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阿里沒做成的事,胖東來能行嗎?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阿里沒做成的事,胖東來能行嗎?

傳統商超等不來救世主。

文|略大參考 付饒

編輯 | 原野

簡單地擁抱線上,已經被論證效果有限。對于大潤發們來說,1+1的結果,甚至可能會出現“<1” 的頹勢。也正因為如此,傳統玩家胖東來會取代阿里,成為“新導師”。

2024年,傳統實體商超行業有些熱鬧,“爆改”成了關鍵詞。

作為前后改造過12家品牌商超的“零售行業改造師”,胖東來今年接連宣布要改造永輝、湖南步步高超市。

消息一出,業內外一片叫好,被改造的永輝超市和步步高超市,前者市值飆升22億,后者人流量激增1萬人次,營業額翻了6倍。作為操盤手的胖東來,名利雙收,站在行業C位,被視為零售商超新的救世主。

而上一個被傳統零售行業捧到高位的救世主,是阿里。

時間倒退回2017年11月,阿里宣布入股高鑫零售,并對外稱要用互聯網方式全面改造大潤發。此后幾年,阿里旗下的大潤發也好,盒馬也好,都一致被樹立為零售行業的新標桿。

這樣輝煌的光景持續了不到7年。如今,高鑫零售的市值只剩2020年巔峰時期的十分之一,大潤發虧損、關店、裁員消息頻出,CEO林小海辭任。阿里終究還是沒能扭轉大潤發命運,”救世主”的身份也逐漸淡去。

那么,胖東來能行嗎?

01 改造師

胖東來,正在成為傳統零售商超行業的“改造師”。

繼3月份湖南步步高超市接受胖東來門店改造,并取得不錯的業績之后,永輝超市(鄭州門店)也于5月31日正式閉店,加入到了胖東來被改造的門店行列里。

對于已經連續幾年都處于虧損的步步高和永輝來說,胖東來的幫扶,無疑是一場及時的雪中送炭。

不是沒有人質疑過,作為體量和門店數量都遠遠超過胖東來的商超巨頭,永輝超市為什么要向胖東來學習。在5月20日永輝股東大會上,永輝CEO李松峰做了解釋,“因為過去的急速擴張,導致永輝有些門店單店產出不夠理想。希望借此次改造,能幫助永輝改變現狀,形成正向循環。”

作為多家商超的改造師,胖東來的確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自信。

據界面新聞報道,于東來曾作出預估:胖東來2023年營業收入在100億元左右,凈利潤1.4億。這個數字還僅僅來自于胖東來在許昌、新鄉兩地僅有的13家門店。在其他商超品牌虧損情況下,這樣的單店業績顯得著實亮眼。

一方面,自己業績扛打;一方面,胖東來改造下的商超,業績確實有所回升。前段時間改造的步步高超市人流量就增加了一萬人次,營業額翻了6倍。也因此,對于改造雙方(胖東來和永輝超市)來說,看好此次合作也屬正常。

不過,這到底是轉瞬即逝的蜜月期,還是一段商業佳話的開端,還不好說。

畢竟,在消費轉型持續推進的這些年里,零售行業不缺“改造”的故事。而上一個改造師阿里和被改造的對象——大潤發的日子,過得卻有點慘。

前段時間,母公司高鑫零售發布的2024財年年報,揭露出大潤發現在的窘狀:營收下降13%,持續虧損,關店20家大賣場,2萬員工出走。顯然,曾經創造19年未關一家門店營業神話的大潤發,風光不再。

更壞的消息是,曾扶持大潤發到達市值巔峰的阿里,也于今年年初對外宣布要出售掉手里的高鑫零售。

盡管現在的阿里看起來很無情,但是在7年前,阿里也曾和現在的胖東來一樣慷慨解囊,將所有資源傾囊而出。甚至一度,在新零售業務板塊,阿里對待大潤發,比對待自己的“親兒子”盒馬還要好。

這不是夸張。

資金上。張勇時期的阿里,在逐步控股高鑫零售的三年里,前后斥資超過500億港元(2017年224億、2020年280億)。而同為新零售業務,阿里持股銀泰百貨的三年里只花了不到300億港幣;而盒馬更少,最初只在2016年拿過一次阿里1.5億美元的投資,相當于12億港幣。

