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景源
2023年12月1日,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司法服務保障穩定就業、促進消費的工作舉措實施情況和典型案例。界面新聞獲悉,今年1月至11月,上海法院共審結一審勞動合同糾紛21743件,“孕期女工被辭退案”被列為典型案例。
今年年初,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出臺《關于司法服務保障穩定就業的實施方案》(下稱穩就業方案)《關于司法服務保障促進消費的實施方案》(下稱促消費方案),為穩就業、促消費提供司法服務保障。
其中,穩就業方案針對企業紓困、中小企業、新就業形態用工、就業糾紛等提出多項舉措。促消費方案明確,以最嚴舉措保障食品藥品消費安全,依法保護預付式消費者合法權益。
據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王光賢介紹,今年1月至11月,上海法院共審結一審勞動合同糾紛21743件,同比上升64.79%。其中,因勞動合同解除引發的糾紛占比達到63.5%,同比上升12個百分點。
上述案件呈現當事人復合訴請增多、群體性糾紛明顯增多、新類型新情況不斷涌現等特點,具體表現為追索勞動報酬、加班費、賠償金等多重訴請疊加,群體性糾紛多集中在餐飲行業、零售批發行業、人力資源行業等中小微企業領域,新業態用工中算法規則產生的勞動者用工管理、個人信息保護等新類型問題引發關切等。
在審理上述案件時,上海法院妥善處理涉及患病職工、工傷職工、“三期”(孕期、產期、哺乳期)女職工、農民工等特殊群體的糾紛;同時貫徹落實國家保就業保生產、復工復產等政策,依法支持企業享受階段性降低、緩交社保費等政策,為企業紓困解難。
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法院法官龔平介紹了其審理的“孕期女工被辭退案”。
在這起案件中,公司以女員工在職期間多個工作日出勤不滿8小時構成事實早退、早退次數已達員工手冊規定的嚴重違紀程度為由,提出解除勞動合同。
法院在聽取雙方意見、仔細查閱雙方提供的證據后認為,員工手冊對早退的定義并不明晰,公司此前也從未就早退問題向勞動者提出異議,從保護“三期”女職工合法權益角度出發,依法判決支持了女職工要求恢復勞動關系的訴請。
在促進消費方面,今年1月至11月,上海法院共審結一審消費類案件79309件,同比上升46.54%。
據介紹,該類案件呈現數量激增、類型集中、新型消費業態糾紛逐步顯現等特點。主要表現為網絡服務合同糾紛和餐飲服務合同糾紛增幅均超過100%,涉及健身、教育培訓等行業的服務合同糾紛占全部案件數量的75%,新零售業態、共享經濟、新個體經濟領域出現的新類型案件增多等。
在上海法院首例因桶裝飲用水安全問題引發的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案——“霉菌桶裝水公益訴訟案”中,法院積極探索消費民事公益訴訟實踐創新,充分發揮懲罰性賠償制度的追責功能,遏制違法生產經營行為、守護食品安全底線。
該案承辦法官、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丁曉華表示,此案判決警示包裝飲用水生產經營者要始終將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嚴格把關生產環節,確保對社會和公眾負責,讓消費者喝上放心水。
當天,上海法院還發布了十個典型案例,其中包括“試用期違法解除恢復勞動關系案”,用人單位在無證據證明勞動者存在違紀行為的情況下,以試用期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作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法院通過判決用人單位恢復勞動關系并支付勞動者恢復期工資,切實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對促進就業、穩定就業和保障勞動者勞動權利具有較好的示范作用。
“一個案例勝過一沓文件。”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庭長余冬愛表示,典型案例涵蓋多元共治、特殊勞動者權益保護、個人信息保護、規范市場經營秩序、消費民事公益訴訟等重點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