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沈霄戈
2025年1月3日,華夏航空(002928.SZ)發布《關于出售資產暨關聯交易的進展公告》。
公告顯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已將所持有華夏教育的 100%股權轉讓給華夏云翼,華夏云翼后續將根據自身戰略安排將相關股份轉讓給其控股子公司華夏云翼(太倉)航空產業有限公司。公司與華夏云翼將繼續依照《股權轉讓協議》的約定履行各自權利義務。
早在2024年2月20日,華夏航空就曾發布公告,為進一步聚焦公司國內、國際航空客貨運輸的主營業務,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擬將持有的子公司華夏航空教育科技產業有限公司(華夏教育)100%股權,出售給華夏云翼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華夏云翼),轉讓價為6.04億元。
由于交易額超過華夏航空2022年度經審計凈資產的5%,因此需提交公司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
華夏教育主業為民用航空維修人員培訓、飛行簽派員培訓、民用航空器駕駛員培訓、飛行訓練等。
華夏航空董事長胡曉軍實際控制交易受讓方華夏云翼,本次交易相當于華夏航空將全資控股子公司華夏教育出售給其實控人胡曉軍。
公告顯示,2023年華夏教育營收1.35億元,同比增長23.4%,實現凈利潤3941萬元,同比增長45.3%,利潤增速遠超收入增速。
在華夏教育業績增長的情況下,華夏航空選擇出售該資產,主要是因為航空主業承壓。
Wind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連續三年,華夏航空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73212.64萬元、396502.38萬元、264316.5萬元,同比增幅分別為-12.48%、-16.21%、-33.34%,同期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62859.06萬元、-11256.64萬元、-197416.06萬元,同比增幅分別為25.16%、-117.91%、-1653.77%。
2023年華夏航空凈虧損9.65億元,虧損同比縮小51.12%,客座率下滑幅度最大,成為疫情后唯一繼續虧損的上市民營航司。
2024年上半年,華夏航空扭虧為盈,營收32.1億元,同比增長44.9%,歸母凈利潤2615萬元。
華夏航空在2024年中報中提及扭虧原因,主要是“受益于持續增長的國內因私出行需求,公司抓住支線旅游、淡季出行等市場需求變化所帶來的機會,通過新開支線航線,推動航班量提升,優化支線通達性,滿足更多旅客需求。”
不過,華夏航空的業績提升也是得益于政策補貼。
2024年初,財政部、民航局根據我國支線航空發展現狀對現行補貼辦法進行修訂,調整支線航空的補貼范圍、補貼標準、補貼方式,聯合印發了《關于修訂支線航空補貼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主飛支線航空的華夏航空,獲得的補貼標準也因此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