技術上。有媒體報道稱,阿里團隊曾經手把手教大潤發改造門店,早期兩方團隊每天開會,光是改造第一家店就磨了小半年。阿里借鑒盒馬的懸掛鏈系統、接入了盒馬的物流接單能力,同時運用了數字化的門店運營管理系統,終于在第二年(2018年6月)完成100家大潤發門店的新零售改造。

流量上。當時的阿里,一口氣將大潤發接入了淘鮮達、餓了么和天貓超市。甚至在人事上,相比于網易考拉、餓了么、大麥網等一眾被阿里收購的企業,阿里給予了大潤發和創立大潤發的老帥黃明端以充分信任,讓他繼續管理大潤發,直至2020年才讓時任阿里副總裁的林小海接任。

這一輪操作下來,不光給足了大潤發面子,也可以看出阿里對于大潤發的重視程度。

2018年3月,阿里CEO張勇甚至在致高鑫零售的股東信中表達了對此次合作的期待,“這將是中國商業零售史上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受益人數最多的零售改造工程。”不論是當時的改造力度和范圍,還是外界對雙方合作的關注度,討論熱度都不亞于現在的胖東來和永輝。

02 轉機

2012年,永輝超市帶著全年8%的凈利潤增速意氣風發,在全國門店擴張的商業版圖中再添一城。新店開在了河南新鄉,相當于直接與胖東來做起了競爭對手。彼時,胖東來已經在新鄉市商貿里做到了頭部位置,可以說是永輝超市強勁的競敵。

12年后,永輝也沒能想到,自己要向這個昔日的競爭對手學習。對于虧損多年的永輝來說,該如何該如何把握好線下商超優勢,提高單店效率,是個難題。

如今,與胖東來的合作,或許會為永輝超市帶來轉機。盡管改造的結果還沒有顯現,但是永輝超市是帶著這樣的期許的。

作為被改造的一方,永輝超市的期許,與7年前與阿里合作的大潤發超市心態相似。

2017年,大潤發意識到到線上電商將給線下商超帶來沖擊,“一把手”黃明端力排眾議,大搞線上電商飛牛網,最終以失敗告終。

那時,手握巨大流量和資金入場的阿里,對于急需轉型,發力線上電商的大潤發來說,可以說是希望的曙光。

但與現在“永輝更需要胖東來外力介入來幫助重振業績”不同,至少在當時的大潤發看來,阿里和它是“互相需要”的關系。

彼時的馬云認為電商時代增量見頂,必須從線下市場尋找出路,因此提出新零售概念。隨后,張勇進行了一系列實體連鎖店的收購,試圖開創線上對接線下的新零售方式。這與當時大潤發的需求正好互補。也因為這樣,大潤發的黃明端在和阿里合作之后出席公開場合時說,馬云和張勇很需要大潤發,因為大潤發在線下有自己多年的零售行業優勢。

從阿里后來對大潤發的投入來看,二者之間的關系更傾向于合作,而不是幫扶。

在逐利的生意場上,沒有誰會無私奉獻。阿里當時對大潤發的爆改,也符合它的戰略需要。

2017年,商戰從線上電商打到線下零售。

騰訊、阿里都在大手筆投資線下。騰訊大范圍撒網式投資,入股永輝超市,并與步步高商業展開全面戰略合作,但從不參與運營。阿里則親歷親為,在線下開創盒馬生鮮新零售業態,但彼時,有錢、有流量、有提高效率的數字化運作流程的阿里,缺的恰恰是大潤發在供應鏈方面的優勢。

大潤發對阿里的貢獻,也能直觀地體現在財務上。在2021年高鑫零售并表后的第一個季度財報中顯示,高鑫零售一個季度就為阿里總營收貢獻了近300億,也因此讓阿里的季度營收同比增長了64%,如果不考慮合并高鑫零售的影響,其增速僅為40%。

再說回到改造永輝超市的胖東來。

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一直對外宣稱,幫扶傳統商場是為了整頓行業,讓傳統商超市場更加繁榮,這番說辭,從不缺名、不缺利、不缺口碑的胖東來口中說出,確實有幾分可信度,似乎這真的只是義舉。

