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零態LT 吳南南
編輯|胡展嘉
運營|陳佳慧
隨著直播團購日益火熱,近日炸串頭部公司夸父炸串也如火如荼地展開直播“帶貨”,并在抖音“暢吃聚會日”活動中一戰成名,以開播36小時、成交額1766萬的成績,創造了小吃炸串品類的成交額新紀錄。
為了推廣自家炸串的“健康”屬性,夸父炸串還邀請中國跳水隊成員、世界冠軍得主胡亞丹現身“夸父夜市”,作為美食品鑒官,在直播間宣傳稱,“夸父炸串所用的草本鹵油是四川本地的‘初榨菜籽油’提煉而成,除炸串更香外,吃起來也更健康,運動員也可以放心食用”。
誠然,作為原西少爺肉夾饃聯合創始人兼CMO,西安交通大學創業導師插坐學院品牌特約講師,夸父炸串創始人袁澤陸本來就自帶“營銷屬性”,所以夸父炸串借運動員的“背書”宣傳炸串健康,似乎只是常規操作。
01 勵志成為“麥當勞”,夸父為萬店癡狂
講到夸父炸串創始人袁澤陸的“創業故事”,通常帶著兩個關鍵詞,“麥當勞”和“萬店連鎖”。
在此前接受相關媒體的訪談中,他絲毫不掩飾對麥當勞這個巨無霸品牌的崇拜,并立下目標稱要讓夸父炸串成為麥當勞那樣的品牌,在國內實現五年萬店連鎖的規模。
回望來路,1989年出生的袁澤陸,也是一位連續創業者。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的他,2010年底就和校友聯合創辦了飛飯外賣訂餐網,后來飛飯網在美團、餓了么進軍西安市場時“敗下陣來”;2012年他加入了百度做產品經理;2014年,打工兩年的袁澤陸又開始了餐飲領域的創業,成為了“西少爺肉夾饃”的聯合創始人兼CMO。
當時,袁澤陸主筆所寫的文章《我為什么辭職賣肉夾饃》,獲得了上千萬的瀏覽。因這篇文章的爆火,讓“西少爺肉夾饃”也跟著一舉成名,短時間就獲得千萬融資、億元估值。
但在2018年,“西少爺肉夾饃”產生了股權之爭,袁澤陸選擇了退出。據他后來在采訪中稱,退出是“因為他有著萬店連鎖夢,認為餐飲需要做小店模式和特許加盟模式擴大規模,而他和西少爺肉夾饃另一創始人堅持做直營標準店的經營理念不同,所以離開‘西少爺’成立了夸父炸串”。
而這位與其經營理念不同的創始人,在外界看來,是孟兵。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西少爺”創始人孟兵對外表示不想做加盟,“我就算做到300家店也不會放開加盟”。也許是在袁澤陸眼中做自營只會把融資燒光,也許是他就是癡迷于“麥當勞”,所以他選擇了離開“西少爺”自己創辦了夸父,完全由自己做主。
成立夸父炸串之后,袁澤陸依然延續著對特許加盟模式的狂熱和他優秀的講故事能力,在他的“故事中”無一不流露著他對加盟店的癡迷。“我曾花了兩個多月‘潛伏’在特許經營模式的起源地——美國,自駕9000多公里,‘蹲點’麥當勞、賽百味各個門店,想找尋這一模式最真實的內核。”
袁澤陸曾不止一次分享這段經歷,且據他所說,夸父炸串的員工必讀一本書——《大創業家》,即麥當勞品牌之父---雷·克洛克(Ray Kroc)的自傳。而袁澤陸之所以非常推崇這本書,原因就是他本身就有一個“萬店連鎖”的夢,甚至他曾說道:“夸父炸串的目標是成為一個全球近十萬店的品牌”。
依靠這個“小餐飲+特許加盟模式=炸串屆麥當勞”的故事,夸父炸串2021年半年內就獲得了3輪超1.5億元的融資,給眾多潛在加盟商也畫下了“小餐飲=光明未來”的藍圖。
如今,無論在哪個社媒平臺去搜索“夸父炸串”關鍵詞,都有一串帖子稱“加盟夸父炸串賺錢”,而靠著“會講故事”“會做流量營銷”,夸父炸串的確也源源不斷地吸引著“萌新們”成為品牌加盟商入局。
去年袁澤陸還曾表示,2022年2月以后,夸父炸串以每個月100家店的速度增加門店;而為了滿足快速開店的需求,夸父炸串甚至專門開發了機器人“夸父開店”,便于總部了解新店是否按時交付。
02 小餐飲投資高達30萬,加盟商能回本嗎?
