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陳靖
10月30日盤后,中國銀河(601881.SH、06881.HK)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70.86億元,同比增長6.29%;凈利潤69.64億元,同比增長5.46%。單季度來看,第三季度凈利潤25.76億元,同比增長54.79%。
主營業務方面,報告期內,經紀業務收入36.93億元,同比減少12.28%;投行收入3.66億元,同比增長10.91%;資管業務收入16.58億元,同比減少16.56%;公允價值變動收入70.80億元,同比增長84.18%;其他業務收入112.87億元,同比減少0.34%。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銀河投行業務收入雖有上漲,但距離其他頭部券商仍有差距。前三季度投行收入貢獻度僅為1.35%。
據界面新聞不完全梳理發現,今年前三季度,中國銀河證券(含子公司、營業部)因多項業務頻繁受罰,涵蓋私募、股票質押、證券經紀等多個業務條線。
其中,今年1月2日,因在開展私募基金產品相關業務過程中存在代銷準入不審慎、托管人履職盡責存在瑕疵、分支機構管理不到位等問題,中國銀河被北京證監局出具警示函。
3月7日,青島證監局發布《關于對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海口路證券營業部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稱,中國銀河青島海口路證券營業部存在內部控制不完善,合規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青島證監局決定對中國銀河青島海口路證券營業部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4月16日,北京證監局發布《關于對中國銀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行政監管措施的決定》,因存在開展場外期權及股票質押業務不審慎,對從業人員及其配偶、利害關系人投資行為監控不到位的情況,中國銀河證券及公司副總裁羅黎明均被警示。
7月5日,中國銀河全資子公司銀河金匯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被深圳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并暫停新增私募資產管理產品備案3個月(為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而新發行的產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資)的行政監管措施。
10月18日,中國銀河再次受罰。證監會發布對中國銀河啟動整改程序。經查,中國銀河在部分項目中未勤勉盡責,包括未能充分履行職責、未能識別某些項目的非市場化發行等問題。根據相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中國銀河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公司層面之外,中國銀河時任分管債券業務投行委副主任韓志謙因對相關問題負有責任,也被證監會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督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