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明超-趨勢觀察
學習的緊張和工作的壓力,找不到對象和付不起房租,總是錯過的idol和減不下去的體重,搶不到的演唱會門票和一次沒中過的刮刮樂......
這些確實是讓年輕人們頭疼的來源,但在另一個問題面前,它們都“不值一提”,那就是——吃飯。畢竟民以食為天,就算精神上不想吃飯,身體上也無法承受。
“今天中午吃什么?”已經成為了年輕人每天經歷一次的靈魂拷問。
01、那么多午餐選擇,還不滿足?
或許有很多人會想,現在的年輕人可真不知足,那么多的選擇還不知道吃什么?
其實不然,對于在外打拼,離開家人不能每天回家吃飯的年輕人們來說,好好吃一頓飯,尤其是在工作日的中午吃得滿意已經成為一種“奢望”。
先說最常見的點外賣。
“打工人的午餐,越來越貴”、“月薪2萬吃不起30的盒飯”、“月薪3萬也不敢點3個菜”,這些是近來我們能看到的熱搜詞條,也真實反映了打工人們的午餐現狀,就是外賣越來越貴,午餐價格膨脹。比如在打工人最密集的一二線城市,三十元的午餐預算,在外賣中可選擇的空間很小,米飯套餐甚至可能一個肉菜都加不上。吃肉貴,那就吃素的,沙拉輕食一份也要三四十元,連鎖品牌餐飲店還能達到七八十一份,雖然大家都清楚,那些菜葉在市場里能賣多少錢。
如果價格貴但能保證其品質和味道,那這個錢花的還算理所應當,而問題恰恰出在這里,很多外賣的成本花在了包裝和運輸。不管錢花的多少,點外賣都像拆盲盒,不熟悉的店鋪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吃到口味不好的預制菜事小,甚至可能會遇到食品安全問題,網上隔三差五的外賣安全新聞,讓人難免起戒心。熟悉的店鋪點外賣,也會出現花了更多錢卻買到更少分量的情況,出品不穩定,被熟人“宰”了一刀。
外賣不行,那就自己做。
晚上做飯第二天帶去公司吃,確實是最健康最經濟實惠的辦法,但會做飯這個門檻就篩掉了不少人。而那些會做飯的打工人們,工作已經占據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回家再洗菜、備菜、做飯、打包、最后還要收拾廚房,這么一套流程下來,每天生活就只有兩件事,工作和做飯。做一兩次容易,能天天自己做飯帶飯還是難以實現的。
為了能吃好一頓工作日的午餐,年輕人們“費盡心思”,點外賣和自己做都行不通時,他們又探索了別的方法。
向上,盯上了老年食堂,向中,發現了社區食堂,向下,瞄準了小飯桌。這三種方式同樣經濟實惠又有品質保證,吃得安心健康,但受限于年紀和人群的限制,以及和公司距離的遠近,年輕人們還是不能在這里解決每一頓午餐,雖有人發現了其中的商機做起了成人小飯桌,但都只能在小范圍內有效,畢竟一旦規?;洜I,可能就又會回到點外賣時會出現的問題。
雖然選擇很多,但總有不足,于是年輕人們感嘆:
“我就想吃頓熱乎的新鮮飯菜,怎么了?怎么了?怎么了?”
年輕人們繼續在解決午飯問題上開拓,最近,他們發現酒店的自助餐年卡或許能讓“中午吃什么”的問題得到解決。
02、酒店自助餐年卡,是年輕人的最后歸宿嗎?
一位網友分享自己搶購到12888元酒店自助餐年卡,乍一看價格不菲,但一天三頓,換算下來每頓只有12元,就算一天只去吃一頓也才30多,況且那家酒店還是五星級,自助餐廳不限量,菜品也堪稱豪華,這對點外賣總是受傷的年輕人來說,真是天大的吸引力。
“與其和外賣斗智斗勇,在家圍著鍋臺轉,不如把酒店餐廳變食堂,讓五星級酒店的大廚做我的私廚?!本频曜灾湍昕?,打開了年輕人的用餐新思路。
首先最能抓住年輕人的,就是實惠的價格,豐富的選擇和靠譜的品質。在星級酒店的餐廳吃飯,動輒人均大幾百,以前年輕人們更多的是作為對自己的獎賞和犒勞,而年卡、月卡、季卡卻能讓他們無壓力地享受星級酒店餐廳。
自助餐的種類多種多樣,都能按自己的口味選擇。抖音博主“啵力女孩”每天更新視頻“12888元吃一年美高梅酒店自助是什么體驗”的視頻已經更新到了第65天,萬圣節時有主題甜品,吃蟹的季節螃蟹供應充足還有蟹黃面,奶制品,水果定期更新一應俱全。如此豐富不僅滿足了口腹之欲,還讓忙碌的年輕人輕松獲得了補充身體所需各類營養的機會,食品安全有保證,吃得健康不再需要刻意為之。
其次,年輕人們喜歡去酒店餐廳吃飯還因為它的氛圍感。在星級酒店的餐廳和辦公室的工位上吃飯,你會選擇哪一個?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被星級酒店打動,琳瑯滿目的菜品,亮到反光的餐具,安靜的環境還有忙碌的主廚們,還沒開吃就已經被這樣的環境打動,收獲滿足。
雖然是在酒店餐廳用餐,但成為??鸵院?,年輕人們將活動范圍從餐廳拓展到了更多地方,在星級酒店走上一圈,室外坐一坐,放松自己,一頓午餐吃出來度假的愜意感。
但是,酒店自助餐年卡能否成為年輕人們解決用餐問題的最后歸宿還有待考察。
因為美高梅12888元自助餐年卡限定10張,能搶到的都算是幸運兒,大多數酒店自助餐年卡價格不會有這么劃算。還要考慮位置和距離,打工人們午休的時間平均在1小時左右,想要去酒店自助餐廳吃飯,就需要找到和公司距離較近,幾分鐘內能到達的酒店,一些在商圈等繁華區域的公司比較容易找到適配的酒店,但很多公司周圍并沒有合適的酒店可以選擇。
此外,對于打工人們而言,午餐還有一定的社交屬性,可以約朋友、客戶、同事一起,辦了酒店自助餐年卡后大多數時間是自己吃午餐,這對很多人來講是不方便的。
可以說酒店自助餐年卡為年輕人們又提供了一個新選擇,但真正解決好“中午吃什么”這個問題,還要繼續探索。
03、超越外賣的,會是自助嗎?