但胖東來顯然是有利可圖的。

根據永輝超市發布的公告,永輝超市將淘汰下架70%的商品,然后根據胖東來的商品結構進行重新梳理,屆時商品結構要達到胖東來的90%以上,最大幅度提升商品品質。

胖東來的爆款商品諸如烘焙產品、網紅“大月餅”、熟食產品、DL果汁、DL精釀小麥啤酒、DL燕麥片、DL洗衣液等等均將進駐賣場。而在湖南步步高超市里,也有不少胖東來自有品牌銷售。

這種模式與蜜雪冰城的賺錢模式有些相似:賣奶茶不賺錢,做供應商才賺錢。某種程度上來說,胖東來可以在改造中售賣自有產品,賺到做供應商的錢。

通過這樣的改造,胖東來無需承擔把門店開出河南的風險與成本,就可以穩穩賺到河南之外的錢。

03 周期

如何跨越周期,是所有品牌的終極問題,對于傳統零售商超也不例外。

大潤發CEO黃明端曾經說過一段話,“20年前,零售業講究的是地點,即實體零售高度講究門店選址;10年前,零售業講究的是差異化,即零售企業對顧客的價值分層;10后年的今天,零售業講究的是創新,即零售企業要將零售能力架構到商業最前沿水平。”

但隨著消費者和消費市場的不斷變化, 傳統零售業創新的方向到底在哪,各個零售巨頭該如何渡過轉型陣痛,誰也說不清楚。

作為傳統商超的第一個互聯網改造者,阿里的確在一段時間內為大潤發新零售轉型帶來了希望。

在2017年之后的3年時間里,大潤發曾經作為阿里數字化新零售改造的成功樣本,風光無兩。資本市場更是一度看好,大潤發在2020年達到市值巔峰。

但隨著拼多多線上電商的低價沖擊,再加上社區團購、會員制超市等各種業態的沖擊,即便是阿里,也逐漸帶不動這個零售巨頭。以往傳統大賣場大而全的核心競爭力,在當下也逐漸失效。不光價格優勢消失,龐大的供應鏈成本還成為拖累營收的最大負擔。

與此同時,阿里旗下的新零售樣本盒馬業績降溫,折戟IPO,幾次轉換業態,仍沒有擺脫虧損困境。如今,創始人侯毅淡出,搖擺中的盒馬,依然讓人看不清前景。

阿里,也不再是前幾年意氣風發的“救世主”模樣。它忙著處理自己的麻煩事,也在今年宣布重新聚焦電商業務,包含盒馬、高鑫零售、銀泰等零售業務逐漸淪為被邊緣化的“其他業務”。

面對被再次賣身的命運,大潤發或許只能靠自己。如今,黃明端再次掌舵,從阿里的手里接回了大潤發的爛攤子,一切貌似又回到了起點。

那么,阿里沒做成的事兒,胖東來能行嗎?

短期來看,胖東來前后改造過14家商超品牌,前不久改造的步步高超市也出現了業績回升。但從長期來看,胖東來恐怕還是沒有辦法改變傳統實體商超行業整體下行的趨勢。

據聯商網報道,2023年,永輝超市、步步高、中百集團等13家傳統商超巨頭合計虧損49.21億元。2024年Q1,沃爾瑪、大潤發、物美等31家超市關閉上百家門店。這樣的困境面前,胖東來一家的經驗,不足以力挽狂瀾。

傳統商超,仍在經歷著各自的陣痛。

至少到現在,阿里也好,胖東來也好,都沒能幫助傳統商超找到穿越周期的辦法。

將目光望向全球,傳統零售行業也不是沒有穿越周期的例子。美國的Costco、沃爾瑪旗下山姆超市,德國的奧樂齊都是大而全的賣場,也都經歷過面對線上亞馬遜等電商平臺的沖擊,但他們都展現出了極強的韌性,探索出了屬于自己的穿越周期的方法。

