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盧奕貝
界面新聞編輯 | 牙韓翔
5月7日晚間,ST加加(加加食品,002650.SZ)因在關聯方交易內控及存貨管理方面存在重大缺陷,收到湖南證監局出具的監管關注函。同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向加加食品發出2023年年報問詢函,函告中一連提出八項問題。
深交所與湖南證監局均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是,2023年度,加加食品及子公司委托關聯方寧夏可可美和寧夏玉蜜代加工味精,形成代加工損失5118.04萬元。加加食品將損失確認為關聯方欠款,計入其他應收款,形成關聯方資金占用。
并且有點類似于著名的“扇貝跑路”事件,加加食品委托代工的味精存貨還可能因霉變損耗等原因而無法運回或變現。
不久前的4月29日,加加食品宣布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證券簡稱變更為“ST加加”。
ST股票意即“特別處理”的股票,該政策針對的對象是出現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異常的,以此來給市場警示,表明該股票存在投資風險。
其原因是,該公司2023年度內部控制審計機構中審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對公司2023年度內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中審華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對于上述關聯方資金占用事項無法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判斷該代加工損失形成原因及應收款項的性質作出判斷,也無法判斷上述關聯交易的公允性和商業合理性。
寧夏可可美和寧夏玉蜜都是加加食品的關聯方,前者是加加食品大股東卓越投資旗下全資子公司,后者為卓越投資的參股公司。卓越投資對寧夏玉蜜持股比例24.7525%。
目前,因債務糾紛寧夏可可美已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寧夏玉蜜被列為限制高消費被執行人,寧夏可可美及寧夏玉蜜均已資不抵債,目前因環保問題被要求停產。
4月26日,加加食品在公告中表示,雖然寧夏可可美和寧夏玉蜜委托加工業務已中止,但子公司加加食品(寧夏)的存貨還全部存放在寧夏可可美廠區。截至2024年一季末,存貨賬面凈值8.447.20萬元。目前公司已派專人專門看管該存貨,但存在霉變損耗的可能性,且寧夏可可美因勞資糾紛,該等存貨能否運回或變現也存在不確定性損失。
因此,深交所要求加加食品說明寧夏可可美、寧夏玉蜜的股權結構及股東情況,與其合作歷史以及對既往業務合作的內部控制情況等。
此外,深交所還詢問了包括公司投資的湖南樸和基金對外股權投資交易的意向金本金及利息未在協議約定的有效期內收回、子公司加加(北京)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多起訴訟案件、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經銷商代理模式、產品毛利率下滑原因、存貨跌價準備計提的依據等方面的問題。
深交所要求加加食品在5月21日前對上述問題作出書面說明并對外披露。

這不是加加食品第一次被“ST”。
2020年6月,加加食品曾被實施過其他風險警示,原因是上市公司及全資子公司存在為卓越投資及關聯方違規擔保的問題。加加食品存在的違規對外擔保本金合計46605萬元,占當時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19.94%。直到2021年7月,加加食品才正式撤銷其他風險警示,對違規擔保全部解除。
但卓越投資的麻煩遠未結束。
1月11日,加加食品曾公告卓越投資被申請破產的進展。卓越投資目前持有的加加食品18.79%股權(99.81%累計質押),已全部被凍結和輪候凍結。
具體來看,實際控制人楊振持有加加食品10.22%股份,其子楊子江持有7.16%,其妻肖賽平持有6.12%。三方所持股份質押率也超過99%,也已全部被凍結。這就意味著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股份已失去流動性,股東地位岌岌可危。
在2020年的投資者關系活動中,創始人楊振曾坦言,加加食品上市后發展緩慢,“主要是2013年以來我個人投資套進去了,然后惡性循環,不斷地搞投資,沒有聚焦主業,所以錯過了發展時機。”
加加食品自身的經營業績也處于虧損狀態。
作為中國“醬油第一股”,加加食品于2012年上市,當年營收16.56億元,處于行業領先地位。2020年,加加食品經營業績達到最高點,營收達20.7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76億元,八年時間營收上漲約5億元。
但近三年來,該公司的業績情況不容樂觀。2021年至2023年,ST加加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55 億元、16.86億元和14.54億元,營收規模逐年下滑;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016.39萬元、-7959.04萬元、-1.91億元,連續三年出現虧損。
加加食品在財報中解釋稱,報告期內業績變動的原因一方面是銷售收入下降,2023年受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主營產品銷量有所減少,銷售價格低迷;同時因全資子公司鄭州公司停產,計提資產減值損失和人員離職補償,導致公司報告期內業績同比下降;以及廣告宣傳投入費用增加等因素,造成公司報告期凈利潤為負值,經營出現虧損。
具體業務來看,加加食品曾對其“零添加”“減鹽”系列產品寄予厚望。
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調味品以“零添加”為主要發力點,以戰略單品帶動其他品類聯動,發力中高端市場,同時推進“減鹽生抽”“原釀造”“面條鮮”等大單品運作。
但在2023年,其醬油產品營收7.24億元,同比下滑16.96%;食醋類實現營收5754.25萬元,同比下滑24.13%;雞精類產品營收5313.31萬元,同比下滑28.37%;食用植物油營收2.61億元,同比下滑41.35%。
也就是說,“零添加”“減鹽”系列似乎仍未能帶動公司業績增長。
不久前的4月15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就連續三年虧損、控股股東破產申請等問題向加加食品提問。
公司回答表示,將繼續聚焦主業,執行全面營銷規劃,一方面積極開拓新渠道、新市場,探索新零售、新模式, 一方面持續推動精細化管理,多措并舉,降本增效,爭取逐步提高綜合盈利能力;控股股東破產申請事項暫未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截至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情況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