回想外賣剛剛出現的時候,快速、便利、實惠是消費者對它常用的評價,吃飯再也不用跑出門,在家或是在任何地點,想吃的東西一會就會送到。而現在,外賣產品問題不斷涌現,價格、品質、口味、安全問題等多個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些問題的出現甚至有時會超越了外賣帶來的便捷。
在解決打工人的午餐這一方面,外賣行業會感受到危機嗎?自助餐能否會趁虛而入,發展壯大呢?為年輕人們提供一頓合適的午餐中蘊含著巨大的商機,應該如何理解需求,滿足他們呢?
哈佛商學院教授克里斯坦森曾在《創新者的窘境》一書中分享過柯達被超越的故事,讓人感嘆柯達興衰的同時也敲響了品牌的警鐘。1975年,“膠卷相機之王”柯達公司的工程師史蒂夫·薩森研究出了第一臺數碼相機,但因為當時膠卷沖印已經很成熟,數碼相機還很稚嫩,所以史蒂夫的數碼技術被柯達“雪藏”,柯達將精力用在競爭膠卷相機的市場份額上。結果大勢難擋,最終數碼相機還是實現了對膠卷相機的超越,柯達以申請破產告終,退出歷史舞臺。
我們常說,企業和品牌想要實現經久不衰的長紅就要在第一曲線達到巔峰前找到二次騰飛的第二曲線,否則在輝煌到來之后勢必會走向衰退乃至滅亡的結局。
所以回到餐飲行業,面對消費趨勢的變遷,消費者需求的變化,也要不斷尋找突破。消費者說“做飯人的感情和用心,吃飯人能感受到”,“新”才能進入消費者的心。
“新”食材
新食材,不是去找消費者沒體驗過沒吃過的食材,而是保證食材的新鮮。年輕人們吐槽外賣很多是因為外賣用了不好的料理包和預制菜,餐食沒有新鮮的感覺,味道口感都不好,進而影響對營養的攝入,傾向星級酒店自助餐則是因為多數情況下,酒店餐廳還是可以保證食材的新鮮。
如今做餐飲,決勝核心在于找到更優質的在地食材,為消費者提供最天然,最綠色的食材,以好食材保證好口感、好味道和好營養。
“新”態度
點外賣本就是線上行為,消費者和商家接觸的機會不多,但在這個過程中,商家依舊有機會讓消費者感受到品牌對用戶的重視,即提高一系列的服務水平,將新的技術運用到私域運營、配送和售后中,隔著屏幕也給消費者好的消費體驗。
“新”形態
在酒店餐廳用餐時,環境和形式對消費者用餐感受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在明亮整潔的餐廳中自助選擇菜品,還能直觀看到主廚的制作過程,這些都讓消費者享受到了食物之外的滿足感。但在外賣就餐時,消費者無法通過這些方式豐富用餐體驗,所以更不能忽略儀式感的打造。
雖然曾經在顏值經濟的作用下,儀式感已經做得很充足了,但大多還是集中在產品包裝等方面,而不是在用餐的過程中,做對消費者有效的創新才是關鍵,比如現在有些品牌可以做到在店內和外賣用餐無差別,點烤肉帶著酒精加熱的烤盤,點火鍋贈送小鍋等等。
“今天中午吃什么?”這個問題或許永遠也不會得到完美的解決方案,但餐飲品牌需要不斷為消費者提供更多一個的選擇,在提供選擇的過程當中,餐飲品牌也為自己探索了未來的趨勢,鋪墊了日后的道路。
編輯|山桃兒
排版|山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