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 | 馬越 劉雨靜
什么是好的廣告?或許它體現了廣告制作手法的進步,它帶動了某種傳播趨勢的流行,它推動了社會進步,改變某種偏見……也許答案更加簡單,它打動了你我。
一如既往,在2019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我們邀請了廣告行業8位大咖推薦了自己眼中今年最佳廣告作品,并且分享了自己置身于廣告行業中的2019年。
(以下排列不分先后)
蔡政廷 安索帕中國集團執行創意總監
推薦作品:凱迪拉克 “沒有后驅,不算豪華”
代理公司:勝加廣告
推薦理由:
今年有許多輕量化的案例還留存在腦中。在現今信息泛濫的傳媒環境中,我個人更喜歡看這樣簡單點,調皮一點的創意。其中像凱迪拉克“沒有后驅,不算豪華”的案例,作為“高逼格”的汽車品類,向來習慣端著裝著,能夠用一種實驗性質,戲虐幽默,說說人話的方式來闡述汽車功能,我覺得是很具挑戰的一種嘗試。

年度總結:
2019直播賣貨崛起,甚至認為廣告效應還不如李佳琦多說幾句“OMG!”這一年,“廣告已死”又再再再再再再被提起。數字營銷應該將品牌體驗和促進交易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因為我們不再只是純粹的內容產出,更需要規劃的是消費者實實在在與品牌接觸的體驗路徑,透過科技、媒介、娛樂與文化……等手段植入在體驗中。過往成功模式的廣告或許真的已死,但新型的創意人正在崛起。
鄧斌 上海天與空首席執行官
推薦作品:杰克瓊斯天貓超品日《8000公里T臺秀》
創意機構:意類廣告
推薦理由:
這是我2018年最喜歡的廣告影片之一,喜歡的地方在于,中國的制作公司(START Films啟李)和導演(丁雨晨)終于拍出了國際級的廣告影片,如果不看背景提示,說這是國際大導演拍的國際大片也不為過。
這是一個沒有故事只有單純概念累積的片子,只用一句話就可以說完整個腳本:一群模特從北歐一路跨越山川湖海走到中國。而經過導演和制作公司的魔力之手,2分16秒的影片驚喜不斷,非常耐看,無論是各種細致情節設置、模特選角、服化與影調、配角表演、音樂的旋律與呼吸感,都非常完美。看到中國的新銳制作公司和新銳導演拍出非常國際范的影片,看到中國的新一代創作人具有世界級的實力,非常開心。
年度總結:
據說2019年的熱詞是“南”,“太南了”“左右為南”“南上加南”。2019年經濟增長確實不如以前旺盛,廣告行業里也感受到一點寒意,有兩三家小有名氣的公司都出現過經營艱難甚至暫停營業的狀況,當然還有各種亂造新詞和唱衰行業的陳詞濫調就不想多說了。
這一年從我們所服務的各類客戶得到的感受,是客戶們更重視品效合一了,更重視轉化和帶貨了,這也是以李佳琦和薇婭為代表的淘寶直播今年持續火熱的原因,不過直播帶貨只是促銷一時的興奮劑,要長久暢銷,除了產品、渠道和價格,還得靠系統的品牌塑造和整合營銷。
唐睿(Twelve Tang)上海電通首席執行官
推薦作品:KEEP“怕就對了”
創意機構:KARMA
推薦理由:
再多的碎片化,或IMC傳播形式都抵不過一個精準的洞察。在這個時代能把復雜事情簡單化才是最大本事,一句話能解決的問題不需要第二句,只有心虛的人才會喋喋不休和花樣百出。這個campaign一出街我就對自己說:完蛋了,今年的最佳作品被別人拿了!
年度總結:
其實,2019年是持續變化中的一年而已,只不過沒有人能再假裝無視或心存僥幸了。
中國廣告行業依然是全球市場中最具活力和節奏最快的板塊,客戶獲取資源和咨詢的渠道、能力都超越了代理商,創意代理商必須直面承認這個現實,并積極擁抱未來的風險。所以改變一定好過不改,早改一定好過晚改,主動改一定好過被動改。
2019年,所有的事情都只是在改變的過程中,還沒有塵埃落定的答案出現,但只有在改變的代理商才能有機會找到正確的路。
李三水 W創始人
推薦作品:宜家百元店
推薦理由:
臺灣宜家在臺北夜市里開張首家“宜家百元店”,契合經濟形勢,將傳統認為中高價位的宜家家具中,大量低于百元價位的商品集合、分類、展銷落地,變成特別的宜家百元店進行銷售。同時實效解決了銷售瓶頸和品牌影響力拓展,造就市場自發的口碑傳播。它表面上是一個特殊的廣告形式,但實質為下一步品牌占位下沉市場,擴張市場占有率確定優勢。