創始人可以為“萬店連鎖夢”癡狂,但投資是放在加盟商身上的,對他們來說,這本生意經就沒那么容易念了。
據夸父炸串官網信息,加盟費4.98萬元,首年管理費1.2萬元,保證金1.5萬元(可退),核心設備3.5萬元,首批物料3萬元。在不包含房租、裝修、人工的前提下,開一家夸父炸串加盟店的起步資金就達到了15萬元左右。
如深入計算,一般炸串店在小區、縣城、人流不大的區域租金不高,但是如果是在小吃街、美食城、寫字樓、商場這些人流量高的地段,租金就會比較貴,一般成本在每月3000~10000元之間;此外,炸串店的經營人員通常在2-4人左右,一個人按4000元左右的工資計算,一家店月人工成本也有8000~16000元。
按照最低房租和人工成本計算,每年需支出13.2萬元;疊加15萬元左右的起步資金,就達到了28.2萬元;而據夸父炸串給某餐飲圈博主回復的裝修預估價格,軟裝由夸父炸串負責,硬裝加盟商自己負責,裝修還需要約4萬元左右的投入。
綜合所有投入,等于開一家夸父炸串加盟店初期投資高達32.2萬元,這還是在非核心地段、低房租成本、低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并且管理費、房租、人工費都僅算了一年的開支。
但投入30多萬元開一家夸父炸串的加盟店,是否能快速回本卻很難預料。官方給出的回本周期是6-8個月,并稱“做的好的3-4個月就可以回本”;但如果反推計算,用32.2萬元成本平攤到8個月,等于每個月至少要實現4萬元以上的毛利潤;這就意味著在毛利潤能達到夸父炸串宣傳的65%的前提下,加盟店每月至少要達到6.2萬的營業額,按照20元的客單價計算,這家加盟店需要每天賣出103單以上,才能實現官方說的回本周期。
但是,了解餐飲行業的都知道,65%的毛利潤是理想狀態下的預估,并不能等同于實際運營的情況。據夸父炸串所說,公司幫助加盟店外賣代運營還會產生費用,收取3650元的年費,還要加上實收營業額3%的提點。
筆者以河南省會城市鄭州為例算了一下“開店成本”,如果按照每月5000元左右的房租,再加上夸父炸串的設計費、經營管理系統費用、大眾點評商戶通、經營備用金等開支,投入成本已高達40萬元。
最關鍵的是,夸父炸串的品牌包裝主要面向年輕消費者,小餐飲本身的消費群基本也是80后、90后、00后為主,這就導致很多加盟小餐飲店的人,一般多是跨界人士或年輕創業者。
而無論是辭職后尋找新職業的白領,還是大學畢業后尋求創業的年輕人,他們對餐飲行業的經營管理多缺乏經驗。如果受小餐飲連鎖品牌的“鼓吹”就重金投入成為加盟商,不僅自己每天吃苦流汗、油鍋旁堅守,卻換不來理想的收益,甚至還可能面臨虧損。
不僅如此,大力擴展加盟對品牌同樣有風險,尤其是夸父炸串一度稱“相較于喜姐炸串不僅供應鏈有優勢,還允許加盟店自經營素菜品類”這樣的公司。
但眾所周知,對于這個行業而言,隨著加盟店不斷擴張帶來管理上的乏力,品牌不僅很難保證給“小白”加盟店長期做經營指導,還很容易出現自采食材品質不過關、門店衛生不過關等多方面的食品安全問題,從而對自身品牌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03 爭搶加盟商,夸父們需要新秩序
盡管快速加盟擴張會對品牌存在一定弊端,但炸串賽道依然陷入了火熱的爭搶。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2年炸串賽道新增注冊企業超過10563家,年度注冊同比增速為56.81%,行業呈高速上升趨勢。
