簧片在线观看,heyzo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天天想你在线播放免费观看,JAPAN4KTEEN体内射精

正在閱讀:

燈光下的艱難:中國燈飾之都困局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燈光下的艱難:中國燈飾之都困局

兩塊的生意,賣一單虧七塊?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文 | 五環外OUTSIDE 狄文強

編輯 | 張假假

全國70%的燈飾都來自這里。

臺燈、家裝燈、路燈、景觀燈,只要有燈光的地方,就有一個地方的產品,這就是有著“中國燈飾之都”之稱的廣東中山市古鎮。古鎮位于中山、江門、佛山三市的交匯處,比鄰港澳。其燈飾產業聞名海外,產品遠銷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古鎮地理位置

在經歷30余年的發展后,形成了以古鎮為中心,覆蓋周邊三市11鎮區,年產值超千億元的燈飾產業集群。

然而,古鎮燈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淤積著大片黑暗。疫情襲來加劇了行業內卷,此前隱藏在諸多榮譽之下的問題開始暴露,小企業惡性競爭,打價格戰、質量戰的比比皆是。

如今的古鎮漸顯疲態,艱難度日是大多數如今古鎮燈飾從業者真實的現狀。

01 兩塊錢生意,做一單倒虧七塊錢?

“你說,兩塊的生意是什么樣的?”

“大概是倒虧三倍的那種。”

甄東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家里在古鎮也是做燈具生意的,有個不大不小的燈具廠,算是世代都在這行業里摸爬滾打。

作為行業老兵的甄東家族,也曾有過巔峰時刻。那會單子多的像漫天飛雪,全款的,帶著現金上門的,只要你能提供現貨,當場付款。廠里也是挑挑揀揀,量小的,價低的,沒幾個人愿意做。

甄東還記得,前幾年簽下第一個200萬元大單當夜,拉著公司員工在KTV喝到凌晨4點多,一周興奮地沒睡好覺。

不過,那都是過去時了,今年的生意尤其難做,甄東給我算了一筆扎心賬。

像筒燈這類走量的產品,成本組成很簡單,包括外殼+光源+驅動+組裝,如果外殼套件3寸以下的算5元一個,光源1W五毛,驅動1塊錢,組裝按五毛的人工費,那么一個5W筒燈大概成本要9元。

“但,網上價格你知道是多少么?”

“兩塊錢。不是說今年單子少,而是全是低價單,完全接不了。算算賬,賣一單要虧七塊錢。”

線上的燈具價格

原先做國外的單子,甄東家的工廠還能賺不少錢,但現在外網價格也和國內一樣,一米多的LED臥室燈降到只要幾十塊錢,算上材料、工藝、人工、運營的錢,基本都賺不了錢。

今年,因為成本問題,古鎮半數工廠必不可免的遭到了沖擊,甄氏家族的資金鏈也被繃緊。

現在甄東最頭疼有兩塊,招工、銷路。

原先是公司挑員工,現在世道變了,換成員工挑老板。更何況,古鎮背靠廣州、深圳兩個大城市,員工有非常多的選擇機會,干的不開心立馬走。

所以新時代的招工思路是,供著,哄著,順便加錢留人。

然而甄東不想加錢。普工月薪在5000 -8000元,包吃住,組裝線主管是6000底薪+提成。銷售的底薪也有3000多,行情不好時,這些都變成了不小的開支。

在他們廠,有幾位十幾年前跟著甄東父親的老師傅,做的不開心、給錢不夠,就敢當面罵,但他見面還得尊稱一聲叔、伯。因為這批人是現在工廠的頂梁柱,缺一個根,少一個都是大事。

就是這樣一批人,這兩年也在逐步退休。此時面臨的是后繼無人的局面。

如果說招工甄東還能發發牢騷,那么提到銷路就只能嘆氣了,銷路就是懸在古鎮做燈人頭上的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誰也躲不了,誰都擋不住。

古鎮燈飾工廠對比

按他的話來講,古鎮做燈的要分層級。

高層次的,有穩定的國內外大客戶,這其中厲害的給上市公司做代工廠,次點的也有穩定的經銷商,旱澇保收、利潤有保障。

剩余的也是絕大多數企業現狀,這些作坊式企業利潤又薄還找不到客戶,房租、人工等壓的很緊。前幾年還能靠著外貿單,或者自來客戶湊合過日子,現在一周都沒一個客戶,堅持一年多,資金鏈就全斷了,幾個大商業圈的門店都是成片成片的空。