年度總結:
流量平臺越來越像廣告集團,一線客戶越來越像獨立創意機構,中國廣告公司可不可能越來越像前兩種企業?是個有趣的預設和必然的挑戰。
偉門湯遜首席策略官 凌嘉(Joyce Ling)
推薦作品:香奈兒 × 新世相:《當女孩談論事業》
代理機構:新世相
推薦理由:
這系列短片讓我看到女性立足世界的價值觀進步,終于脫離說了好多年的剩女,是否生孩子,是否結婚,大齡等等。把成就自我放在核心,才是女孩更需要關注的,而在這個過程中,結婚生子與否,年齡大小,都只是一個個人選擇,不為丁克而丁克,不為結婚而結婚,也不為單身而刻意,最終目的應該總是成就自我。
年度總結:
過去一年廣告行業的關鍵詞在于多元化展現,其最大變化在于小眾,細分市場價值觀的闡述更鮮明了,市場上的聲音不再只是隨大流,diveristy多元性逐漸在中國市場展開。更多品牌也更勇于嘗試擁抱不同的人群需求,消費者也變得更有接納性。廣告行業就像是整個國家人性的放大鏡,從這里我看到的是中國人價值觀的演變。
張銳 時趣CEO
推薦作品:滴滴吐槽大會
滴滴7周年日通過《吐槽大會》的方式將對內文化活動,延伸成一次社交化推廣,對于滴滴而言,《吐槽大會》無疑是一舉多得的。
一方面,可以對內疏通企業文化;另一方面,對外以一種輕松詼諧的方式提升品牌好感度,也算是對前幾年爭議事件的又一次側面回應,同時也提升了兩位創始人的親和形象。由于《吐槽大會》中涉及到不少出行的社會問題,其中內容金句也能激活普通用戶的社交化討論和自發傳播。能把企業周年日活動做成社會化傳播事件的不多,而滴滴用了一種更好的方式達成。
年度總結:
2019年營銷行業過得并不太平,與近幾年相比,刷屏的營銷案例數量斷崖式下降。BAT等廣告渠道平臺在不斷鼓吹以ROI為核心的營銷方法論,導致營銷行業在不斷地畸形追求轉化效果。對于習慣高速發展的品牌,未來的日子或許并不輕松,如今已經到達增長頂點,但卻是品牌的起點。
我們不能否定效果營銷的意義,但是品牌營銷的最核心——消費者洞察與用戶觀察,還停留在舊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中。今天有了AI和大數據,我們可以從數據的表現出發,然后發現有意思的洞察,再去做進一步的分析,最終形成不斷迭代的、數據驅動的、更加精準的策略和創意。而這,正是未來的機會。
朱幼光 奧美北京 集團執行創意總監
推薦作品:中國銀聯云閃付
創意機構:凡人互動
2019年廣告圈眾多“刷屏爆款”中,比較深得我心的是中國銀聯云閃付年初投放的“百福圖”。這是一組非常old school的創意:一百個職業演繹一百個福字,每一張福都關連著現今不同的職業角色;詮釋方式有些笨拙費力,但正因個性化的定制,恰恰閃現了它特有的溫暖光輝,也體現背后的意義-為生活付出的樣子就是福,使受眾深感共鳴。


在現今多變的廣告市場,純靠平面設計技術呈現的創意已越來越不多見。當先進的科技為廣告帶來更多靈活性及可能性時,這個廣告卻單純通過紅底黑字的福,流露出傳統的純粹。憑借著過硬技法回歸創意本身的方式,仍舊能夠打動人心。這是我們身為廣告人期待看見也為之感動的。
劉威 BBDO北京執行創意總監
推薦作品:Be a Kid
創意機構:店主本尊
推薦理由:
思量許久,還是選擇了這支并未在大中華區投放過的影片。并非廣告人不聽話的天生反骨作祟、并非過往的一年沒有值得稱道的作品、并非這支影片完美到沒有任何瑕疵,反而正是執行上的瑕疵打動了我。在這個物欲橫流、大片層出不窮的時代,它警醒了我,再次回歸人性本質。
一支好的影片需要一個好的人性洞察,而非天價的執行費用。這支來自英國威爾士小鎮一家小型五金店的廣告,制作成本僅100英鎊,由店主和自己可愛的兒子,以及鄰里鄉親本色出演,而拍攝于后期全部為店主自己獨立完成。整支影片最為昂貴的,正是那個真實、淳樸的洞察。在節日面前,成年人的思緒是紛亂的,小孩子反而只有單純的歡愉。作為一個創意人,愿我們回歸本質,始終關注人性洞察,永遠是哪個天真、可愛、百無禁忌的廣告頑童……
年度總結:
Digital、Social傳播成為主流,也日漸成熟。越來越多本土獨立創意熱店在國際舞臺斬獲殊榮,現象級作品此起彼伏。這一年,有人叫好,有人唱衰,但都將成為過去。最好的一年總在下一年,最好的作品總是下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