競爭者眾,但夸父炸串最大的“對頭”,還是經常被拿來與之對比的喜姐炸串。在社媒平臺上,有非常多將二者開店成本放在一起對比的視頻或帖子,從多條內容看,雙方開加盟店的成本非常接近;但從兩家目前的基本盤來看,喜姐炸串對夸父炸串仍構成很大競爭壓力。
本身,喜姐炸串的品牌知名度并不弱于夸父炸串;其次,成立于2019年的喜姐炸串目前門店近3000家,還比先一步成立的夸父炸串要多幾百家;最關鍵的是,喜姐炸串截至2022年一季度左右,累計融資金額超3億元,在資本實力方面并不弱;今年還進入了IPO的輔導期,公開信息稱其預計將在2025年上市。
門店數、融資額、上市進程多方面的超越,都讓喜姐炸串成為夸父炸串吸納加盟商和投資方的“強敵”。因此,許是為了“爭搶”加盟商到自己品牌的麾下,“夸父炸串比喜姐炸串供應鏈好”“夸父炸串可以經營素菜”等夸父炸串的優勢,開始出現在公開報道中。
同時,來自喜姐炸串的“壓力”只是夸父炸串著急擴張的原因之一,自身的“資金壓力”才是令夸父炸串“瘋狂”的最關鍵因素。自2021年10月22日,夸父炸串宣布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1.5億元之后,至今已過去近兩年,再未傳出新的融資消息。
“西少爺肉夾饃”為何2015年公開表示不會放開加盟,2019年卻一反常態開始擁抱加盟?就是因為,它的最后一次融資停在了2017年。當錢燒完了,加盟就是最直接的“輸血”方式。
為了靠開放加盟“輸血”,“西少爺”更是喊出了高達40萬元的品牌授權費,如此操作,直接被媒體銳評為“狂收加盟費發財”。
雖然作為小餐飲的夸父炸串,加盟費沒有喊出“天價”,但商業邏輯是相通的。同為餐飲同行,一樣面對著“燒錢”困境,夸父炸串同樣需要加盟商源源不斷地入局,為它“輸血”以支撐它的“萬店連鎖夢”。
加盟商輸送資金的能力有多強?以喜姐炸串為例,其加盟負責人就曾表示不到2000家的加盟商,僅通過物料就可以給品牌帶來差不多8.5億~13億元的年收入,由此不難看出夸父炸串為什么那么渴望加盟店擴張。
但是,靠瘋狂加盟續命的餐飲行業,堪稱“高空走鋼絲”。在極速擴張之下,如果能做到行業的頭部尚可以靠融資、上市支撐;絕大多數的品牌,還是要面對“慘烈”的失敗。
這是因為,加盟生意本身就是一個死循環。不高速擴張加盟店,品牌的資金難以為繼;但如果快速擴張加盟,不僅會加重賽道競爭,甚至同品牌、同城市的加盟店還可能產生“自殘”。這時不僅加盟店很難賺錢,品牌在激烈的競爭下也會面臨巨額虧損,甚至各種合規管控方面的疏漏。
最關鍵的是,炸串這個買賣,真的能做到萬店連鎖嗎?
蜜雪冰城以低價格可以做到滲透三四線城市,但20~50元客單價的炸串,卻并沒那么容易滲透進下沉市場。吃過夸父炸串的消費者,都知道它的價格是比較貴的,在一二線城市動輒消費五六十元吃點炸串,“以解饞為主,管飽為輔”,尚能被一些消費者接受;但如果放在本身收入相對低的三四線城市,幾十塊的東西吃不飽就很難被接受了。更何況,炸串雖然也是受眾青睞的小餐飲品類,但因為是油炸食品,整個行業和賽道長期被“不利于健康”的說法拷打,無疑很難形成長期購買力和高復購率。
綜合來看,夸父炸串、喜姐炸串們是時候審視一下自己的“萬店連鎖夢”了。為長期良性發展考慮,品牌更應該將關注產品創新和生態管理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放在加盟商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