如何破局?甄東到現在也沒想明白這個問題,大魄力的搞產業升級幾百萬,上千萬的進口機械買上,是個好想法。可問題是,要是賭錯了方向,幾代人攢下的家業就斷他手里了。

眼下看起來,甄東能做地就只能等。堅持下去,扛過這段艱難時期,等到同行寥寥無幾,他家能賺不少。

02 降價、匯率、高成本,疫情時期的三響炮

甄東的經歷,是古鎮燈飾產業的一個縮影。此前,行業高速發展,這些問題還隱在陰影處。如今受疫情影響,古鎮產業弊端全面暴露。從抖音上搜索古鎮燈飾四個字,半數是慘淡、跳橋等。

抖音搜索燈飾的結果

但有意思的是,這兩年理論上是行情很好的年份。

中國照明產品季度出口情況,圖源,中國照明電器協會

古鎮燈飾業2020年總產值140億元,燈具、照明裝置及類似品出口額115.79億元,出口比重占產值80%以上。

可以說外貿是古鎮燈飾的決定性因素。

而據中國照明業協會,2020年中國照明產品一季度在疫情影響下,生產和供應鏈遭受極大阻礙,但二季度、三季度海外疫情爆發,中國照明企業依靠生產和供給的優勢,及時彌補了全球因疫情造成的供給缺口。出口額三連抬升生產,遠超此前。

按理說,疫情帶來了大批量的單子,古鎮應該是賺的盆滿缽滿,現實為什么是這個情況?

問題在于同質化競爭。

甄東告訴我,燈具生產其實很簡單,古鎮燈飾的配套產業鏈很全,板材、電線、芯片等原材料都能在當地買到,只用再加工,一個成型的燈具產品就能做出來。然而,流程簡單也就代表著缺少核心技術,產品同質化嚴重。

燈飾企業報價表

如上圖所示,兩家不同的企業吸頂燈報價,材質、顏色、瓦數等,差異化不大,唯一的區別是外觀,圖一企業專利號全為外觀專利,無有核心技術方面的專利。

這就導致產品仿制簡單。古鎮的現狀是,如果出現一個火熱的品類,大量的企業蜂擁而至,直到利潤下降,做爛這個品類為止。

燈飾廠同質化產品

而去年燈具外銷增長的部分原因也是如此,同類產品降價搶市場。

LED替換類光源出口情況 圖源:中國照明電器協會

以出口數量最大的LED為例,搶占市場的背后是大幅度降價銷售的結果。去年出口量連續3季度上漲,單價就連續4個月倒掛,2020年8月至11月LED單價累計下跌達20%。

禍不單行,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形勢不再穩固,從去年中旬開始至今,美元離岸人民幣下跌約8%,從7匯率跌至6.4,這對于本就利潤單薄的燈飾出口企業是毀滅性的。

然而,這還不算完,大宗商品及覆銅板、PCB、IC芯片、被動元件等原材料元器件繼續大幅漲價并伴隨缺貨,原材價格瘋長。

降價、匯率、高成本,這是疫情時期的三響炮,導致國內燈具企業單薄的利潤被近一步壓縮,燈飾企業增收不增利。

因此,徒然有龐大的銷售額,以外貿為主的古鎮也難以盈立,僅少數規模化企業能夠低成本運行,多數企業毫無利潤可言。所以也是難得的出現倒掛景象,銷量大再大,古鎮小工廠還是沒客戶。

受此影響,以燈飾企業為核心的古鎮,GDP近兩年持續低增長,中國千鎮排名從2019年的第71位下滑至2021年322位。

為何同質化企業如此之多?不采取有效措施制止?

這其實是個歷史遺留問題。

據中山檔案館,80年代中期古鎮海州有兩位年輕人——袁達光和袁玉滿,他們去香港探親,彼時的香港繁華程度遠超內地,夜晚的燈光照耀的香港如同白晝,各類燈飾產品目不暇接。

年輕人總有一種探索精神,燈具僅需要一根電線、一根彎管、一個燈泡和燈座,他們想,何不自己做一盞?于是那一年,他們做出了古鎮人自己的壁燈,隨著時間的發展,壁燈的銷量越來越好,不知不覺,形成了 “前店后廠”的獨特格局,后來發展成為海洲第一家燈飾廠——裕華燈飾廠。

眼見裕華燈飾廠收益非常好,當地鎮民紛紛效仿,以小作坊形式生產燈具。當地鎮政府先以政府力量組織鎮民全國各地推銷,隨后,招商引資配套產業鏈,創造了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隨著行業高速發展,諸多隱患被壓在陽光之下,未曾被察覺。

然而,奇跡是靠小公司堆起來的,古鎮大量作坊式的企業,也隨之傳傳承下來。據中山年鑒,2020年底,古鎮鎮擁有燈飾及其配件工商企業2.8萬家,全鎮約20余萬常住人口,平均7個人一家燈飾公司。

不管產業鏈配套多么齊全,30年間“前店后廠”格局始終沒有改變。

技術壁壘、渠道壁壘、規模化運作,作坊式生產的企業,很難在上述方向建立護城河,缺少核心競爭力,處在低端制造位置,就只能打價格戰。

如此背景下,古鎮人如何破局而出?

