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節點AUTO 天璣
最近自動駕駛行業迎來了一波上市潮,在地平線、黑芝麻之后,小馬智行也加入了上市大軍。目前,中國證監會已通過小馬智行在境外的上市備案。
小馬智行成立于2016年,它的發展過程是中國自動駕駛行業的一個縮影。在2016年前后,蔚小理等造車新勢力也成立了。相比新勢力創始人多半是跨界造車,小馬智行的創始人都是行業老兵,具頗科技極客氣質。
成立之后,小馬智行編織了一張以自動駕駛技術為基礎的商業化網絡。2022年3月,小馬智行完成了D輪融資,當時的估值達到了85億美元,躋身行業第一梯隊。
小馬智行的競爭對手比較多。在國內,小馬智行要和華為、百度正面PK,在海外,要面對Cruise、Waymo。即便是不熟悉行業的人,看到這份對手名單,也知道小馬智行的壓力有多大。
因此,解讀小馬智行的商業前景,一方面要從它的技術是否領先入手,另一方面還要看它在巨頭林立的自動駕駛行業,是否找到了差異化模式。
小馬智行的三駕馬車
自動駕駛作為高精尖行業,技術是重中之重,對創業公司來說,技術人才是最大的資本。小馬智行在2016年底成立后,在次年1月就獲得了來自紅杉中國和IDG資本的天使輪融資,這兩家一線機構出手的主要原因正是看中了公司的人才。
小馬智行有兩位創始人,每一個都有光環。
其中,彭軍曾任百度自動駕駛首席架構師(負責百度自動駕駛的整體戰略規劃與技術發展)。在谷歌工作期間,彭軍還拿到過谷歌最高獎——谷歌創始人獎。
樓天城師承“圖靈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姚期智博士,因為連續11年蟬聯TopCoder中國區冠軍,獲得了“樓教主”的綽號。傳聞,《三國殺》游戲就出自樓天城之手。畢業后,樓天城先后加入了谷歌和百度,是百度歷史上最年輕的T10。
成立后,小馬智行的發展也算得上順利,給投資人吃了一顆定心丸。2017年3月,小馬智行就獲得了加州的自動駕駛路測牌照,開啟公開道路測試,7月,開始在中美同時布局。
去年10月,小馬智行獲得沙特阿拉伯王國新未來城(NEOM)及旗下投資基金NIF(NEOM Investment Fund)的1億美元D+輪投資,這是公司拿到的最近一筆融資。走到D輪融資這個節點,僅有創始人的個人光環已經不夠用了,還得在商業化上有明確的規劃和進展。
目前,小馬智行搭建起了三大核心業務,它們是自動駕駛出行服務、自動駕駛卡車、乘用車智能駕駛業務。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它們都是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場景,符合公司的定位。
其中,發展較快的是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和自動駕駛卡車,它們也是自動駕駛細分賽道中比較熱的兩個方向。
中金公司認為,自動駕駛卡車有望通過自身的三大優勢,將物流成本降低 45%:增加卡車運行時間,自動駕駛系統有能力 24 小時不間斷運營;降低司機成本,逐步取消對駕駛員、安全員的需求;提高燃油經濟性,通過節油算法避免不良駕駛行為,同時結合地圖進行更有效率的加減速。
而在自動駕駛卡車的應用范圍中,干線物流又是最有前景的細分路線,不僅相對確定的工作環境利于量產落地,市場規模也要遠高于其它幾條路線。據中金公司預測,干線物流的潛在市場規模達到 3.3 萬億元,而礦區無人駕駛和無人末端配送的市場,分別是 6700 億元和 1700 億元。
最重要的一點是,小馬智行雖然同時布局有自動駕駛出租車和自動駕駛卡車兩大業務板塊,但所需要的研發工作,卻只需再增加 20% 左右,就可以進入一個萬億規模的市場了,這個誘惑力很難讓人抵擋。
在這兩大業務外,小馬智行還在去年推出了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業務“小馬識途”。總結下來,小馬智行是一家以自動駕駛技術為生存根基的公司,不論是自動駕駛出租車、自動駕駛卡車,還是小馬識途,都是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場景。
