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玉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日前表示,未來消費恢復可能較為緩慢,有些失去的消費就永遠失去了,尤其是服務消費往往是很難彌補的。
他周六在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說,從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到后來經濟復蘇,工業生產和投資在復工復產之后實現典型的反彈,但是消費恢復很慢,因為人們的消費意愿減弱了。
“當年武漢疫情發生的時候,人們普遍認為是短期的,很快會過去。但是隨著疫情的持續,不少市場主體面臨生存考驗,導致消費潛力下降,而失去的消費尤其是服務消費往往是很難彌補的。”盛松成說。
“我在上海是很有體會的,我被封了兩個月,我的頭發三個月沒有理了,如果解封以后我不可能一個月理三次,所以這些失去的消費就永遠失去了。不止這些,包括餐飲、旅游、賓館等等各方面的服務性消費是很難彌補的。”他說。
盛松成還引用中國人民銀行儲戶問卷調查稱,今年一季度的調查結果顯示,傾向于“更多消費”的居民比上季減少1.0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儲蓄”的居民比上季增加2.9個百分點,傾向于“更多投資”的居民比上季減少1.9個百分點。
“大家更多是儲蓄而不是消費了,很容易理解因為這里面有被動儲蓄和非被動儲蓄。被動儲蓄是比如我、比如大家,各位嘉賓,現在沒有辦法離開家里,封在小區,所以儲蓄肯定是被動的,消費肯定減少。”他說。
他進一步指出,今年1-4月,居民存款增量高達7.12萬億元,大幅高于2017-2021年的同期均值5.08萬億元,而居民部門貸款僅增加1.04萬億元,近五年的平均水平是3萬億元。
此外,盛松成表示,這一次疫情主要發生在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尤其是嚴重影響了我國核心城市上海,對經濟的外溢效應非常大。據其測算,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速或降至1.7-3.2%之間,落在2.1%左右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二季度是2.1%,那么上半年GDP的增速預計在3.5%左右。從全年角度看,如果三季度能達到5.5%,四季度達到6%,那么我們全年的GDP還是有可能達到5%。”他說。
盛松成還指出,無論是政策還是國內環境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預計受疫情影響較小的地區政策會提前發力,下半年我國經濟將明顯好于上半年。
“受疫情影響大一點的地區,像上海這樣可能還要緩一緩,可能要到5月下旬甚至到6 月份,但是不管怎么說,下半年我國的經濟將明顯好于上半年。”他說。?