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才友好型城市”發展指數課題組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錢明輝、應芷安、潘菲
界面新聞/界面智庫:崔宇、毛盾、王玉
2024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界面新聞/界面智庫等(以下簡稱“課題組”)聯合啟動了“中國人才友好型城市發展指數”研究,旨在科學評估不同區域“人才友好型城市”的建設水平,發現各地在人才培養、引進和使用過程中的“痛點”和“堵點”,為各地人才政策制定提供兼具實用性和針對性的參考。課題組撰寫的《長江經濟帶“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數研究報告》,已于11月9日在南京舉辦的“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論壇”上發布。
相關閱讀:
長江經濟帶“人才友好型城市”指數研究報告:成都、武漢、上海位居前三,部分中小城市更“愛才”
為了深入了解東中西各地區縣域城市(包括縣和縣級市)的人才政策現狀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設水平,課題組還選取了浙江臺州、湖北襄陽和四川宜賓下轄的19個縣域城市作為觀察樣本。繼對西部地區的宜賓珙縣進行分析后,本文將以東部地區的臺州溫嶺市為研究案例,通過深入訪談來自不同層級的人才代表,進一步探討縣域城市在愛才、引才、育才和用才等方面的新做法和新挑戰。
相關閱讀:
縣域人才政策觀察④ | 縣域人才政策如何突圍?宜賓市珙縣的探索和啟示
總體來看,溫嶺在綠卡服務基礎度、引才類型包容度、落戶政策覆蓋度、終身學習支持度及特色人才需求度等方面,在調研的19個樣本縣域城市中位居前列。然而,溫嶺在自主引才支持度、人才預算側重度、健康保障全面度等方面仍有待提升。
在綠卡服務基礎度方面,溫嶺這一指標得分為0.8,超過臺州縣域城市的平均值0.73,與臺州市一級的得分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溫嶺并未簡單采用臺州市統一開發的人才服務系統,而是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優化升級,融入了一系列具有溫嶺特色的服務內容,從而進一步提升了人才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在引才類型包容度和落戶政策覆蓋度這兩項指標上,臺州、襄陽、宜賓的縣域城市普遍展現出了比市一級更高的水平。特別是,溫嶺以及臺州的其他縣域城市在這兩項指標上的得分均達到了滿分1分,表明這些縣域城市在引才類型上具有較高的包容性,能夠吸引和容納多種類型的人才。
具體來看,以溫嶺為代表的臺州縣域城市不僅展現出對高層次人才的渴求,還表現出對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例如,在溫嶺人才綠卡里,一些優惠措施和服務內容對高技能人才同樣適用,相較之下,多數地區的人才綠卡仍然主要面向高層次人才。
中共溫嶺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溫嶺市委人才辦”)對課題組表示,溫嶺市對技能型人才非常重視,尤其是作為制造業大市,對一線技術工人的需求非常旺盛。為了培養這些關鍵人才, 溫嶺市設立了臺州第一技師學院,并正在新建職教城,籌建溫嶺職業學院,專注于技能人才的培養。在技能人才評價方面,溫嶺市采取了一種創新的評價方式,側重技能人才對企業的貢獻率,而逐漸淡化學歷職稱等傳統評價標準。這種評價方式更符合技能型人才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此外,溫嶺市在技能型人才支持上有自己的個性化方案,與臺州市的政策有所區別,更加突出對實用性人才的評價和支持。目前已經實施過兩屆技能型人才評選,評選出的人才在子女入學、住房保障等方面享受接近高層次人才的待遇。
課題組此前對19個樣本縣域城市的研究發現,在終身學習支持度以及特色人才需求度上,溫嶺的得分分別為0.8和1,均超過臺州縣域城市的平均值,與臺州市的得分持平。
中專畢業后成長為高級技能人才的李軍輝向課題組表示,作為溫嶺本地人,他的職業成長之路與溫嶺市的人才政策緊密相連。年輕時,他曾在杭州和上海闖蕩,但因學歷限制在大城市中的競爭力不足,導致職業發展受限。2011年技術工人競賽這一契機讓他決定回到溫嶺。此后,李軍輝連續幾年在市里比賽中獲獎,這不僅讓他享受到政策方面的支持,同時還讓他看到了在本地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
在職業晉升方面,李軍輝從車間普通的鉗工逐步晉升為公司研發中心主任。這一過程中,溫嶺市政府與企業之間的互動關系起到了關鍵作用。政府通過政策引導企業,鼓勵企業將政策落實到員工成長和發展中,而企業也逐步完善了人才職業規劃機制,為員工的職業發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徑。
“政府實施的這些政策,使我們得以在行業中發揮所長,貢獻力量。同時,榮獲市級榮譽和獎勵,也是對我們專業技能的高度肯定。此外,從政策落地時間看,也是非常高效的,通常在一個月內就能完成?!崩钴娸x稱。
