼越深,其樣貌也越為可怖。鯊魚惡魔就不太嚇人,形象是穿著沙灘褲的鯊魚男孩;而暗之惡魔象征著對黑暗的恐懼,它也是實力最強的惡魔,長著一豎排的骷髏頭,兩邊是蟲子觸手般的長臂,會出其不意地將人砍殺。

虱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作為角色本身,蟲子也能烘托不詳和令人作嘔的氣氛。記得之前看恐怖片《格蕾絲》,片中剛出生的嬰兒格蕾絲身上總是落著蒼蠅,以此來揭示嬰兒的可怕——她是一個喜食人血的怪物。更普遍的大概是蛆蟲,殘雪的書就用蠕動的蛞蝓和蛆蟲來表達人遭受的惡意;在電影《珀爾》中,珀爾的妯娌登門拜訪她時在門口發現了布滿蛆蟲的豬頭肉,這一鏡頭出現后不久,妯娌就被珀爾殘忍地殺死了。

說到密密麻麻的蛆蟲與巨大怪獸的不同,前者的惡意是由內而外滲出的,某種程度上更為可怕。韓炳哲曾經引用鮑德里亞的敵對關系譜系學提出,第一階段的敵人是狼的形象,人們通過防御工程和城墻就能阻擋;第二階段的敵人是老鼠,人們通過衛生措施將其清除;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敵人逐漸變成甲蟲和病毒,“它事實上活動于第四維空間中。人們很難對抗病毒,因為它們位于系統的中心?!庇捎谒咴絹碓诫y以辨認,所以才要更加努力地辨認他者,巴黎臭蟲引發的廣泛擔憂也是這樣。不過,用人類學家瑪麗·道格拉斯的話來說,污穢只是被放錯了地方的有用之物,臭蟲侵入人類的生活世界,所以被視為害蟲,可是對于地球來說,或許人類才是最大的害蟲吧。

林子人:說回到巴黎臭蟲事件,一些巴黎人的反應過度其實也透露出當代人對清潔和無菌環境的癡迷。蟲子的存在會打破我們對理想的、衛生的居住空間的想象,需要我們不遺余力地把它們清除出去。我雖然沒遭遇過臭蟲,但家中出現蚊子和蟑螂總是會讓我心煩意亂(謝天謝地我也沒見過傳說中的會飛的蟑螂……)。有些時候我們的衛生需求也有可能是被商業力量創造出來的。比如一個知名家電品牌推出的最新型號無線吸塵器能“通過光學探測讓隱藏的微塵顯形”。天哪,我們真的想看到微塵嗎?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從巴黎臭蟲到中國“藍螞蟻”,蟲子有何隱喻?| 編輯部聊天室

蟲子生活在地下、暗處或廢棄的地方的特點,與很多邊緣化人群的處境類似。

2023年10月3日,法國巴黎,害蟲防治店“Hygiene Premium”里的臭蟲圖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第105期主持人 | 潘文捷

近期,臭蟲占據了法國的新聞頭條。法國政府擔心巴黎的形象正在受損,旅游業可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臭蟲可能引發人們對2024年奧運會期間健康和安全情況的質疑。在鄰國英國,各大媒體也對此事輪番報道,人們擔憂臭蟲會跟隨著法國旅行者的衣服和行李箱,大肆入侵英國的公共場所。

臭蟲的叮咬雖然令人瘙癢,但不會持續很長時間,一般在一周之內會自行消失。而且,臭蟲并不會傳播疾病,所以很多對臭蟲的恐慌其實并無必要。可是,這種生物依然令人厭惡不已。脆弱甚至加劇了人們的妄想——害蟲防治網站badbugs.fr的創建者Nicolas Roux de Bézieux看到,人們源源不斷地給救助機構打電話報告自家屋里有臭蟲,但實際上其中有四分之三并不是。

身體上和屋子里有無臭蟲,不僅對健康很重要,而且變得具有道德意義。其實臭蟲等“害蟲”在地球上生存的歷史遠早于人類,但是,它們的身份卻要被人類定義。從早期現代的歐洲開始,人們逐漸把“害蟲”看成是下層階級和外國人身上令人厭惡的特征。臭蟲、跳蚤、虱子……這些動物不斷地打破階級壁壘,引發人們內心的恐懼,成為社會階層的標志、污名化的標簽。在《體無完膚:我們與害蟲的戰爭,一部社會和文化史》一書中,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歷史學榮譽教授麗莎·T.薩拉索恩(Lisa T. Sarasohn)看到,“社會優勢地位的標志之一是指定他者,自己比他者占有優勢。當此人身上帶有他者的身體標記——虱子或被其叮咬的痕跡時,一個新的、強有力的社會標識就會被人識破。”

昆蟲與窘迫,變形與寄生

董子琪:魯迅有著名的《夏三蟲》,討論了夏天常見的三種蟲類,跳蚤、蒼蠅和蚊子。這三種里,他最不討厭的是跳蚤,因為叮人不吵人,最憎惡的是蚊子,因為不光叮人還特別惱人?!疤榈膩硭毖m然可惡,而一聲不響地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边@段議論前陣還被孫歌老師引用并稱贊過。