03  打造龍頭,日子就好過些

政府的規劃是再次升級產業鏈。

當前,古鎮計劃立足“工業強鎮、商貿強鎮”,走“一專多能”之路,思路是將包括同益工業園、鎮南工業園、燈都產業新城之內的逾萬畝工業園區,再做高端一些,打造一個智能園區。通過補足高端產品的上下游產業鏈,來實現突圍。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管行業如何發展,只要補足技術高端產業鏈,照明產業就脫不開古鎮,古鎮還是那個“中國燈飾之都”。

然而,此舉能固然能穩住古鎮產業中心地位,但中低端產業鏈還是非良性發展,缺少能從根上改變的誘因。小作坊還是缺少核心競爭力,跟風仿制,盯住一個方向就瘋狂出貨,直到做爛這個品類。

唯有結構升級,補齊中層企業,打造和培育一批有潛力、競爭力燈具細分行業龍頭,吸收兼并小作坊式工廠,并以此降低底層企業數量,呈階梯化發展,從而避免產業惡性競爭的情況再次出現。

不過,再難的日子也會有人嘗到甜蜜時刻,再紅海的市場都有新機會,恰逢行業低谷,企業兼并重組正逢其時。

甄東就認識一對夫妻,從定制化的角度切入需求,與家裝設計公司簽訂燈飾外包合同。現在隨著居民對定制化、特殊化產品要求越來越多,這對夫妻生意也越來越好了。

再難都要活下去,每個從業人都是這么想到,熬到最后,可能自己就是幸存的那一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燈光下的艱難:中國燈飾之都困局

兩塊的生意,賣一單虧七塊?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文 | 五環外OUTSIDE 狄文強

編輯 | 張假假

全國70%的燈飾都來自這里。

臺燈、家裝燈、路燈、景觀燈,只要有燈光的地方,就有一個地方的產品,這就是有著“中國燈飾之都”之稱的廣東中山市古鎮。古鎮位于中山、江門、佛山三市的交匯處,比鄰港澳。其燈飾產業聞名海外,產品遠銷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古鎮地理位置

在經歷30余年的發展后,形成了以古鎮為中心,覆蓋周邊三市11鎮區,年產值超千億元的燈飾產業集群。

然而,古鎮燈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淤積著大片黑暗。疫情襲來加劇了行業內卷,此前隱藏在諸多榮譽之下的問題開始暴露,小企業惡性競爭,打價格戰、質量戰的比比皆是。

如今的古鎮漸顯疲態,艱難度日是大多數如今古鎮燈飾從業者真實的現狀。

01 兩塊錢生意,做一單倒虧七塊錢?

“你說,兩塊的生意是什么樣的?”

“大概是倒虧三倍的那種。”

甄東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家里在古鎮也是做燈具生意的,有個不大不小的燈具廠,算是世代都在這行業里摸爬滾打。

作為行業老兵的甄東家族,也曾有過巔峰時刻。那會單子多的像漫天飛雪,全款的,帶著現金上門的,只要你能提供現貨,當場付款。廠里也是挑挑揀揀,量小的,價低的,沒幾個人愿意做。

甄東還記得,前幾年簽下第一個200萬元大單當夜,拉著公司員工在KTV喝到凌晨4點多,一周興奮地沒睡好覺。

不過,那都是過去時了,今年的生意尤其難做,甄東給我算了一筆扎心賬。

像筒燈這類走量的產品,成本組成很簡單,包括外殼+光源+驅動+組裝,如果外殼套件3寸以下的算5元一個,光源1W五毛,驅動1塊錢,組裝按五毛的人工費,那么一個5W筒燈大概成本要9元。

“但,網上價格你知道是多少么?”

