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酒管財經
“快看!都是人!”想必是不少人今年國慶假期在熱門景區門口的感嘆。
國內不少旅游熱門城市的民航、酒店、高鐵及景區再次進入“人海模式”。
在剛剛結束的國慶黃金周中,暑期稍顯落寞的酒店業似乎迎來了一波大回血,市場整體向好,多家酒店集團頻頻報喜。
然而,在這片繁榮的表象下,仍有相當一部分酒店沒有等到意想中的火爆生意,難掩“冰火兩重天”的尷尬局面。
攜程發布《2024年國慶旅游消費報告》中指出,經過2023年的報復性消費,2024年上半年的修復,今年十一假期,旅游市場回歸常態的特征更為明顯。
國慶酒店市場的“冰火兩重天”,只是酒店市場回歸“新常態”的“陣痛”。
而酒旅行業的“新常態”,是回歸常態、擁抱真實,是切換到新軌道上“常態”,也是行業內精進者和創新者的“常態”。
國慶假期19.4億人次出行背后的酒旅市場,又隱藏著哪些“新常態”呢?
01、“滿載”黃金周下的“新常態”
其實,酒旅行業在經歷了2023年的全面復蘇之后,就已開始回歸“新常態”。
今年十一假期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是:
出游的人多了,錢卻更不好賺了。
兩極分化,或是“新常態”的首個表現。
不難發現,酒店行業已經從之前“閉著眼睛就能賺錢”的時代進入了存量競爭時代。
全季、漢庭、開元名都、美豪麗致、愛電競等眾多酒店品牌十一假期前幾日紛紛發布滿房喜報,甚至多地門店連續滿房。
華住高級投資人劉晏斌表示,今年其旗下的全季、漢庭、海友等門店10月4日數據均超過去年同期,相比過去的黃金周,今年酒店市場更具生命力。
另據攜程數據顯示,國慶假期,酒店和民宿日均訂單同比增長顯著,展現了中國旅游消費的韌性。
國慶期間,攜程平臺上入境游和出境游日均訂單量均超越2019年,創歷史新高。
不過,酒店經營數據的大幅增長很可能只出現在熱門的旅游城市,而非熱門地帶,不少酒店卻并未迎來預期中的消費熱潮。
攜程數據顯示,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杭州、南京、重慶、西安、深圳和武漢等一線城市依然是十一熱門的10大目的地。
木鳥民宿報告顯示,傳統熱門旅游城市如青島、南京、北京、重慶、西安等繼續受到用戶青睞,民宿訂單保持高位。
然而,不少非旅游城市,卻經歷著“酒店預訂冷清”、“街上一個人都沒有”的慘淡景象。
以海南為例,或是受9月臺風影響,暑假以來的降價潮延續到了國慶黃金周假期。
五星級酒店跌破千元,有民宿預訂率不到50%。
甚至有業內人士爆料,三亞國際五星酒店甚至一晚449元起。
據去哪兒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國慶期間三亞酒店已預訂房間的平均實際支付價格,較去年同期下降20%左右,其中高星級酒店降價幅度近30%。
此外,在今年國慶最具性價比的熱門Top10城市中,就出現了海南的三亞和陵水。
“賣不上價格、游客變少了”成為不少當地酒店從業者國慶假期最大的感觸。
在黃金周不如預期的境況面前,海南不少酒店人已開始寄希望于2025年春節。
安徽合肥一位不愿表明身份的酒店投資人告訴《酒管財經》,今年十一假期,全國除了熱門景區外,絕大多數地區更像春節的情況,常住人口回鄉或外出旅游,酒店行業是喜憂參半,熱門景點大排長隊、酒店入住火爆,但非熱門景點地區依舊冷清。
在江西撫州經營一家單體酒店的A君也表示,十一黃金周期間,江西除了南昌、婺源、景德鎮等熱門景區之外,其他地方基本沒有人流,一些冷門城市民宿甚至都關門歇業了,7天假期,只有前4天開門營業。
另一位資深酒店投資人B總反映,今年十一黃金周其位于南京、成都、長沙等旅游熱門打卡地的門店,經營情況比去年好但仍未達到昔日最高峰;而其在合肥、三亞等地的門店經營數據慘淡,他在跟周邊酒店商家溝通中有不少反饋入住率甚至低于日常周末。
他表示,對非熱門目的地的酒店來說,最不容易的是國慶的旺沒感受到,但是馬上卻能感受到國慶后的超長淡季。
此外,“新常態”的還體現在高預訂量并沒有給酒店帶來高收益率。