比如說,倉儲一體的大賣場模式、會員店折扣店等多種業態并存、線上線下一體式購物體驗。最重要的一個共性,無外乎,便宜,同時還有高品質保證。無論是中國市場也好,還是外國市場也好,把商品的價格打下來,對于商超至關重要,因為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選擇去誰家購物的關鍵。

在這背后,供應鏈的把控和發展是價格力的護城河。

全球門店數量最多、覆蓋上萬個SKU的沃爾瑪,通過大量直采的規模效應來保證自己對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從而能自信喊出“天天低價” 的口號;

有著1億會員的Costco, 通過工廠直供,大量采購的方式保證議價自己的能力。同時通過會員制把握下游用戶需求,按照市場需求采購,來降低供應鏈成本,這也是Costco售價比同行要便宜的原因;

而有著零售行業低價鼻祖稱號的奧樂齊,則是通過大力發展自有品牌減少中間運營環節,最大化降低了成本,從而實現低價。某種程度來說,奧樂齊自己就是供應鏈的一環,做的是上游供應商的買賣。

實際上,零售行業要想穿越周期,其實就是不斷尋找到成本更低的商業模式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美國零售行業在成功和失敗中已經摸索并發展了近100年。

而對于只有40歲的中國超市行業來說,零售生意仍處于成長期。簡單地擁抱線上,已經被論證效果有限。對于大潤發們來說,1+1的結果,甚至可能會出現“<1” 的頹勢。也正因為如此,傳統玩家胖東來會取代阿里,成為“新導師”。

但療效如何,顯然還需要時間論證。

零售市場不斷有玩家進入,疊加大眾逐步趨于理性、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觀念,傳統商超們的調整,勢必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在這條路上,從不存在什么救世主,能靠的或許只有自己。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阿里巴巴

6.3k
  • 阿里巴巴發布Qwen3系列AI模型!港股科技30ETF(513160)上漲2.10%
  • 阿里開源Qwen3,引領全球開源模型,數字經濟ETF(560800)漲超1%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阿里沒做成的事,胖東來能行嗎?

傳統商超等不來救世主。

文|略大參考 付饒

編輯 | 原野

簡單地擁抱線上,已經被論證效果有限。對于大潤發們來說,1+1的結果,甚至可能會出現“<1” 的頹勢。也正因為如此,傳統玩家胖東來會取代阿里,成為“新導師”。

2024年,傳統實體商超行業有些熱鬧,“爆改”成了關鍵詞。

作為前后改造過12家品牌商超的“零售行業改造師”,胖東來今年接連宣布要改造永輝、湖南步步高超市。

消息一出,業內外一片叫好,被改造的永輝超市和步步高超市,前者市值飆升22億,后者人流量激增1萬人次,營業額翻了6倍。作為操盤手的胖東來,名利雙收,站在行業C位,被視為零售商超新的救世主。

而上一個被傳統零售行業捧到高位的救世主,是阿里。

時間倒退回2017年11月,阿里宣布入股高鑫零售,并對外稱要用互聯網方式全面改造大潤發。此后幾年,阿里旗下的大潤發也好,盒馬也好,都一致被樹立為零售行業的新標桿。

這樣輝煌的光景持續了不到7年。如今,高鑫零售的市值只剩2020年巔峰時期的十分之一,大潤發虧損、關店、裁員消息頻出,CEO林小海辭任。阿里終究還是沒能扭轉大潤發命運,”救世主”的身份也逐漸淡去。

那么,胖東來能行嗎?

01 改造師

胖東來,正在成為傳統零售商超行業的“改造師”。

繼3月份湖南步步高超市接受胖東來門店改造,并取得不錯的業績之后,永輝超市(鄭州門店)也于5月31日正式閉店,加入到了胖東來被改造的門店行列里。

對于已經連續幾年都處于虧損的步步高和永輝來說,胖東來的幫扶,無疑是一場及時的雪中送炭。

不是沒有人質疑過,作為體量和門店數量都遠遠超過胖東來的商超巨頭,永輝超市為什么要向胖東來學習。在5月20日永輝股東大會上,永輝CEO李松峰做了解釋,“因為過去的急速擴張,導致永輝有些門店單店產出不夠理想。希望借此次改造,能幫助永輝改變現狀,形成正向循環。”