“兩塊錢。不是說今年單子少,而是全是低價單,完全接不了。算算賬,賣一單要虧七塊錢。”

線上的燈具價格

原先做國外的單子,甄東家的工廠還能賺不少錢,但現在外網價格也和國內一樣,一米多的LED臥室燈降到只要幾十塊錢,算上材料、工藝、人工、運營的錢,基本都賺不了錢。

今年,因為成本問題,古鎮半數工廠必不可免的遭到了沖擊,甄氏家族的資金鏈也被繃緊。

現在甄東最頭疼有兩塊,招工、銷路。

原先是公司挑員工,現在世道變了,換成員工挑老板。更何況,古鎮背靠廣州、深圳兩個大城市,員工有非常多的選擇機會,干的不開心立馬走。

所以新時代的招工思路是,供著,哄著,順便加錢留人。

然而甄東不想加錢。普工月薪在5000 -8000元,包吃住,組裝線主管是6000底薪+提成。銷售的底薪也有3000多,行情不好時,這些都變成了不小的開支。

在他們廠,有幾位十幾年前跟著甄東父親的老師傅,做的不開心、給錢不夠,就敢當面罵,但他見面還得尊稱一聲叔、伯。因為這批人是現在工廠的頂梁柱,缺一個根,少一個都是大事。

就是這樣一批人,這兩年也在逐步退休。此時面臨的是后繼無人的局面。

如果說招工甄東還能發發牢騷,那么提到銷路就只能嘆氣了,銷路就是懸在古鎮做燈人頭上的一把達摩克里斯之劍,誰也躲不了,誰都擋不住。

古鎮燈飾工廠對比

按他的話來講,古鎮做燈的要分層級。

高層次的,有穩定的國內外大客戶,這其中厲害的給上市公司做代工廠,次點的也有穩定的經銷商,旱澇保收、利潤有保障。

剩余的也是絕大多數企業現狀,這些作坊式企業利潤又薄還找不到客戶,房租、人工等壓的很緊。前幾年還能靠著外貿單,或者自來客戶湊合過日子,現在一周都沒一個客戶,堅持一年多,資金鏈就全斷了,幾個大商業圈的門店都是成片成片的空。

如何破局?甄東到現在也沒想明白這個問題,大魄力的搞產業升級幾百萬,上千萬的進口機械買上,是個好想法。可問題是,要是賭錯了方向,幾代人攢下的家業就斷他手里了。

眼下看起來,甄東能做地就只能等。堅持下去,扛過這段艱難時期,等到同行寥寥無幾,他家能賺不少。

02 降價、匯率、高成本,疫情時期的三響炮

甄東的經歷,是古鎮燈飾產業的一個縮影。此前,行業高速發展,這些問題還隱在陰影處。如今受疫情影響,古鎮產業弊端全面暴露。從抖音上搜索古鎮燈飾四個字,半數是慘淡、跳橋等。

抖音搜索燈飾的結果

但有意思的是,這兩年理論上是行情很好的年份。

中國照明產品季度出口情況,圖源,中國照明電器協會

古鎮燈飾業2020年總產值140億元,燈具、照明裝置及類似品出口額115.79億元,出口比重占產值80%以上。

可以說外貿是古鎮燈飾的決定性因素。

而據中國照明業協會,2020年中國照明產品一季度在疫情影響下,生產和供應鏈遭受極大阻礙,但二季度、三季度海外疫情爆發,中國照明企業依靠生產和供給的優勢,及時彌補了全球因疫情造成的供給缺口。出口額三連抬升生產,遠超此前。

按理說,疫情帶來了大批量的單子,古鎮應該是賺的盆滿缽滿,現實為什么是這個情況?

問題在于同質化競爭。

甄東告訴我,燈具生產其實很簡單,古鎮燈飾的配套產業鏈很全,板材、電線、芯片等原材料都能在當地買到,只用再加工,一個成型的燈具產品就能做出來。然而,流程簡單也就代表著缺少核心技術,產品同質化嚴重。

燈飾企業報價表

如上圖所示,兩家不同的企業吸頂燈報價,材質、顏色、瓦數等,差異化不大,唯一的區別是外觀,圖一企業專利號全為外觀專利,無有核心技術方面的專利。

這就導致產品仿制簡單。古鎮的現狀是,如果出現一個火熱的品類,大量的企業蜂擁而至,直到利潤下降,做爛這個品類為止。

燈飾廠同質化產品

而去年燈具外銷增長的部分原因也是如此,同類產品降價搶市場。

LED替換類光源出口情況 圖源:中國照明電器協會

以出口數量最大的LED為例,搶占市場的背后是大幅度降價銷售的結果。去年出口量連續3季度上漲,單價就連續4個月倒掛,2020年8月至11月LED單價累計下跌達20%。

禍不單行,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形勢不再穩固,從去年中旬開始至今,美元離岸人民幣下跌約8%,從7匯率跌至6.4,這對于本就利潤單薄的燈飾出口企業是毀滅性的。

