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華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10月30日晚間,康希諾公布三季報稱,該公司于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76億元,同比下降75.17%,歸母凈利潤虧損擴大至9.85億元;第三季度內,公司實現營收1.5億元,同比增長92.93%,歸母凈利潤虧損縮窄至1.44億元。
康希諾三季報的虧損是基于公司上半年的大額計提。今年上半年,康希諾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合計約7.32億元。同一時期,康希諾的營收、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為2590.78萬元、-8.41億元、-8.93億元。
對于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變化,康希諾解釋稱,主要系新冠疫苗產品銷售收入無法復刻去年規模,因此營收較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但在第三季度內,公司的流腦疫苗產品銷售收入在增長。
具體而言,康希諾流腦結合疫苗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約3.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438.37萬元同比翻了將近六倍。而3.7億元的流腦結合疫苗也在公司前三季度累計銷售收入4.14億元中占比近九成。同時,康希諾前三季度的營收1.76億元是計提退貨沖減收入2.39億元的結果。
由于國內疫情局勢的變化,康希諾新冠疫苗相關資產的減值問題一直備受投資者關注。對于減值計劃情況,在康希諾今年9月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公司表示,在收入端,結合今年政策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公司預計未來可能產生退貨沖減收入風險的金額為千萬元規模。
而在存貨部分,康希諾新冠相關的半成品、產成品都已無余額,新冠關鍵物料剩余不超過千萬;通用物料今年可能還有數千萬量級的減值。長期資產中,若是上藥康希諾經營狀態不發生變化,年內在長期資產減值這一科目上不會增加更多計提。
在賣過新冠疫苗之后,康希諾目前的主要產品就是流腦結合疫苗。目前,康希諾的流腦結合疫苗有兩款。一是,四價流腦結合疫苗(商品名:曼海欣),二是,二價流腦結合疫苗(商品名:美奈喜)。它們獲批的時間分別是2021年底和2021年6月。
康希諾的四價流腦結合疫苗是國內首款獲批上市的四價流腦結合疫苗,其首次獲批時候的接種人群覆蓋在3月齡-3周歲兒童。目前,這款疫苗在7-59周歲人群中的臨床試驗已經獲批,顯示了公司要拓展適應癥的意圖。
2022年的時候,在康希諾10.35億元的收入中,已經有15%的收入來自流腦結合疫苗,也就是約1.5億元的規模,且主要來自四價流腦結合疫苗。目前,四價流腦結合疫苗的推廣已經主要由康希諾公司自己承擔。在2022年6月,康希諾與輝瑞終止了兩年前簽訂的四價流腦結合疫苗推廣合作。
在國內,流腦疫苗是國家免疫規劃疫苗,但也僅包括A群流腦多糖疫苗和AC群流腦多糖疫苗。在早些年上市的非免疫規劃流腦疫苗,即二類苗中,有AC群流腦結合疫苗和ACYW135群流腦多糖疫苗。因此,康希諾的四價流腦結合疫苗存在差異性的競爭優勢,而這一產品的價格也稍微高一些。
在2022年3月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康希諾表示,自己公司二價流腦結合疫苗的定價是168元,是當時中國市場上二價流腦結合疫苗的最高價,四價流腦結合疫苗的平均市場定價是420元一劑。也就是,如果按照免疫3劑次的接種方式,四價流腦結合疫苗產品的全程接種費用在千元級別。
對于康希諾而言,其現階段享受著四價流腦結合疫苗的先發優勢時期。不過,這一產品的增長壓力也是存在的,一方面,國內新生兒數量在減少,另一方面,同類產品中存在其他價格優勢更明顯的產品且疫苗產品受政策影響較大。此外,行業潛在對手中,智飛生物的四價流腦結合疫苗已經處于臨床Ⅲ期進度,沃森生物的四價流腦多糖結合疫苗目前處于III期臨床試驗階段。
在股東變化層面,據康希諾三季報,劉建法、劉宣已退出十大股東之列。這兩人均是康希諾創始人團隊的親人。其中,劉建法曾是朱濤姐姐的丈夫,但此二人于2019年12月離婚;劉宣則是宇學峰太太的妹妹。
康希諾的前身是康希諾有限,成立于2009年1月13日。據該公司招股說明書,康希諾有限是由劉宣、朱濤、邱東旭、毛慧華、宇學峰五位自然人共同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在康希諾今年的半年報中,劉建法持股333.6667萬股,持股比例1.35%;劉宣持股155萬股,持股比例0.63%。
按照康希諾A股今年6月30日的收盤價81.5元/股估算,劉建法和劉宣當時所持有的股票市值約2.7億元和1.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