作為多家商超的改造師,胖東來的確有這個能力,也有這個自信。

據界面新聞報道,于東來曾作出預估:胖東來2023年營業收入在100億元左右,凈利潤1.4億。這個數字還僅僅來自于胖東來在許昌、新鄉兩地僅有的13家門店。在其他商超品牌虧損情況下,這樣的單店業績顯得著實亮眼。

一方面,自己業績扛打;一方面,胖東來改造下的商超,業績確實有所回升。前段時間改造的步步高超市人流量就增加了一萬人次,營業額翻了6倍。也因此,對于改造雙方(胖東來和永輝超市)來說,看好此次合作也屬正常。

不過,這到底是轉瞬即逝的蜜月期,還是一段商業佳話的開端,還不好說。

畢竟,在消費轉型持續推進的這些年里,零售行業不缺“改造”的故事。而上一個改造師阿里和被改造的對象——大潤發的日子,過得卻有點慘。

前段時間,母公司高鑫零售發布的2024財年年報,揭露出大潤發現在的窘狀:營收下降13%,持續虧損,關店20家大賣場,2萬員工出走。顯然,曾經創造19年未關一家門店營業神話的大潤發,風光不再。

更壞的消息是,曾扶持大潤發到達市值巔峰的阿里,也于今年年初對外宣布要出售掉手里的高鑫零售。

盡管現在的阿里看起來很無情,但是在7年前,阿里也曾和現在的胖東來一樣慷慨解囊,將所有資源傾囊而出。甚至一度,在新零售業務板塊,阿里對待大潤發,比對待自己的“親兒子”盒馬還要好。

這不是夸張。

資金上。張勇時期的阿里,在逐步控股高鑫零售的三年里,前后斥資超過500億港元(2017年224億、2020年280億)。而同為新零售業務,阿里持股銀泰百貨的三年里只花了不到300億港幣;而盒馬更少,最初只在2016年拿過一次阿里1.5億美元的投資,相當于12億港幣。

技術上。有媒體報道稱,阿里團隊曾經手把手教大潤發改造門店,早期兩方團隊每天開會,光是改造第一家店就磨了小半年。阿里借鑒盒馬的懸掛鏈系統、接入了盒馬的物流接單能力,同時運用了數字化的門店運營管理系統,終于在第二年(2018年6月)完成100家大潤發門店的新零售改造。

流量上。當時的阿里,一口氣將大潤發接入了淘鮮達、餓了么和天貓超市。甚至在人事上,相比于網易考拉、餓了么、大麥網等一眾被阿里收購的企業,阿里給予了大潤發和創立大潤發的老帥黃明端以充分信任,讓他繼續管理大潤發,直至2020年才讓時任阿里副總裁的林小海接任。

這一輪操作下來,不光給足了大潤發面子,也可以看出阿里對于大潤發的重視程度。

2018年3月,阿里CEO張勇甚至在致高鑫零售的股東信中表達了對此次合作的期待,“這將是中國商業零售史上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受益人數最多的零售改造工程。”不論是當時的改造力度和范圍,還是外界對雙方合作的關注度,討論熱度都不亞于現在的胖東來和永輝。

02 轉機

2012年,永輝超市帶著全年8%的凈利潤增速意氣風發,在全國門店擴張的商業版圖中再添一城。新店開在了河南新鄉,相當于直接與胖東來做起了競爭對手。彼時,胖東來已經在新鄉市商貿里做到了頭部位置,可以說是永輝超市強勁的競敵。

