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馬悅然
能源板塊今日迎來大爆發。
3月11日,A股儲能、光伏、電力等能源板塊活躍,港股光伏板塊同樣領漲。
Wind指數顯示,截至當日收盤,儲能指數漲7.19%,收于3388.45,光伏指數上漲3.94%,收于3435.13。
個股方面,鵬輝能源(300438.SZ)、派能科技(688063.SH)、珈偉新能(300317.SZ)、德業股份(605117.SH)、恩捷股份(002812.SZ)、天賜材料(002709.SZ)、清源股份(603628.SH)、禾望電氣(603063.SH)等多股漲停。全球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收漲14.46%,股價創四個月以來新高,收盤股價為180.85元/股,總市值7955億元。
新能源板塊集體上漲的原因之一是,其和人工智能(AI)扯上了關系。
據多家媒體援引北極星儲能網的報道稱,近日,人工智能芯片龍頭英偉達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勛在公開演講中指出,AI未來發展與狀和儲能緊密相連。他表示,不應僅僅關注計算力,而是需要更全面地考慮能源消耗問題,如果只考慮計算機,需要燒掉14個地球的能源。
據界面新聞查詢,黃仁勛近期出席的公開活動是上周在斯坦福大學的一次演講,但其發言中未有以上表述。
不過,在2月12日的“世界政府峰會”上,黃仁勛曾提到,如果假設計算機的速度永遠不會變快,可能會得出一個結論:我們需要14個不同的行星、3個不同星系、4個太陽為這一切提供燃料。
同時,據券商中國等多家媒體提到,OpenAI的創始人山姆·奧特曼曾表示,未來AI的技術取決于能源,我們需要更多的光伏和儲能。
據界面新聞查詢,今年1月,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間的彭博社活動上,奧特曼表示,一線希望是更氣候友好的能源,特別是核聚變或更便宜的太陽能和儲能,是人工智能的前進之路。
除了以上兩位大咖,近年來多位行業大咖擔憂人工智能發展,可能導致能源短缺問題,并頻繁發聲。
特斯拉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在博世互聯世界2024大會上談及AI時表示,人工智能的算力每六個月就會增加10倍,一年多以前短缺的是芯片,明年你將會看到電力短缺,它們無法滿足所有芯片運行的需求。
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也曾公開表示,人工智能發展的最大制約是能源問題。
除以上信息外,近日新能源板塊還有諸多利好消息。
3月8日,網傳某機構發布文章稱,電網公司大概率放開95%的消納紅線,以容納更多的新能源接入,中國新能源裝機增速可能顯著被低估。多位電力業內人士對此向界面新聞表示,突破95%的消納紅線是大概率事件,也符合業內預期。
3月10日,摩根士丹利發布報告,將寧德時代的評級上調至“超配”,并設定目標價為210元。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報告中稱,隨著價格戰接近尾聲,寧德時代準備通過新一代大規模生產線提高成本效率,并擴大在凈資產收益率方面的優勢。預計在一季度放緩后,寧德時代息稅前利潤增速會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恢復同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