差異化求生
小馬智行既然以自動駕駛技術為根基,分析其發展前景的時候,第一個要看的就是技術是否先進。
國際知名調研機構Guidehouse Insights,每年會對全球自動駕駛技術公司進行競爭力分析。在該機構2023年的榜單中,評估了 16 家為輕型到中型車輛開發 L4 級自動駕駛系統的公司,并將其分為四個層級:領導者、競爭者、挑戰者和跟隨者。報告根據 10 項標準,如公司的愿景、市場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技術成熟度、產品能力等,對每家公司的執行能力和策略能力進行了評分。
其中,小馬智行被評為挑戰者,在Guidehouse Insights的定義中,挑戰者在規模或技術上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百度是榜單中排名最靠前的中國企業,它排在第三,其次是文遠知行,兩者的得分分別是82、72.2,小馬智行的得分是42.4。可見,小馬智行和頭部企業存在一定的差距。
自動駕駛測試里程是衡量自動駕駛公司技術水平的一個關鍵指標,測試里程越長,意味著公司的數據更豐富,技術迭代更快。在這一點上,小馬智行大幅落后于百度。截至2023年12月,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路測里程超過2800萬公里,百度Apollo超過7000萬公里,文遠知行則在2022年突破了1000萬公里。
前面說過,小馬智行的生存根基是自動駕駛技術,如果在技術上沒有做到行業領先,那就得另尋出路,這條路就是差異化的模式。其實即便在技術上領先,也未必能順風順水,百度阿波羅就是一個例子。只不過對小馬智行來說,差異化模式的重要性更靠前。
自動駕駛有多個應用場景,小馬智行最先布局、最成熟的是物流場景的解決方案。
大家對乘用車的自動駕駛模式更熟悉,其實物流領域的自動駕駛模式和乘用車領域相差不大。
首先,在物流領域,自動駕駛技術的載體也是車,具體來說是卡車,自動技術能做的是,幫助卡車提高運營效率,從而讓物流公司省成本、多賺錢。
其次,在技術上兩個領域有相同的衡量指標,比如測試里程、接管率,接管率越低說明技術越先進。
2018年,小馬智行的Robotaxi業務剛在國內落地不久,就開始布局了Robotruck(自動駕駛卡車),成立卡車事業部。在Robotruck業務上,小馬智行推出了自動駕駛卡車系統,還有基于該系統打造的自動駕駛重卡,這款重卡已經交付,并且在廣東、北京等地取得了自動駕駛卡車道路測試許可和貨運道路運輸經營許可。
目前,小馬智行自動駕駛重卡車隊的規模超200輛,貨運網絡覆蓋全國。自動駕駛里程規模近500萬公里,自動駕駛路線日常運行單程超過2000公里。
橫向對比,百度Apollo的模式是為車企提供技術和為消費者提供Robotaxi。更重要的是,百度Apollo的商業化進展要慢一些。今年4月,百度集團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裁王云鵬,發了一封內部信,其中提到了百度Apollo的目標,即1億營收、1億利潤,小馬智行的Robotruck業務已經做到年收入連續超過1億元。
除此之外,小馬智行和百度Apollo的業務有很多相似性。比如乘用車業務,兩者都能給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和開發平臺。為了能讓客戶和行業其他環節的公司融入小馬智行的方案,公司推出了方載自動駕駛域控制器和蒼穹數據工具鏈。
方載系列域控制器目前已有三款產品面世,包括單DRIVE Orin液冷版和風冷版以及雙DRIVE Orin液冷版,主要面向輔助駕駛和低速無人駕駛的兩類場景。
蒼穹數據工具鏈由三大模塊組成,包括車云協同的大數據平臺、云端大規模仿真平臺、自研AI研發平臺,旨在幫助客戶在成本可控下最大化數據價值。
再來看文員知行,它的產品包括Robotaxi、Robobus、物流貨車和掃地機器人。
對比三者的模式,小馬智行有很強的差異性,這是其商業模式的特點,也是撐起85億美元估值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