12年后,永輝也沒能想到,自己要向這個昔日的競爭對手學習。對于虧損多年的永輝來說,該如何該如何把握好線下商超優勢,提高單店效率,是個難題。

如今,與胖東來的合作,或許會為永輝超市帶來轉機。盡管改造的結果還沒有顯現,但是永輝超市是帶著這樣的期許的。

作為被改造的一方,永輝超市的期許,與7年前與阿里合作的大潤發超市心態相似。

2017年,大潤發意識到到線上電商將給線下商超帶來沖擊,“一把手”黃明端力排眾議,大搞線上電商飛牛網,最終以失敗告終。

那時,手握巨大流量和資金入場的阿里,對于急需轉型,發力線上電商的大潤發來說,可以說是希望的曙光。

但與現在“永輝更需要胖東來外力介入來幫助重振業績”不同,至少在當時的大潤發看來,阿里和它是“互相需要”的關系。

彼時的馬云認為電商時代增量見頂,必須從線下市場尋找出路,因此提出新零售概念。隨后,張勇進行了一系列實體連鎖店的收購,試圖開創線上對接線下的新零售方式。這與當時大潤發的需求正好互補。也因為這樣,大潤發的黃明端在和阿里合作之后出席公開場合時說,馬云和張勇很需要大潤發,因為大潤發在線下有自己多年的零售行業優勢。

從阿里后來對大潤發的投入來看,二者之間的關系更傾向于合作,而不是幫扶。

在逐利的生意場上,沒有誰會無私奉獻。阿里當時對大潤發的爆改,也符合它的戰略需要。

2017年,商戰從線上電商打到線下零售。

騰訊、阿里都在大手筆投資線下。騰訊大范圍撒網式投資,入股永輝超市,并與步步高商業展開全面戰略合作,但從不參與運營。阿里則親歷親為,在線下開創盒馬生鮮新零售業態,但彼時,有錢、有流量、有提高效率的數字化運作流程的阿里,缺的恰恰是大潤發在供應鏈方面的優勢。

大潤發對阿里的貢獻,也能直觀地體現在財務上。在2021年高鑫零售并表后的第一個季度財報中顯示,高鑫零售一個季度就為阿里總營收貢獻了近300億,也因此讓阿里的季度營收同比增長了64%,如果不考慮合并高鑫零售的影響,其增速僅為40%。

再說回到改造永輝超市的胖東來。

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一直對外宣稱,幫扶傳統商場是為了整頓行業,讓傳統商超市場更加繁榮,這番說辭,從不缺名、不缺利、不缺口碑的胖東來口中說出,確實有幾分可信度,似乎這真的只是義舉。

但胖東來顯然是有利可圖的。

根據永輝超市發布的公告,永輝超市將淘汰下架70%的商品,然后根據胖東來的商品結構進行重新梳理,屆時商品結構要達到胖東來的90%以上,最大幅度提升商品品質。

胖東來的爆款商品諸如烘焙產品、網紅“大月餅”、熟食產品、DL果汁、DL精釀小麥啤酒、DL燕麥片、DL洗衣液等等均將進駐賣場。而在湖南步步高超市里,也有不少胖東來自有品牌銷售。

這種模式與蜜雪冰城的賺錢模式有些相似:賣奶茶不賺錢,做供應商才賺錢。某種程度上來說,胖東來可以在改造中售賣自有產品,賺到做供應商的錢。

通過這樣的改造,胖東來無需承擔把門店開出河南的風險與成本,就可以穩穩賺到河南之外的錢。

03 周期

如何跨越周期,是所有品牌的終極問題,對于傳統零售商超也不例外。

大潤發CEO黃明端曾經說過一段話,“20年前,零售業講究的是地點,即實體零售高度講究門店選址;10年前,零售業講究的是差異化,即零售企業對顧客的價值分層;10后年的今天,零售業講究的是創新,即零售企業要將零售能力架構到商業最前沿水平。”

但隨著消費者和消費市場的不斷變化, 傳統零售業創新的方向到底在哪,各個零售巨頭該如何渡過轉型陣痛,誰也說不清楚。

作為傳統商超的第一個互聯網改造者,阿里的確在一段時間內為大潤發新零售轉型帶來了希望。

在2017年之后的3年時間里,大潤發曾經作為阿里數字化新零售改造的成功樣本,風光無兩。資本市場更是一度看好,大潤發在2020年達到市值巔峰。

但隨著拼多多線上電商的低價沖擊,再加上社區團購、會員制超市等各種業態的沖擊,即便是阿里,也逐漸帶不動這個零售巨頭。以往傳統大賣場大而全的核心競爭力,在當下也逐漸失效。不光價格優勢消失,龐大的供應鏈成本還成為拖累營收的最大負擔。