在扶持基層技能人才方面,李軍輝提到,溫嶺的人才政策既繼承了國家和省級政策,又結合本地特色推出了延伸政策,如“曙光匠才”政策,這對溫嶺的人才梯隊建設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此外,溫嶺還鼓勵“曙光匠才”參與技能競賽的指導工作,為年輕選手提供專業指導和幫助,從而培育了更多技能后備人才,為人才梯隊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溫嶺“曙光匠才”的評選對象是在溫嶺工業企業、建筑業企業、農業龍頭企業工作,具有較高技能水平的工匠型人才。該政策旨在優化工匠隊伍生態,加速技能人才集聚,激發其創新創業創造活力。遵循不唯學歷、不唯職稱、不唯資歷、不唯身份的原則,通過社會化、市場化評價方式評選工匠人才,并給予房票補助、生活津貼、醫療待遇、人才公寓入住、子女入學、健康體檢、金融扶持、人才服務等八方面的政策待遇。其中,Ⅰ類人才最高可享受50萬元房票補助,子女入學參照溫嶺市高層次人才子女入學實施辦法執行;Ⅰ類、Ⅱ類人才,在本市無住房的,可申請入住市人才公寓;還可享受住院和特殊病種門診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經報銷后的個人負擔部分補助、信用擔保貸款貼息、周期內一次健康體檢、申領“臺州人才碼”等政策。
來自陜西的姚佳輝,在2014年??飘厴I后,通過企業校招來到溫嶺一家機械設備公司。在2022年評為“曙光匠才”,他表示,這幾年深切感受到溫嶺市人才政策的不斷完善。
“對于外地人而言,住房和子女是比較關注的兩個項目,現在住房補貼是直接兌現房票,還有一定金額的補貼以及員工子女入學優待,這個最早我來的時候都是沒有的。此外,還有榮譽,諸如‘曙光匠才’、‘臺州技工’等社會榮譽讓員工感受到溫嶺對技能人才的重視。而且申請成為‘曙光匠才’的過程非常迅速,大約一個月左右就能得出評比結果,之后各項福利和補貼也陸續到位?!彼Q。
不過,姚佳輝指出,未來隨著技能人才的基數不斷擴大,希望可以再進一步優化一些細節,比如,為技能性人才設立單獨的綠色通道,以便在享受福利時更加快速便捷。
企業的成長離不開技能型人才的堅實支撐,同時也離不開高層次人才的積極助力。在海外工作20余年的林峰博士于2023年選擇回到家鄉溫嶺,他強調,溫嶺在吸引高層次人才方面不僅提供了優厚的經濟待遇,還在研發平臺、科研環境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這些政策的實施使溫嶺在高層次人才競爭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溫嶺市科技局對課題組表示,對新認定的全省重點實驗室、全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給予100萬元、50萬元的獎勵。對新認定的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省級企業研究院、省級國際科技合作載體、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給予50萬元、30萬元、30萬元、10萬元的獎勵 。
此外, 溫嶺對新引進的全職頂尖、領軍、高端、特優、高級創新人才,按人才年薪的60%給予用人單位引才薪酬補助,林峰表示,這種政策的補貼也進一步減輕了企業引進人才的負擔。
不過,溫嶺雖然對企業提供相應的引才補助,但根據課題組的研究,溫嶺在企業自主引才支持度方面的得分為0.5,仍低于市一級水平。相比臺州市,溫嶺人才評價仍由政府主導,統一制定標準和流程。這種模式雖具有規范性和權威性,但難以充分適應不同企業的多樣化需求。溫嶺市委人才辦表示,已經意識到相關問題,關于授予企業自主認定人才的權限正在積極推進,將在科研平臺中先行試點,隨后將逐步下發至企業。
從人才預算側重度來看,溫嶺得分僅為0.02,不僅低于臺州市的0.86,也低于縣域城市的平均值0.06。對此差異,溫嶺市委人才辦回應稱,差異主要在于不同地區的人才預算統計口徑不同,從實際的預算總額來看并不低于臺州其他縣域。臺州市一級的人才預算統一歸屬于臺州市委組織部,在縣域方面,如溫嶺的人才預算并非統一安排給溫嶺市委組織部,與人才相關的支出按照項目分布在組織、人社等不同部門。
為了能更全面的反映人才預算的情況,課題組認為,人才預算統計口徑有必要統一管理,這樣可以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可比性,為后續的分析、評估和政策制定提供更為準確的依據。
此外,在健康保障全面度方面,溫嶺得分為0.2,同樣低于市一級得分,諸如補充商業醫療、以及掛號、陪同就診、專屬醫療等與就診相關的服務存在一定不足。
對于下一步的人才工作,溫嶺市委人才辦表示,一是重點圍繞“兩城兩湖”建設招引人才,即以九龍湖為中心,推進中心城區、澤國、大溪“大三角”一體化發展,建設品質新城;以龍門湖為紐帶,向海圖強,推動經濟開發區、松門、石塘一體化發展,建設濱海新城。二是建設高能級平臺, 如2023年溫嶺市依托機床裝備產業優勢,聯合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共建臺州首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浙江省高檔數控機床技術創新中心,對于此類的平臺打造將是溫嶺下一步的一個重點。三是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堅持教科人一體統籌推進,探索企業、高校、科創平臺人才“互聘共享”流動機制,放大“先投先股”“先投后股”等人才激勵機制,切實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溫嶺市委人才辦還表示,將繼續推進人才服務環境改革,啟動建設幾千套人才公寓以及完善就醫綠色通道等。同時,為促進本地人才回流,還將舉辦大學生返校日等活動,并邀請溫嶺籍醫生回鄉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