據飛豬發布的《2024國慶假期出游風向標》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國內外酒店均價同比下降約4.5%。不少酒店尤其是高端酒店紛紛“以價搶人”保入住率。
不少奢華酒店品牌甚至把促銷口號換成了“國慶不加價”。
比如:
香港麗思卡爾頓豪華房1晚+1000港幣餐飲/水療消費額度,3952元(國慶不加價)
北京華貿麗思卡爾頓酒店2晚,2699元(國慶不加價)
西安皇冠假日單臥套房帶客廳2晚含三人早餐+免費加床,1688元(國慶不加價)
廈門希爾頓逸林酒店行政房2晚含早+ 雙人行政酒廊禮遇,1399元(國慶不加價)
對此,某資深酒旅行業專家表示,假期酒店業數據肯定會好,尤其是旅游城市,但數據不能代表一切,真實的情況是國內酒店業現在依然內卷、不能放松,反而要更加警惕。
02、“新常態”下的酒店生存之道
浩華數據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的全國酒店景氣指數已降至-18。
不過,這并不代表行業發展艱難。這更多體現的是行業在經歷了去年的需求集中釋放之后,逐步回歸理性的一種狀態。
未來,隨著酒店行業由以前的高速擴張進入常態化發展階段,將更加考驗酒店的運營策略。
浩華認為,面對下半年的市場,絕大多數酒店人都是持謹慎樂觀態度,看好發展趨勢,但在具體經營投入上,還是會非常謹慎和精打細算。
此外,“客人更看重性價比”也成為業界共識,或許也是“新常態”中不容忽視的一點。
同程旅行數據顯示,今年“十一”假期,中國游客出游過程中更注重性價比,在各星級酒店中,兼顧服務品質與性價比的四星級酒店預訂熱度漲幅最高,同比上漲36%。國內四星級酒店均價達到419元。
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酒店業不得不思考:
如何平衡消費者的實際消費能力與市場的發展需求?如何為市場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創新?
對此,一位酒旅行業觀察人士提醒道,不能太依賴旺季銷售,酒店業需要有一個更穩妥、更長期的規劃,或可用更大更長遠的視角來看待酒店經營,看十年,謀三年,做一年。
他強調,從國慶酒旅市場表現來看,隨著消費者出游習慣的改變,酒旅業還是需要向更復合的形態升級。
想要“旺丁又旺財”,必須要構建新的消費場景,這些新的場景才是游客心甘情愿購買酒旅產品以及服務的關鍵。
當下,消費者的出游喜好變得更加多樣化,有人向“新”而游,有人向“閑”而行。
報告顯示,國慶期間,攜程平臺上,00后訂單占比近20%,已經超過85后和90后成為出游人群的消費主力。音樂節、演唱會和二次元等新型旅游產品受熱捧。
同程旅行發布《2024“十一”假期旅行消費報告》中指出,“小眾”景區受大眾追捧,小西天、哀牢山爆火。
除了“小眾”景點外,歷史遺跡、自然山水、動物園、博物館及園林古鎮是2024年“十一”假期同程旅行平臺最受歡迎的景區主題。其中,國內動物園的旅游搜索熱度環比上漲361%,博物館旅游熱度環比上漲263%。
不難看出,消費場景創新的背后是游客對于旅游特色化、體驗化的追求,也是“新常態”的重要一級。
今年十一假期,一些酒店已開始注重營造假日期間的“特色體驗”。
有從業者表示,只有身臨其境地去參與、去感受,才能讓客人的入住體驗更難忘。
今年十一假期,北京東方君悅大酒店專門研發了一條兩日打卡中軸線游玩線路,為客人準備了手繪騎行地圖,提供免費自行車服務;
海口麗思卡爾頓酒店,推出了親手繪制創意紐扣畫、制作神舟火箭等親子活動;
盡管國慶酒旅市場的火熱氛圍,重新煥活了不少酒店人的信心,但短暫火熱的背后,節后酒店業的超長淡季帶來的緊迫感從未消失。
熱鬧,并不意味著就能帶來財富。
真正的旅游繁榮不僅僅體現在表面的熱鬧,更體現在每個消費者的滿意度和體驗的提升上。
未來對酒店而言,應對“新常態”,關鍵還是在于產品,打造符合當下消費者認可的酒店產品,提供差異化的酒店體驗。
統籌丨勞殿
編輯丨阿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