與此同時,阿里旗下的新零售樣本盒馬業績降溫,折戟IPO,幾次轉換業態,仍沒有擺脫虧損困境。如今,創始人侯毅淡出,搖擺中的盒馬,依然讓人看不清前景。

阿里,也不再是前幾年意氣風發的“救世主”模樣。它忙著處理自己的麻煩事,也在今年宣布重新聚焦電商業務,包含盒馬、高鑫零售、銀泰等零售業務逐漸淪為被邊緣化的“其他業務”。

面對被再次賣身的命運,大潤發或許只能靠自己。如今,黃明端再次掌舵,從阿里的手里接回了大潤發的爛攤子,一切貌似又回到了起點。

那么,阿里沒做成的事兒,胖東來能行嗎?

短期來看,胖東來前后改造過14家商超品牌,前不久改造的步步高超市也出現了業績回升。但從長期來看,胖東來恐怕還是沒有辦法改變傳統實體商超行業整體下行的趨勢。

據聯商網報道,2023年,永輝超市、步步高、中百集團等13家傳統商超巨頭合計虧損49.21億元。2024年Q1,沃爾瑪、大潤發、物美等31家超市關閉上百家門店。這樣的困境面前,胖東來一家的經驗,不足以力挽狂瀾。

傳統商超,仍在經歷著各自的陣痛。

至少到現在,阿里也好,胖東來也好,都沒能幫助傳統商超找到穿越周期的辦法。

將目光望向全球,傳統零售行業也不是沒有穿越周期的例子。美國的Costco、沃爾瑪旗下山姆超市,德國的奧樂齊都是大而全的賣場,也都經歷過面對線上亞馬遜等電商平臺的沖擊,但他們都展現出了極強的韌性,探索出了屬于自己的穿越周期的方法。

比如說,倉儲一體的大賣場模式、會員店折扣店等多種業態并存、線上線下一體式購物體驗。最重要的一個共性,無外乎,便宜,同時還有高品質保證。無論是中國市場也好,還是外國市場也好,把商品的價格打下來,對于商超至關重要,因為這對于消費者來說,是選擇去誰家購物的關鍵。

在這背后,供應鏈的把控和發展是價格力的護城河。

全球門店數量最多、覆蓋上萬個SKU的沃爾瑪,通過大量直采的規模效應來保證自己對上游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從而能自信喊出“天天低價” 的口號;

有著1億會員的Costco, 通過工廠直供,大量采購的方式保證議價自己的能力。同時通過會員制把握下游用戶需求,按照市場需求采購,來降低供應鏈成本,這也是Costco售價比同行要便宜的原因;

而有著零售行業低價鼻祖稱號的奧樂齊,則是通過大力發展自有品牌減少中間運營環節,最大化降低了成本,從而實現低價。某種程度來說,奧樂齊自己就是供應鏈的一環,做的是上游供應商的買賣。

實際上,零售行業要想穿越周期,其實就是不斷尋找到成本更低的商業模式的過程。而這個過程,美國零售行業在成功和失敗中已經摸索并發展了近100年。

而對于只有40歲的中國超市行業來說,零售生意仍處于成長期。簡單地擁抱線上,已經被論證效果有限。對于大潤發們來說,1+1的結果,甚至可能會出現“<1” 的頹勢。也正因為如此,傳統玩家胖東來會取代阿里,成為“新導師”。

但療效如何,顯然還需要時間論證。

零售市場不斷有玩家進入,疊加大眾逐步趨于理性、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觀念,傳統商超們的調整,勢必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而在這條路上,從不存在什么救世主,能靠的或許只有自己。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漠河县| 罗定市| 南和县| 炉霍县| 荥阳市| 娄烦县| 汕头市| 平安县| 宝坻区| 桦甸市| 淄博市| 板桥市| 凌源市| 石狮市| 嫩江县| 梅河口市| 江陵县| 公安县| 通州市| 鸡西市| 大名县| 湟源县| 宜昌市| 长白| 邻水| 云梦县| 漳州市| 彭水| 九寨沟县| 临武县| 五常市| 布拖县| 宜春市| 沛县| 古浪县| 望城县| 淮阳县| 读书| 嘉峪关市| 丰县| 肇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