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韋香惠
編輯 | 馬越
麥當勞最近一次的熱搜話題是“麥當勞崩了”。“崩了”的是麥當勞小程序,原因與近期推出的麥當勞貓窩套餐有關。麥當勞利用小貓咪都愛鉆盒子的特點,制作了漢堡形狀的貓窩,一時備受追捧,導致大量網友涌入麥當勞小程序搶購,造成短時間內宕機。12月7日,麥當勞在微博回復網友稱,該產品已陸續售罄。

萌寵可愛向的產品一向比較受關注,尤其是與貓的周邊,很難讓人忍住不下單。根據時趣洞察引擎數據顯示,關注麥當勞貓窩的用戶們多半以上是95后和90后,女性占比在75%以上。這部分人群不僅參與了麥當勞貓窩,也圍觀了#麥當勞崩了#、#能睡貓的漢堡#等話題。
貓咪經濟學是在日本開始頻頻出現的一個新詞。在日本經濟界近年甚至形成了一個定論:無論涉及哪種領域,只要用好了貓咪,就一定能夠獲利,即貓咪等于經濟。不起眼的小貓咪,成為了日本文化與經濟交匯的橋梁。究其根源,是貓咪能滿足日本民眾情感與精神需要,從而產生實實在在的市場需求。
如今,隨著中國養貓人群的逐漸擴大,“貓咪經濟學”也逐漸成為中國商家們周知的流量密碼,但要想達到熱度飆升,離不開大品牌本身的號召力。
2019年,星巴克在門店發售的一款限量粉色貓爪雙層玻璃杯,因杯子的造型獨特,且數量有限,不少市民為了購買杯子徹夜排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張影認為,貓爪杯的火爆反映了星巴克本身品牌的號召力和貓的號召力。

去年,麥當勞在大薯日就發布了一組變貓神器——喵喵薯夾。再到最近,麥當勞旗下的麥咖啡推出了只送不賣的萌寵盲盒蛋白霜,購買任意麥咖啡大杯飲品即可隨機獲得,全國限量200萬份。

本質上,麥當勞、星巴克們這樣的做法還是屬于跨界營銷的范疇。他們能夠出圈的關鍵在于意識到通過給產品本身做創意也是挖掘品牌資產的一種方式,即產品本身是最好的營銷。
麥當勞的貓窩是對產品包裝進行了創意。作為消費者最直接接觸到的媒介,經過設計的產品包裝,可以提供個性化消費體驗、并且延展產品的話題性。可口可樂一度把包裝營銷做到如火純青,從姓名瓶、昵稱瓶、密語瓶、歌詞瓶、臺詞瓶到城市罐,以讓更多的年輕人購買并且討論它。麥當勞的貓窩包裝確實具備一定的功能,且自帶社交屬性,拿捏了消費者的愛貓心態,可以拍照曬貓,在社交平臺斬獲新一輪的曝光和信息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