跳蚤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但是,我怎么覺得魯迅沒怎么被跳蚤叮過(如果不養貓狗,在城市中生活是比較難被叮到吧,魯迅又那么討厭貓),要不然就對跳蚤不過敏,因為跳蚤叮咬真的奇癢難耐,爐甘石洗劑涂上去也不能緩解,根本不是“爽快的”。與蚊子對比而得出的“爽快”品質,是否出于一種比賦的想象而非真實的生活經驗呢?就像許多蟲類都被賦予不同的品質一樣。當然是可以這么比方的,但真正接觸過這類蟲子的人難免會覺得“失實”。 

人變成蟲會引發原始恐慌嗎?“蟲豸”在阿Q看來都是最低等的,自稱“蟲豸”會令他悶悶不樂;《變形記》中格里高利變成甲蟲,讓家人陷入恐懼;科幻電影《第九區》里染上傳染病的人都會變成“大龍蝦”——外星人,令人避之不及(小龍蝦也經常被說成陰暗潮濕的蟲子,是污染河道的外來物種);《變蠅人》就更過分了,通過科學實驗,人竟然墮落成半人半蠅的東西。這種種的人到蟲的變異伴隨著喪失,尊嚴的喪失、能力的剝奪以及作為身份的消滅,但好像還是潛藏著一種優勝劣汰的思路,因為“劣”所以被淘汰成了蟲豸。

《變蠅人》劇照 圖片來源:豆瓣

在翻看《飲食中的朝鮮歷史》一書時,我也看到了一段有趣的關于虱子與食物的描述。傳說貞洞地區有許多貧困家庭聚集,而窮人家中經常有壁虱出沒,所以這里叫做“壁虱溝”,這些人賣的煎餅因為長得像扁平狀的壁虱,被叫做“壁虱煎餅”。窮與虱子有關,這來自于生活常識,也有心理想象的成分。周星馳的電影喜歡用“小強”(蟑螂)開玩笑,也是深諳這種昆蟲與窘迫的關系。

徐魯青蟲子常隱喻底層,“寄生蟲”在許多文化里是用來指責窮人的喻體,背后或許是暗示底層人要依賴社會或政府的支持來滿足需求。蟲子生活在地下、暗處或廢棄的地方的特點,與很多邊緣化人群的處境也類似,比如十幾年前的新聞報道中經常出現的“蟻族”一詞,用來概括“大學畢業生低收入聚居群體”——“這個群體和螞蟻有許多相類似的特點:高智、弱小、群居?!睂嶋H上,人們或許很難從螞蟻聯想到“高智”,或許更多想到的是,蟻族和螞蟻一樣,生活在狹窄的群租房或潮濕的地下室里。上世紀60年代的一些西方記者會把中國人比作“藍螞蟻”,藍指的是無論在哪里人們都穿著藍布衣服,螞蟻又是順從、機械、服從集體的代表,與其說像異族生物,不如說更像是去生命的機器零件。

蟲子也可以成為弱勢群體自我賦權的符號

林子人:《變形記》中變成甲蟲的格里高利讓家人恐懼和厭惡,還有一層原因是他從家庭的經濟頂梁柱變成了“無用之蟲”??ǚ蚩赡茉缭?0世紀初就預見了資本主義社會終將把人分為有用的勞動力和無用的非勞動力。整個20世紀,特別是在新自由主義從70年代末開始逐漸席卷全球后,人們把產生經濟價值的勞動奉若神明,貶低所有沒有經濟價值的勞動(比如照料和育兒)。這或許是“變成甲蟲”的經濟隱喻。

如果說蟲子有經濟地位和階級的意涵,那么這個意象也可以反過來成為弱勢群體自我賦權的符號,批判崇尚適者生存、鄙視弱者的社會?!靶姟保耄┳畛跏侵苄邱Y電影里的梗,但它一度成為一個網絡流行語,用來形容那些具有百折不撓意志的普通人;流行歌曲《追夢的螞蟻》里唱道:“我一直在尋找不停奔跑/跨過山間和海的問號/穿越苦澀只為和你擁抱/微笑煎熬到最后的美好/那是不是你/追夢的螞蟻”;《朝不保夕的人》作者蓋伊·斯坦丁在新版序言中提及了于2020年獲得最佳影片獎等四項奧斯卡獎的韓國電影《寄生蟲》,稱這部電影反映了“一場精英階級和朝不保夕者之間的對決,是全球階級結構僵化的縮影”。

《寄生蟲》海報 圖片來源:豆瓣

潘文捷:哪怕我們向蟲子發動各種戰爭,處于“弱者”一方的蟲子還是無法被徹底征服,這是對人類自大的一種嘲諷,也顯示出“弱者”一方的力量。《水滸傳》中的“鼓上蚤”時遷,以偷盜為業。但在水滸的語境里,這種偷盜并不是被抨擊的,反而有劫富濟貧的意味,“蚤”令貪官污吏頭疼不已,因此并非貶義。薩拉索恩在《體無完膚》中引用了一則南北戰爭中的故事,奴隸男孩當著女主人的面透露,嬰兒一直在哭鬧,因為“掉蚤(跳蚤),掉蚤,太太!掉蚤叮了可憐的孩子”,于是,“一陣陣響亮的笑聲”爆發了出來。你很難判斷,客人是在嘲笑跳蚤、奴隸,還是這位尷尬的女士。如果男孩是在用跳蚤嘲弄主人的話,那么這又一次證明了弱者對強者的力量。