然而,這還不算完,大宗商品及覆銅板、PCB、IC芯片、被動元件等原材料元器件繼續大幅漲價并伴隨缺貨,原材價格瘋長。

降價、匯率、高成本,這是疫情時期的三響炮,導致國內燈具企業單薄的利潤被近一步壓縮,燈飾企業增收不增利。

因此,徒然有龐大的銷售額,以外貿為主的古鎮也難以盈立,僅少數規模化企業能夠低成本運行,多數企業毫無利潤可言。所以也是難得的出現倒掛景象,銷量大再大,古鎮小工廠還是沒客戶。

受此影響,以燈飾企業為核心的古鎮,GDP近兩年持續低增長,中國千鎮排名從2019年的第71位下滑至2021年322位。

為何同質化企業如此之多?不采取有效措施制止?

這其實是個歷史遺留問題。

據中山檔案館,80年代中期古鎮海州有兩位年輕人——袁達光和袁玉滿,他們去香港探親,彼時的香港繁華程度遠超內地,夜晚的燈光照耀的香港如同白晝,各類燈飾產品目不暇接。

年輕人總有一種探索精神,燈具僅需要一根電線、一根彎管、一個燈泡和燈座,他們想,何不自己做一盞?于是那一年,他們做出了古鎮人自己的壁燈,隨著時間的發展,壁燈的銷量越來越好,不知不覺,形成了 “前店后廠”的獨特格局,后來發展成為海洲第一家燈飾廠——裕華燈飾廠。

眼見裕華燈飾廠收益非常好,當地鎮民紛紛效仿,以小作坊形式生產燈具。當地鎮政府先以政府力量組織鎮民全國各地推銷,隨后,招商引資配套產業鏈,創造了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隨著行業高速發展,諸多隱患被壓在陽光之下,未曾被察覺。

然而,奇跡是靠小公司堆起來的,古鎮大量作坊式的企業,也隨之傳傳承下來。據中山年鑒,2020年底,古鎮鎮擁有燈飾及其配件工商企業2.8萬家,全鎮約20余萬常住人口,平均7個人一家燈飾公司。

不管產業鏈配套多么齊全,30年間“前店后廠”格局始終沒有改變。

技術壁壘、渠道壁壘、規模化運作,作坊式生產的企業,很難在上述方向建立護城河,缺少核心競爭力,處在低端制造位置,就只能打價格戰。

如此背景下,古鎮人如何破局而出?

03  打造龍頭,日子就好過些

政府的規劃是再次升級產業鏈。

當前,古鎮計劃立足“工業強鎮、商貿強鎮”,走“一專多能”之路,思路是將包括同益工業園、鎮南工業園、燈都產業新城之內的逾萬畝工業園區,再做高端一些,打造一個智能園區。通過補足高端產品的上下游產業鏈,來實現突圍。

這樣做的好處是,不管行業如何發展,只要補足技術高端產業鏈,照明產業就脫不開古鎮,古鎮還是那個“中國燈飾之都”。

然而,此舉能固然能穩住古鎮產業中心地位,但中低端產業鏈還是非良性發展,缺少能從根上改變的誘因。小作坊還是缺少核心競爭力,跟風仿制,盯住一個方向就瘋狂出貨,直到做爛這個品類。

唯有結構升級,補齊中層企業,打造和培育一批有潛力、競爭力燈具細分行業龍頭,吸收兼并小作坊式工廠,并以此降低底層企業數量,呈階梯化發展,從而避免產業惡性競爭的情況再次出現。

不過,再難的日子也會有人嘗到甜蜜時刻,再紅海的市場都有新機會,恰逢行業低谷,企業兼并重組正逢其時。

甄東就認識一對夫妻,從定制化的角度切入需求,與家裝設計公司簽訂燈飾外包合同。現在隨著居民對定制化、特殊化產品要求越來越多,這對夫妻生意也越來越好了。

再難都要活下去,每個從業人都是這么想到,熬到最后,可能自己就是幸存的那一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平县| 历史| 宁都县| 车致| 芜湖县| 庐江县| 凭祥市| 彭山县| 芒康县| 东安县| 遂平县| 锡林郭勒盟| 清河县| 阿巴嘎旗| 乌审旗| 吉木萨尔县| 启东市| 无锡市| 山西省| 维西| 琼海市| 诸暨市| 武强县| 盐亭县| 宁安市| 深水埗区| 揭西县| 上虞市| 临夏市| 菏泽市| 凌源市| 华蓥市| 牙克石市| 陇川县| 胶南市| 永济市| 平南县| 天津市| 苍梧县| 玛曲县| 达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