徐魯青:有些作品會反抗我們對于蟲子的一貫理解,我很喜歡的日本歌手戶川純在歌里經常提到蟲子,她在《蛹化之女》里大唱“我是蟲之女”,她認為人和蟲子沒有什么區別,在采訪里,她曾談到成人和小孩對昆蟲的反應是不同的,成人更傾向于看到小孩被螞蟻吸引,而不是扭動的蟲子,但實際上小孩并不能感受到太大區別。她希望自己對世界的態度是像小孩一般不加判斷,充滿熱烈的好奇?!艾F在我知道為什么我被寄生蟲和蠕蟲如此強烈地吸引了。這是一種生命連續性的感覺。我覺得人類和這些生物之間存在著基本的連續性。我甚至可以將這種感覺稱為‘愛’。”

由于他者越來越難以辨認,所以才要更加努力地辨認他者

尹清露蟲子的可怖之處,大概在于它們難以理喻且無法交流吧。所以蟲子總是出現在恐怖片或科幻片中,比如《異形》和子琪提到的《變蠅人》,正是由于女主角對半人半蠅的科學家不離不棄、克服了對異類的恐懼,這一橋段才顯得特別感人。《驅魔人》里的小女孩身體扭轉四肢狂奔下樓的獵奇模樣,也讓人想起蜘蛛一類的昆蟲。

最近讓我印象深刻的類蟲生物是藤本樹的漫畫《鏈鋸人》中的惡魔們。惡魔是由人內心對某物的恐懼幻化出來的,恐懼越深,其樣貌也越為可怖。鯊魚惡魔就不太嚇人,形象是穿著沙灘褲的鯊魚男孩;而暗之惡魔象征著對黑暗的恐懼,它也是實力最強的惡魔,長著一豎排的骷髏頭,兩邊是蟲子觸手般的長臂,會出其不意地將人砍殺。

虱子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除了作為角色本身,蟲子也能烘托不詳和令人作嘔的氣氛。記得之前看恐怖片《格蕾絲》,片中剛出生的嬰兒格蕾絲身上總是落著蒼蠅,以此來揭示嬰兒的可怕——她是一個喜食人血的怪物。更普遍的大概是蛆蟲,殘雪的書就用蠕動的蛞蝓和蛆蟲來表達人遭受的惡意;在電影《珀爾》中,珀爾的妯娌登門拜訪她時在門口發現了布滿蛆蟲的豬頭肉,這一鏡頭出現后不久,妯娌就被珀爾殘忍地殺死了。

說到密密麻麻的蛆蟲與巨大怪獸的不同,前者的惡意是由內而外滲出的,某種程度上更為可怕。韓炳哲曾經引用鮑德里亞的敵對關系譜系學提出,第一階段的敵人是狼的形象,人們通過防御工程和城墻就能阻擋;第二階段的敵人是老鼠,人們通過衛生措施將其清除;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敵人逐漸變成甲蟲和病毒,“它事實上活動于第四維空間中。人們很難對抗病毒,因為它們位于系統的中心。”由于他者越來越難以辨認,所以才要更加努力地辨認他者,巴黎臭蟲引發的廣泛擔憂也是這樣。不過,用人類學家瑪麗·道格拉斯的話來說,污穢只是被放錯了地方的有用之物,臭蟲侵入人類的生活世界,所以被視為害蟲,可是對于地球來說,或許人類才是最大的害蟲吧。

林子人:說回到巴黎臭蟲事件,一些巴黎人的反應過度其實也透露出當代人對清潔和無菌環境的癡迷。蟲子的存在會打破我們對理想的、衛生的居住空間的想象,需要我們不遺余力地把它們清除出去。我雖然沒遭遇過臭蟲,但家中出現蚊子和蟑螂總是會讓我心煩意亂(謝天謝地我也沒見過傳說中的會飛的蟑螂……)。有些時候我們的衛生需求也有可能是被商業力量創造出來的。比如一個知名家電品牌推出的最新型號無線吸塵器能“通過光學探測讓隱藏的微塵顯形”。天哪,我們真的想看到微塵嗎?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中县| 永登县| 井陉县| 南岸区| 朔州市| 射洪县| 阿合奇县| 安泽县| 徐汇区| 灵山县| 湾仔区| 遵义县| 班玛县| 邯郸市| 阳高县| 辽宁省| 彭阳县| 永年县| 扎囊县| 大理市| 大足县| 威远县| 婺源县| 左权县| 马龙县| 西充县| 丹阳市| 交口县| 社会| 静宁县| 湛江市| 濮阳市| 江陵县| 普兰店市| 唐山市| 枝江市| 苏尼特左旗| 新兴县| 荣成市| 台中县| 沙坪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